貉子,又名貍、土狗、土獾、毛狗,為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生活在山林中,晝伏夜出,是一種珍貴的毛皮獸,現已在我國大規模圈養。它既適合較大規模的集約化飼養,也適合一家一戶的小規模養殖。貉子養殖是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
習慣上,貉子常以長江為界,分為南貉和北貉。分布于長江以北各省、自治區的貉統稱北貉,其特點是體型大,毛長色深,底絨豐厚,品質優良;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自治區的貉統稱南貉,其體型較小、毛絨稀疏,但有針絨平、整齊,色澤光潤、艷麗等特點,因而也更有優勢。
生活習性:野生貉對環境適應性較強,除荒漠地帶外,由亞寒帶到亞熱帶地區的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均可生活。常利用樹漏、石縫或其它洞穴穴居,有時也自行營巢穴居。貉屬雜食動物,消化系統的功能介于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之間。野生狀態下,以鼠類、魚類、蚪類、蛙類以及昆蟲類中的甲蟲、金龜子、蝗蟲、蜜蜂、蛾、鱗翅目的幼蟲等為食。也食作物的子實、根、莖、葉和野果、野菜、瓜皮等,尤其喜食山葡萄。
經濟價值: 貉子養殖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貉皮屬大毛細皮,具有輕便柔軟、美觀保暖、結實耐磨等優點,拔掉針毛的貉絨,毛絨豐厚,御寒能力強,柔軟輕便,美觀大方,是制作大衣、皮帽、皮領等裘制品的優質原料。貉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不僅是可口的野味,還可入藥,是高級滋補品?!侗静菥V目》上記載,貉肉味甘性溫、無毒,是治療婦科病的良藥。貉膽汁干燥后可代替熊膽入藥,治胃腸病和小兒痛癥。睪丸可治中風等。貉針毛和尾毛可制作毛刷、毛筆等。貉油除可食用外,還是制作高級化妝品的原料。貉糞是高效的優質肥料。
多年來,貉子皮一直是熱門貨,出口售價較高,尤以烏蘇里貉(北貉)質量最好。其毛皮售價從1998年的每張120元上漲至現在的四五百元,質量好的毛皮每張售價更是高達五六百元。貉子的適應性強,易于馴養繁殖,管理簡單,省工省料,飼料來源廣泛,抗病能力強,繁殖力和成活率高。其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均有一定的需求量,飼養效益高。
篇幅所限,現僅就貉子的繁殖技術做一簡單介紹:
放對方法:
貉一般采取人工放對、觀察配種的方法。放對時一般將母貉放入公貉籠內,因為公貉較為主動,在其熟悉的環境中性欲不受抑制,可縮短交配時間,提高配種效率。但遇到公貉性情暴烈或母貉膽怯的情況時,也可將公貉放入母貉籠內,完成配種工作。配種方式一般采用連日復配的方式,即初配一次以后,還要連配幾天,直至母貉拒絕交配為止,這樣可提高產仔率。放對中要注意確認母貉是否真正受配,并防止互相咬傷。必要時,采取輔助交配措施。
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1、準確掌握母貉的發情時間,適時配種。因為貉每年僅發情1次,發情持續期又較短暫,所以必須準確掌握發情時機,適時進行交配,這是提高貉的繁殖率的關鍵。
2、選留良種貉,控制貉群年齡結構,保證穩產高產。實踐證明,2?4歲母貉繁殖力最高,因此,在種貉群中,要以經產適齡的壯年貉為主,每年補充的幼貉不宜超過50%。
3、適宜復配。保證復配次數,可降低空懷,提高產仔數。貉的卵泡成熟不同期,增加復配次數,使每次排卵的受精機會增多,對提高繁殖率有明顯作用。
4、保證種貉的繁殖體況。配種前公貉體重6.0?7.0kg,母貉體重5.5?6.0kg為宜。
5、加強馴化。馴化程度直接影響貉的繁殖力,尤其對野生貉,更應做好長期馴化工作。
配種期的飼養管理:
準備配種期一般為10月份至翌年1月份。此期的中心工作是為貉提供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生殖器官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以促進性器官的發育;同時要注意調整種貉的體況,為順利完成配種任務打好基礎。
飼養上,可分為準備配種前期和準備配種后期兩個階段。在準備配種前期,動物性飼料的比例應不低于15%,可適當提高飼料中的脂肪含量,以利提高膘情。到11月末時,種貉的體況應得到恢復,公貉應達6kg以上,母貉應達到5.5kg以上。日喂2次,供足飲水。準備配種后期,一般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此期應及時根據種貉的體況對日糧進行調整,適當增加全價的動物性飼料,適當增加飼料種類,以發揮互補作用。同時應對貉補充一定數量的維生素,還可適當補充蔥、大蒜等刺激發情的飼料。全天日糧按早飼40%、晚飼60%的比例喂給。應注意防寒保暖,從10月份開始應在小室中添加墊草,并定期更換,以確保干燥、保溫。要搞好衛生,經常打掃籠舍和小室衛生,使小室清潔、干燥。
母貉妊娠期的飼養管理:
每年4?5月份是母貉妊娠期。此期的中心任務是保胎,即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飼養方面,日糧配合要求為:營養全價,品質新鮮,易于消化,適口性好,并要求飼料品種相對穩定。妊娠前10天,日糧量可保持配種期的水平,飼料要求多樣化及品質優良。從妊娠的第10天起,日糧量要逐漸增加,到妊娠中期日糧量應達到450g。其中動物性飼料占40%,谷物制品占50%,蔬菜占5%,骨粉占3%,同時要補喂一定量的維生素E和酵母等飼料。一般日喂2次,到妊娠后期最好日喂3次。
為促進泌乳,可在日糧中適當補充乳類飼料(牛、羊乳及乳粉等)。當母乳不足或仔貉剛開始采食時,可進行人工哺喂。已開始采食的幼貉讓其到食盆前自行吃食。在產仔后的前3周把仔貉日糧量加到母貉的基礎日糧中(即450g內),一起喂給母貉。以后增加食盆,把飼料分到各個食盆中,以利仔貉采食。
管理方面,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護理好仔貉,提高成活率。因此,應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技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仔貉全活全壯。
在貉的繁育上,需特別掌握以下重點、難點:
1、公貉的訓練。要訓練公貉學會配種,有些公貉尤其是初次參加配種的1歲公貉,第一次交配較困難。在準備配種期,飼養員就應該有意識地調教這些公貉,增加與人的接觸,消除恐懼感。并應選發情好、性情溫順的母貉與其交配,使其很快學會配種。
2、母貉的難產處理。一旦發生母貉難產,須進行技術處理,如注射催產素、實施剖腹產手術等。
3、合理配制貉的日糧。目前,我國還沒有貉的飼養標準,國外也大多參考狐的飼養標準。因此,在配制日糧時,要多觀察、多琢磨,根據經驗制定合理的日糧配方,以確保貉的生長和生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