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國務院扶貧辦的精心指導下,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精神,創新機制,抓好宣傳發動,實行試點先行,強化督查督辦,扎實推進建檔立卡和扶貧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建檔立卡工作,把這項工作作為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大任務來謀劃和部署。根據《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結合廣西實際,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動態管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各級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亮點紛呈。截至2014年10月22日,廣西全面完成貧困戶和貧困村識別工作,共識別出634萬貧困人口,5000個貧困村,并順利完成信息錄入工作。
一號工程的一號要求
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的基礎和前提,廣西嚴格按照“一號工程”的要求,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培訓、建立通報制度、強化督查指導、狠抓信息錄入、做好經驗總結,確保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針對建檔立卡工作,要求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層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唐仁健協調落實建檔立卡專項工作經費。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各成員單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4年6月7日,廣西舉辦了全區精準扶貧動員會暨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培訓班,邀請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副司長蘇國霞,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申付亮蒞臨指導并對全區各市扶貧干部進行業務培訓。同時,深入指導各市、縣(區,以下簡稱縣)開展動員培訓和宣傳發動工作。
為更好地宣傳建檔立卡工作,7月15日自治區扶貧辦與新華社廣西分社合作,開辦了新華掌媒扶貧快報欄目,每天給全區所有的行政村發布信息。7月18日和21日,自治區扶貧辦分別在柳州市融水縣、百色市田東縣召開了全區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現場推進會,通過對貧困村和貧困戶識別的現場觀摩、經驗介紹、溝通交流等方式,推動建檔立卡工作更好地開展。9月12日,人民日報第八版以《廣西建檔立卡,推進精準扶貧》為題報道了廣西建檔立卡工作進展情況,有效宣傳此項工作。8月28日—9月12日,自治區扶貧辦分赴全區14個市,舉辦了14期市、縣、鄉(鎮)三級建檔立卡信息錄入培訓,共培訓了2000多名信息錄入人員,成為全國最早完成培訓任務的省區,為及時開展貧困對象信息錄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實時掌握建檔立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廣西明確要求各市每半月上報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匯總后上報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務院扶貧辦,同時在全區進行通報。從7月10日開始,自治區向各市、縣黨委政府、扶貧部門累計五次通報建檔立卡工作進展情況,并在通報中明確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向、下一步工作要求等相關內容。
為穩步推進建檔立卡工作,廣西成立了6個專項督查組,對全區各市開展了3輪督查工作,主要采取聽取匯報、開展座談、查看檔案、抽查核驗、實地走訪等方式進行。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確保識別對象不錯位、不缺位。要求各市、縣制定建檔立卡工作專項督查機制,并由分管領導帶隊深入各鄉(鎮)、村(屯)進行督查抽查,確保工作經得起檢查、經得起問責、經得起告狀。
為確保2014年10月底完成信息錄入并實現與全國同期聯網運行,廣西制定了信息錄入工作方案,建立了全區信息錄入QQ群,全天候解答各縣、鄉(鎮)在錄入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和問題,有效地加快了信息錄入工作速度,提前于10月22日完成全區數據審核匯總并將數據光盤上報國務院扶貧辦。同時,根據國務院扶貧辦要求各省區貧困對象信息按照“進度服從質量”原則,廣西組織了15位信息方面的專家對全區1127個鄉鎮的13000多個行政村表、630多萬貧困人口的172萬個戶表信息逐項核對,連續工作4天5夜,于10月28日完成審核并上報國務院扶貧辦。廣西在建檔立卡起步較晚的壓力下,提前完成建檔立卡信息錄入工作任務,并成為全國第一個上交《數據質量承諾函》的省份。經過審核和嚴格清洗,廣西建檔立卡數據質量自我評價整體優良,目前全區建檔立卡單機版數據已導入全國“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管理平臺”(網絡版),順利實現與全國同步聯網運行,成為全國第一批可以開展網絡版數據清洗的省份之一。
一手的建檔經驗
為更好地總結各地的經驗做法,為今后的建檔立卡工作提供借鑒,廣西要求各市、縣在建檔立卡工作中,要善于探索既體現智慧又能讓群眾認可的做法,把這些做法總結提煉,匯編成冊并在全區推廣。
在今年全國扶貧系統最重要的這項任務中,廣西各市、縣善于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好的工作方法,運用各種有效工作方式,大力推進建檔立卡工作,使工作做得扎實有效,同時也積累了許多典型經驗。
抓好宣傳發動,注重群眾參與。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要真正取得成功,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支持,而群眾參與的關鍵是對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必須有全面了解。全區各市、縣都非常重視政策宣傳和群眾發動工作,廣泛利用當地各類媒體,通過召開動員會、培訓會、進村入戶、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為建檔立卡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使之家喻戶曉,為建檔立卡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柳州市融安縣、三江縣發放《致農戶的一封信》,簡要摘錄這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識別的相關政策,并在“一封信”上附錄貧困戶扶持政策和回執單,要求群眾閱后簽名并交回扶貧部門。桂林市靈川、灌陽、全州等縣通過縣級電視媒體、與移動公司簽訂協議書向農戶發送手機短信等方式進行宣傳。河池市東蘭縣三弄鄉通過“5途徑”開展宣傳工作:一是包片干部宣傳;二是駐村后盾單位宣傳;三是山歌演出宣傳;四是手機短信宣傳;五是水上渡船宣傳。梧州、賀州、河池等市采取進村宣傳、懸掛宣傳標語、粘貼宣傳資料、制作宣傳版面等方式進行宣傳,同時在本地電視臺滾動播放建檔立卡宣傳標語及工作進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