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海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從校園抓起,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教育中得到有效落實呢?
一、在課程設置上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校本課程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寬廣的舞臺,近年來我校在全面開設國家及地方課程外,還積極探索校本課程,構建具有一中特色的校本課程,充分發揮校本課程功能的功能,在課程中活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譬如,學校開設的《家在五邑》,生動形象將江門五邑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立體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感受到家鄉的美麗可愛,在潤物無聲中增強了學生愛國愛家的思想情懷,油然而生為國為家勤奮學習的熱情;學校開設的《科技夢》校本課程,一方面激發了同學們學習求知的熱情,另一方面也點燃了學生們為實現遠大理想報效祖國的激情,一中學子們在學校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中愉快成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愛國情懷得到升華,并成為刻苦學習的強大驅動力。
二、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是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為重點,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引領學生把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明志崇德,礪教篤學”作為江門一中的新校訓,“明志崇德”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向全體師生提出了立世樹人的新要求。“明志”語出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新世紀,一中人更應該在時代大潮中明確自己的志向,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放棄榮辱,拋掉浮躁,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崇德”是華夏歷代承傳的民族精神。《易經》曰:“地勢坤,君子厚德以載物”,意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種傳統精神在新世紀中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全體師生秉承“十八大”關于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修德正心,養成正直高尚的人格,從而以博大的胸懷順應自然與社會變革,承擔起時代的使命。
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調動了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如舉行以“安全校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創建“綠色文明校園”為主題的簽名活動,“活力校園”為主題的廣播操表演,這些活動將“文明、和諧”的核心價值觀演繹的得美輪美奐 。
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好重大節日、傳統節日、紀念日,利用好開學典禮、入團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與之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這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最為貼近、也最為具體的。如我校每周舉行升旗儀式,安排學生代表在國旗下講話,每周一主題鮮明,氣氛莊嚴,場面闊大,教育效果顯著。這是我校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
校園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著力引導學生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系,實現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三、在學校活動中凸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利用學校大門的電子顯示屏,將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學校大門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走近校門就可見到;在學校顯著位置制作24字核心價值觀固定宣傳畫面,一進校門就可見到;在學校教學樓、綜合樓等每層樓梯張貼24字核心價值觀,上下樓梯就可見到;利用學校廣播宣講核心價值觀內容,讓學生每天在校園內都能聽到。通過視覺和聽覺的不斷沖擊,讓師生時時處處都能感覺到核心價值與我同行。
學習活動形式多樣。學校給全校師生每人印發24字核心價值觀宣傳卡片,制作 “‘三個倡導——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宣傳板報,供師生學習、掌握其深刻的含義。組織班級讀報活動,將報刊雜志中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文章閱讀分享等等,師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共同感受。
創新活動形式,強化活動效果。除了國旗下講話、集會、主題班會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外,學校還舉辦以班級為單位出版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墻報評比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學習;進行“立德樹人·美麗校園” 評比活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實現學校“環境美”,師生“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學校團委組織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比賽,促使學生動腦學習;教導處組織開展課程育德工作,倡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新課程改革,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