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高考考完后,不少考生說:“教和學的內容和高考題目相差太遠,這道題目的內容我都看不懂,白讀書了”;也有考生說:“我們教和學的內容和高考題目差不多,題目很容易”。
從2010年起廣東高考實行文科綜合卷,地理、政治、歷史三科合卷考試,滿分300分,每科100分。如何從命題、備考看待每年的高考題目?命題包括內容、題型、難度、信度、標準差、區分度等,備考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等一系列問題。同時命題者和高三學生老師如何解讀《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地理課考試大綱》?我們課題組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三文科班(2014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中做了抽樣問卷調查,收集一部分有多年高三地理教學經驗老師的意見、參考有關的文獻,對廣東高考地理命題制進行研究。
一、問卷設計和抽樣調查的結果
1. 問卷設計。
課題組的成員由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院曾瑋博士、廣州市海珠區教育局地理教研員張燦祥、廣州市第四中學地理教師胡偉英、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研究生邱萍、廣東實驗中學地理教師(黃建偉、廖潔、黃嘉永)組成,課題組的成員通過征集相關人員的建議,設計了《廣東高考地理命題制研究問卷》,并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三文科班(2014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抽取了兩個班的同學做隨機問卷調查。
2. 廣東高考地理命題制研究問卷。
《高考地理命題制研究》問卷調查
高三文科班的同學:
你好!本問卷是《高考地理命題制研究》課題組發出的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學生對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命題的感受和把握,并據此對廣東高考地理命題方向和形式進一步建議,以達成更好的考核目的。請你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認真填寫,你的回答僅作為統計數據處理,對你本人和學校均無影響。謝謝你的幫助!
【內容要素】
1. 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命題范圍基本上體現了《考試說明》的要求( ? )
?A.同意 ? ? ? ? ? B.較同意 ? ? ? ? ? C.不同意
2. 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命題基本上體現地理知識的 ? ? 特點(區域性、綜合性)( ? )
?A.同意 ? ? ? ? ? B.較同意 ? ? ? ? ? C.不同意
3.與知識考查相比,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更側 重于對能力的考查( ? ?)
A.同意 ? ? ? ? ? B.較同意 ? ? ? ? ? C.不同意
【題型要素】
4.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命題所選用的題型比較恰當( ? ?)
?A.同意 ? ? ? ? ? B.較同意 ? ? ? ? ? C.不同意
5.2010-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各題型所賦的分值較科學合理( ? ?)
A.同意 ? ? ? ? ? B.較同意 ? ? ? ? ? C.不同意
6. 你希望2014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類型與2013年比較( ? ?)
?A.一樣 ? ? ? ? ? B.大致一樣 ? ? ? ?C.較去年有所改變
【難度要素】
7.你認為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的整體難度(難度系數0.55)( ? ?)
?A.偏難 ? ? ? ? ? B.適中 ? ? ? ? ? ? ?C.偏易
8.你希望2014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的難度系數(難度系數=平均分/總分)是( ? ?)
?A.0.50~0.54 ? ? ?B.0.55~0.59 ? ? ?C.0.60~0.64
D.0.65~0.69 ? ? ?E.0.70~0.74
9.你目前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輔導與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試題的難度比較( ? ?)
?A.高于高考試題的要求 ? ? ? ? ? ? B. 大致一樣
C.低于高考試題的要求 ? ? ? ? ? ? D.不清楚
【你對2014年廣東高考地理命題建議】
3. 抽樣調查的數據。
選 ?項(各選項選的人數和占的比例)
《高考地理命題制研究》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共發出90份問卷,有2份空白沒作答)
二、2010年—2013年廣東高考地理卷考點分布
三、2010年—2013年命題分析
1. 試題的總體評價。
2010年—2013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嚴格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地理課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的要求,命題注重能力立意,注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穎、難度適中、梯度合理,無偏、難、怪題,題型、難度與知識覆蓋面與前兩年基本一致,保持了廣東省地理高考試題的風格,命題的質量與水平較高。試題全面考查考生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必修內容以及城鄉規劃和環境保護等選修內容的掌握程度,選材圍繞地理熱點問題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知識面覆蓋廣、考點分布合理,重視對考生地理圖表的閱讀、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解決地理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地理學科的區域性、綜合性、有用性。
從2010年—2013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廣東卷)平均分、難度、標準差、信度看,試題的區分度較好,信度較高,有利于高等學校選拔學生。
2. 試卷的設計。
(1)2010年--2013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的試卷結構基本一致。
試題包括選擇題、非選擇題兩大題型,共13道小題。其中選擇題11道,為第1至第11題,全都為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合計44分;非選擇題2題,分別為40題和41題,每題28分,合計56分,地理科滿分為100分。
(2)知識能力的考查分析。
試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備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應用基本原理與規律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斷地理問題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調動和應用地理數據、分析和歸納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應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探討現實中地理問題的能力等。
3. 試題特色及評價(以2012年為例)。
(1)試題特色。
2012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以《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地理課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為依據,以能力立意,重點考查考生對地理主干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體現了普通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試題以社會公眾密切關注的地理熱點問題為載體,注重考查考生將所學的地理原理與規律應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強調活學活用,體現地理學科的有用性。試題重視考查考生從地理景觀圖、區域地理位置圖等地理圖表中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從題干和圖表中獲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調用所學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分析、解決和論證地理問題。總體來看,2012年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①注重基礎,重點考查地理學主干知識;
②能力立意,強調考查讀圖分析技能;
③選材新穎,關注地理熱點問題;
④綜合性強,體現地理學科特色;
⑤貼近生活,體現地理學科的有用性。
(2)試卷、試題評估指標分析。
①選擇題得分的基本情況。
2012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中共有11道選擇題。選擇題部分的總分平均分31.94分,平均難度0.73,標準差為6.44 。
2012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的選擇題難易結合、梯度合理。11道選擇題中,難度系數在0.80以上的6題,0.60-0.80的2題,0.40-0.60的2題,0.40以下的1題,試題總體上難度適中,沒有難題、怪題、偏題。標注差在0.85-2.00之間,區分度在-0.15-0.35之間,試題的區分度較好。
②非選擇題得分基本情況。
2012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中共有2道非選擇題。第40題的平均分為15.14,標準差6.27,難度0.54,區分度0.60,第41題的平均分為14.24,標準差3.90,難度0.51,區分度0.40 。非選擇題部分的總平均分為29.38,平均難度為0.53,非選擇題的難度大于選擇題。
4. 考生答卷反映的問題。
(1)審題不清楚、答非所問;
(2)基礎知識薄弱、答題思路狹窄;
(3)地理圖表閱讀分析能力欠缺;
(4)邏輯混亂、語言表達不規范。
5. 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啟發。
(1)全面構建地理學科知識體系;
(2)重視培養考生地理思維能力;
(3)加強地理圖表閱讀能力訓練;
(4)強調仔細審題、有的放矢;
(5)嚴格規范地理學科專業術語。
綜上所述,全國普通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廣東卷)遵循《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地理課考試大綱》及其說明的要求,體現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專業特色,命題質量較好,對中學地理教學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四、對高考地理命題的思考
根據《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地理課考試大綱》要求看,《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體現了:
第一是平穩,主要是指地理主干知識延續了2012年的一些重要考點:①氣候與天氣系統(40(1)、41(1)、選擇題4);②人口增長(選擇題5);③全球變暖(選擇題10);④河流知識(選擇題7);⑤時間計算(選擇題6)等。這些知識內容眼熟,學生容易做答,利于學生考試心態平穩,從而發揮較高的水平。其次,圖表數量共9幅(圖7表2)與2013年基本保持平衡,沒有大起大落,利于考查學生讀圖、析表能力,順便降低試題總體難度。平穩還表現在:熱點時事淡化處理,是廣東高考命題的一貫宗旨,2013年也不例外,考查了熱點南海周邊國家印尼,融時事與地理為一體,將考點與熱點有機融合于區域地理中,不露痕跡。
第二是變化,主要是一些試題呈現方式較2012年有較大不同:11道選擇題的材料個個獨立,無一拖二形式的組題,學生答題不會因前一道選錯,后一道跟著出錯的現象,進一步提升學生得分的概率;其次,填空題的總分值(共16分)減少了,較2012年的24分少了8分,其用意是增加簡答題分值比重,目的是增大考查學生語言表達、地理思維能力的力度。
第三是選修內容的考查形式呈現多樣化:有選擇題(11)、有填空題41(2)、有簡答題41(4)。其形式不再局限于某一種題型,分值也不再是傳說中的10~20分,這說明做為新課標標志的選修內容,在廣東高考中的地位遭遇弱化,目的可能也是為高考備考減負。
第四是某些地理主干知識點交叉考查意圖相當明顯,目的是反猜題,避免落入俗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對高考地理命題的建議
我們從問卷調查和與高三地理教師交流看今后的高考地理命題。
1. 學生認為。
(1)主觀題考查不過分拓展,應用切合課本。
(2)要能考查學生的能力,對于優秀的同學要有能力考查,并且能有一定的區分度。
(3)希望命題能更清晰,問題準確,不要太脫離材料或含糊不清。
(4)題目落到實處,不要太高太泛。側重于能力,知識點不要超綱,不要考查課本上過細的點。
(5)難度適中,注重基礎,不可只有簡單題,難題也要有。
(6)緊扣課本知識的同時,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加以考查。
(7)希望能有一定的難度但要符合《考試說明》的內容。
(8)注重回歸課本及知識框架,不要出現怪、偏題。
(9)答案設置的開放性應更大。
(10)選擇題的難度提升。知識覆蓋率高點,全面點。
2. 教師認為。
(1)某些重點知識接二連三的考。如全球變暖、人口增長、河流(外力作用)等,其內容涉及地理的主干知識,地理的學科特點相當突出,如不考它,不能讓人明了地理到底是學什么的。
(2)某些內容隔三差五的考。如地理信息技術,2010年考,2011沒考;2012年考,2013年沒考。地質構造(圖)知識點也有呈現這類趨勢的特征,如2011年考,2012年沒考,2013年考。某些考點總事不過三。如產業鏈知識,2010年綜合題中第一次出現,2011年出現在選擇題11中。而后的2012,2013再也沒有出現過。與此類似的高鐵(2012、2013)、可持續發展(2012、2013)等內容已連續二年考查了,這樣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備考提供了某些規律,也許會誤導了考生。
(3)考點不能超綱。如2013年高考中地理卷的40(3)考查印尼多雷雨原因連著考“原因”,感覺有點離譜,而且考查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更感覺是有點超綱了。第41題采用2008-2010的的西寧資料進行考查,覺得資料較舊,時間離我們有點遠了。
(4)高考命題者站得高、看得遠,使用的考點材料新、角度切入新,給人的感覺才會新。
(5)高考命題組的成員雖然每年都隨機抽調,但命題人員多是由大學的老師組成,大學老師對中學的地理教育不一定十分了解,建議高考命題組的成員中有中學高三教學經驗的老師應占一定的比例,最好是占高考命題組的成員總數的20-30%。
總之地理高考命題應能體現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專業特色。突出培養考生地理思維能力。注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材料新穎、難度適中、梯度合理,無偏、難、怪題,題型、難度與知識覆蓋面與前四年基本一致。
2014年高考年報的相關數據還沒公布,但從省考試院提供的一些列數據表明,學生和教師的建議在2014地理高考命題中得到體現。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