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盛
“什么樣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樣的教師是好教師?教師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從教二十年來,我一直在思考著這樣子的問題。忽然記得一本關于教育的書里,有一句極為精彩的話:“想要教好的教師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偉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賦,這是無法傳播的。然而,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師。”這句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的魅力在于激情!激情是一種激昂的情緒,是一種沖動的感情,它使情感熾熱化。教學需要激情,沒有激情的課堂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學生們的情緒將受到感染,身心振奮:有了激情,教學活動就能生動、形象,富有情感性,從而使教學峰回路轉,增強教學效果。
一、激情教師的基本特征
1.愛心讓學生良心滿滿
教育,是情與愛的事業。一個學生,在充滿斥責挑剔的環境里生活,他將學會粗野;在一個充滿寬容的環境里成長,他將懂得關愛。因此,激情教師首先要關愛學生,尤其要關愛學困生。愛一個好學生并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學困生才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而這正是所有教師的天職。關愛學生,應該把學生視為鮮活靈動的生命體,視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信任、理解和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重視學生的時間,體察學生的心情,傾聽學生的需求,欣賞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情感體驗。
2.熱情讓學生活力無限
熱情是激情教師身上最為顯著的特征,也是激情教師的特色所在。熱情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上課非常投入地進入到教學內容的情境或角色中。這表現在:①教學語言要具有美感,融知識性、趣味性、通俗性和藝術性于一體。在教學時,教師的語言若能抑揚頓挫,妙語連珠,引人入勝,充滿激情,將會使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享受。要使語言具有美感,首先應注意語言的準確、通俗、新鮮和富有社會生活氣息。其次應注意語言的表達技巧,做到抑揚頓挫,用音質去贏得學生的注意力。運用簡潔、精煉、幽默、生動富有激情的語言,激發學生情感,引起學生共鳴。②善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如手勢、面部表情、身體運動、積極態度、神態等。要使學生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教師首先應該神采奕奕、激情滿懷。
3.絕技讓學生信任永遠
任何一個激情教師必然有一套突出的看家本領,“身懷絕技”,具有一定業務專長。我們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能夠填滿東西的容器。一個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不僅體現在傳授知識上,更體現在學生被喚醒和被激勵的程度上。教師專業水平高、功底厚,對教材爛熟于胸運用教學方法得心應手,講解時灑脫自如,效果自然會好,而且能贏得學生的贊嘆與欽佩。“身懷絕技”貴在創新,貴在特色。《孫子兵法》云:“水困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對所運用的激情事例和素材加以改造和創新,引入新穎性的東西,使之富有新意和活力。只有“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才能營造良性的師生互動,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倘佯,在美的氣氛中獲得享受、升華和提教師的魅力在于激情高。要有深厚的教學功底、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豐富的教學魅力,教師必須邊教、邊研、邊學,苦練內功。否則,要想征服學生,使教學受學生的歡迎,就是一句空話。
4.才華讓學生心服口服
激情教學是美的教學,需要的是智慧。智慧離不開博識,沒有博識就沒有智慧。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得好:“擴充教師的科學知識量,幾乎成了提高學生知識質量和提高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條件。”一個思維敏捷、激情奔放、知識廣博的教師一定會讓學生驚嘆不已,百般信服。“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激情滿懷、灑脫自如地搞好教學,教師必須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獵取其他領域的知識。為此,教師最關鍵的是要做到一個“勤”字:勤讀書、勤看報、勤學新知識、勤寫讀書筆記、勤做資料卡片、勤反思領悟、內化知識。一個“勤”字,將引來源源不斷的“知識活水”,這是激情教師搞好激情教學的根本所在。
5.老師的精氣神讓學生陽光十足
形象要精神、講授要傳神、聽課要入神,這三神使得老師精氣神倍增。形象要精神:教師的精神面貌應該神采奕奕、親切自然。講授要傳神: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學語言要簡明、規范,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形象生動、富有幽默感;②增強教學非言語表達藝術。一要發揮笑聲的作用。善意的笑,是師生關系和諧的潤滑劑;幽默的笑,是營造寬松氛圍的催化劑;會心的笑,能取得微妙的褒貶效果。二要恰當運用手勢。三要善于使用面部表情。做到自然、適度、溫和。
二、別走進激情教學的誤區
1.誤區一:搶占時間不協作
作為激情教師,首先要做的一點是關愛學生,對學生負責。如果教師只盯著自己這門學科,一味地搶占學生的時間,用加重學生課外負擔,犧牲學生的健康來提高自己學科質量,是自私的,也是非常錯誤的!其結果是導致學生偏科嚴重、畸形發展,最終受害的是我們的學生和學校的教學質量。這是激情教學所不見容忍的。在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學校要想立足與發展,必須靠全體教師共同來放棄“不協作”—即占用別人的時間和空間;樹立“協作意識”—即為別人創造時間和空間。只有各任課教師之間協調一致,才能實現學校發展、學生發展、教師發展的共贏。
2.誤區二:鞠躬盡瘁無效率
我們常常看到有的老師整天忙忙碌碌,甚至“兩頭不見太陽”,可謂“鞠躬盡瘁”,但是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是這些教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個別補課、批改作業與試卷上,而不去認真備好課,這就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殊不知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在課堂。這些教師的精神值得頌揚,但我們必須強調把提高教學效率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問題。向課堂教學的時間要質量,向教育科研和教學方法要質量。講求激情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奏以及高要求,衡量的標準應該是全體學生高標準地達到教學目標。
3.誤區三:嘩眾取寵戲課堂
有些老師認為,激情教學就是搞笑、表演,這是錯誤的。我們追求的激情課堂,不是滑稽逗樂、庸俗戲濾,而是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的外露,具有高雅性;不是手舞足蹈、笑過則己,而是自然灑脫,用富有激情的言行給人以意味深長的啟迪;不是嘩眾取寵,而是用現代教學方法、生動深刻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味。那種只求外在美而無實質內容、甚至是教學重點都不知所云的教學應該休矣!激情教學絕不允許游戲課堂!
4.誤區四:過分“關愛”殺學生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量變就會發生質變。有些教師對學生很是憐惜,很是“關愛”。對學生總是放不下心,唯恐自己講得不精,講得不深,講得不透。于是在課堂上揚揚灑灑,盡展“才華”,以為這就是激情。結果導致留給學生自學、思考、提問和練習的時間太少,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的結論代替了學生的積極探究。然而學生是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對話、交流與知識構建的活動。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學習,要讓學生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不能越俎代庖,取代學生。
一句話,激情讓老師有內涵,激情讓潛能大噴發。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感。讓我們激情滿懷,放飛夢想,風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