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艷
【摘 要】試卷講評課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之一。上好試卷講評課,對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推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試卷評講課的教學現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闡釋上好試卷評講課的思路。
【關鍵詞】高中英語;試卷評講課;能力
試卷講評課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型,對于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答題技巧、明晰答題思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試卷講評課的探索和研究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平時的試卷講評課中,很多教師反映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意識淡漠,難以達到學習興奮點,不能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應該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要想上好,上“活”試卷講評課,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真做好講評課前的準備
在講評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必須事先把試題做一遍再進行及時的批改,仔細地統計錯誤情況,統計完學生的出錯情況后,就是查找每題錯誤的類型和根源。同時,教師還要善于順著學生的思路,細心琢磨學生出錯的根源,有時還需要我們通過調查、訪談和交流,才能明白學生出錯的原因。對于學生,我也要求他們做一些準備工作。學生應認真分析自己各大題的得分率,分析錯題的原因,并要求他們把自己的錯誤分類。如果是詞匯意思不理解的,事先查課本或詞典解決;是語法的,先思考一下是哪個關鍵點沒有搞清;是理解方面的,比如說閱讀,在時間充裕的條件下再讀一下,看看能否有所收獲。總之,學生在上講評課前,應基本清楚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在課中帶著問題有重點地討論和聽講。
二、講評形式要多樣化,突出難點
在上講評課時,應注意方式的多樣性,防止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失去興趣。在講評過程中,對中檔題可讓學生唱主角,對于一些經常性犯的錯誤或者學生說錯的地方千萬不能加以諷刺挖苦,要多鼓勵,否則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通過板書或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充分討論。討論可以是同桌進行,也可以分組進行。高中學生的時間緊、任務重,試卷講評我們一般都控制在一節課講評完畢。所以,我們應該放棄那種從測試試卷的第一題開始,一講到底、題題不放過的做法。這就要求教師講解的時候必須突出重點。
三、注重聯系課本知識,溫故知新
試卷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大都源于教材,在講評試卷時,隨時指出某一題考查的某一知識源于哪一模塊哪一單元,引導學生去回憶呈現這一知識的課文原句,便可一舉兩得。既起到鞏固課本知識的作用,又能引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重視。同時,適當地提問學生,并要求背出原句,還能起到檢查學生背課文的作用。堅持在講評試卷時這樣做,久而久之,可以促使學生養成熟練背誦課文、認真鉆研教材的良好習慣,從而使其對課文基礎知識掌握得更為扎實。
四、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講解最終的目的是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教師要把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貫穿試題講評的全過程。例如,在講解完形填空與閱讀理解試題時,絕不可逐篇逐題泛泛而講,而應該進行必要的解題指導。要指導學生注意精讀文章段首句,善于從段首句中抓住信息;學會快速通讀全文,挖掘文章寓意,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積累一定的詞匯量,有時要學會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并要努力具備中西文化背景知識等等。如果我們經常這樣引導學生,對于培養其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大有益處。
五、講評后要落實好鞏固環節
1.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消化講評內容
為了鞏固講評結果,教師應采取必要手段促使學生消化講評內容。講評后,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個別消化講評內容。要求學生在講評的基礎上再認真閱讀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點,最后讓學生把自己的典型錯題建到自己的錯題集中,以便隨時查閱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累似的錯誤,從而提高了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建立錯誤習題集
參加高考前,學生總習慣于回顧和復習以前做過的試卷,梳理自己的思路。但是,要把平時所有的試卷都積攢起來,那是不太現實的。所以,要求學生養成建立錯誤檔案的習慣。每次考試之后,注意收錄自己做錯的題目,注明正確答案及解題思路,找出自己習慣思維上的弱點。
總之,講評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在著重拓展知識的同時,還要側重學生答題技巧的歸納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和應變能力,講評課的課堂教學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師范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