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職課程改革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凸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順應中職英語教學的要求,本文立足于中職英語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英語;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3-0063-02
收稿日期:2015-01-27
作者簡介:
劉麗元(1967-),女,云浮市云城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廣東 云浮∕527300)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并實施的,是指將一個班級分為幾個由若干個學生組成的小組,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學習任務,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成為整個小組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最后將小組的活動成績與其他的小組進行對比。它倡導的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它的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合作學習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互動、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在快樂中成長進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區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學校招生人數也有了顯著增加。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學生素質普遍下降,大部分中職學生來源于無法升入高中或者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群體,他們正處于由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處于活躍而豐富多彩的青年期。他們渴望交往、獨立和表現自我,但是由于他們的文化知識基礎比較差,特別是英語學科,所以他們缺乏自信心、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等。放眼未來,新世紀的人才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共處”。那么,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只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才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前提:科學分組
小組是基本的學習單位,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分組可以采用學前分組和臨時分組兩種方式。對中職學生而言,學前分組比較實用。一般來說,一個小組以4-6人為宜。小組成員的構成要體現層次性,注意多元組合。層次性就是,在劃分小組時,要考慮到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差異。每個小組都應該有基礎好的、中等的和基礎較薄弱的成員。多元性則是指在分組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性格愛好、家庭經濟、社會背景等多種因素。小組成員的層次性和多元性有助于小組成員角色的均衡劃分和相互幫助,使每個小組實力相當,在進行小組競賽時才能體現公平性,有利于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進一步促進小組成員間的合作。
(二)關鍵:組內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獨立思考與探索
合作是為了達到目標,這個目標單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或無法完成的。比如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的《From ABC To English Conversation》的英語教學中,每個單元都有Situational dialogues,這一部分是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我們要求學生要聽懂和讀懂會話的大致意思,學會找出每個會話的functional drills,學會總結會話的Main idea。這些部分往往靠學生獨立完成是不可能的,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卻能達到。
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每位小組成員都應該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有了自己的見解,才可能和別人交流與合作。所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注意給小組成員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小組成員對共同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過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積極的思維活動,總結出語法規則以達到舉一反三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小組成員共同探索和創新有利于集思廣益和發展求異思維,課堂效果顯著。
以Unit 20 Planning a Weedkend為例,在教“提建議”這一交際用語時,筆者要求小組各學生從不同語言結構來表達“建議乘飛機去北京”。
G1的四位同學用了以下幾種表達方式:
1.Lets go to Beijing by plane.
2.Should we go to Beijing by plane?
3.What about going to Beijing by plane?
4.How about going to Beijing by plane?
G2的五位同學提出了與上述不同的表達方式:
1.Why dont you go to Beijing by air?
2.Why not go to Beijing by air?
3.Wed better go to Beijing by plane.
4.We should take a plane to go to Beijing .
5.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Beijing by air.
由于各小組學生相互補充,在幾分鐘內便能很好地概括總結出“提建議”的不同語言結構。
(三)質量保證:組間展示交流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把各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向全班進行展示,增大了學生的信息量,保證了合作學習的效益。其主要形式有小組式的總結匯報、朗讀與拼讀、情景表演等,往往還結合競賽的形式進行。例如情景表演:指導學生模仿課文自編對話,然后在課中的consolidation環節進行小組間的短劇表演比賽。學生在準備短劇的過程中,為使自己小組的表演獲勝,每個組員都獻計獻策,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發揮想象,模擬真實的情景,精心編排,在表演時惟妙惟肖,常讓人耳目一新。尤其在自由對話時,學生的合作練習、表演更顯得淋漓盡致。語言能力較好的學生會帶動較弱的同學,好的學生會因此變得更好,而較弱的同學也會因此而提高。通過這樣的組間交流、組間競賽,學生們學會了把其他小組表演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充實到自己的對話內容中,使自己的表演更真實、更生動。例如競答打分:我們大多數的課室都是四個大組,把每個組看作一個整體,為了各組的榮譽,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后地搶著發言。我們還可以采取搶答或其它形式調動各組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合作意識。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提高了他們合作探究和實踐的能力,從而保證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
(四)動力:及時評價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的關系,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在教學中教師應使評價貫穿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過程中。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后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鼓勵,產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轉化為合作學習的動力。
(五)方向:教師的組織和引領
由于中職學生所具有的特殊性,其自控能力、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相對來說比較欠缺,因此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引領者的教師,其主導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教師要確定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凝聚組內力量的重要因素有了共同目標,大家才會朝著一個目標齊心協力,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確立本組的學習目標,還要指導學生把目標分解成具體任務分配到每一個成員,使每個學生都有任務、有責任。其次,教師要參與合作,及時指導。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充當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指導者,深入到小組中去,傾聽小組成員的發言,掌握各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及在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了解各小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并且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再次,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著重引導學困生勇于陳述自已的觀點,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有利于合作學習的行為進行認可、鼓勵、獎勵,對一些干擾、影響正常學習的行為要及時批評、制止和糾正。最后,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歸納,并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反思,幫助學生整理和內化語言知識,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和鞏固所學知識。只有這樣,學生對學好英語才會充滿信心和抱有興趣,其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英語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在促進師生、生生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馬蘭.合作學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宋雪東. 合作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1(4).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