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楠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型企業對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劇了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挑戰,而物流管理的出現和發展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國家和企業對物流管理的重視,必定加劇物流在中小型企業發展中的現有地位。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引進和培養專門的物流管理人才,充實中小企業發展的物流管理信息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物流管理;發展
在經濟環境不斷改變的大前提下,物流管理成為企業不斷提高其競爭能力、增加經濟收益的重要手段,加強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成為中小型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物流管理必定成會為日后中小型企業的競爭點。本文依據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現狀和物流管理現狀,加以自己的經驗,對中小型企業物流管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足之處還望大家糾正。
一、中小型企業物流面臨的問題
(一)物流成本和信息水平的不平衡。相比與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化和物流網絡系統化,中小型企業具有規模小、資金少的先天因素,自建完善的物流線需要耗費巨資,物流運轉成本高昂,從而加劇了這些企業經濟負擔。此外,中小型企業沒有組建網絡系統,更沒有應用貨物進出的數據庫管理,同時缺乏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系統功能不全,往往只擁有倉儲作業管理、庫存管理、運輸管理三者其中的一種。物流成本和信息水平的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障礙。
(二)物流管理人員的匱乏。區別于以前的物流模式,現有的物流趨于跨行業、跨部門、信息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物流管理需要能夠熟練的掌握運輸、倉儲、配送的以及可以計劃和指揮的綜合性人才。但是我國從事物流工作的人員多是低學歷、沒有經過物流專業教育的,缺乏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和對專業技能的熟悉。由于物流人才的供不應求以及高級管理人員一般選擇大型的企業,加劇了中小型企業的人才匱乏。
(三)信息化落后與自動化程度低。能夠運用信息管理系統科學計算出采用的運輸路線和方式、在不同基地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所需的費用,并進行比較從而自動得出最優方案供決策者選擇是當今社會對于物流管理人員的最低要求。但是,出于我國經濟體制的限制,中小型的物流還停留在原有的人為占主導地位的狀態。對于運輸路線、方式以及設配送中心建設的過度人為化,促使企業的物流管理陷入被動局面。
二、中小型企業物流發展思想基礎
(一)樹立現代物流的管理思想。改變過去只重視市場促銷而忽視物流管理狀況的理念,真正樹立現代物流管理思想,建立現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把物流運作管理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形成經營優勢的戰略內容。
(二)重視供應鏈的運行思想。所謂供應鏈運行思想,即把物流運作建成一個以滿足經營需要為目標的供應鏈體系,中小型企業只有發展自身的供應鏈,才能夠增強自身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
(三)建立綠色新興的物流觀念。隨著經濟運行模式的改
變,為了適應現有機制,中小企業必須建立綠色物流觀念,順應綠色潮流,積極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企業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四)努力開展新的服務模式。隨著物流服務的不斷深入,各個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盡量增加滿足客戶個性化的服務。只有重視開拓新的服務模式,才能夠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能力,才能夠在如今不斷改變的市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物流管理發展策略
(一)重視物流系統的全面改造。中小企業發展物流必須重視物流系統的全面改造。物流是企業市場營銷的基礎,企業經營者在作物流決策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解決流程再造、壓縮成本、加強培訓等投入產出的管理問題和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而是應該把物流系統與營銷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物流最佳的方式是以物流供應鏈思想為指導強化物流管理,積極運用有效策略,全新打造物流的運作與管理體系。
(二)導入先進物流管理理念。 由于中國物流市場競爭日
趨激烈,使得中小企業發展物流必須導入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綜合運用各種運作驅動的方法,包括物流運作、資金運作及市場運作。
中小企業還必須重視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術,通過先進的電子商務技術,完成整個過程,這樣大大縮短運作的時間,減小運作的成本,提高物流服務及產品銷售的競爭力。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創造出物流的新增價值,獲取更多效益。
小結:中小型企業的不斷競爭使得原有的市場運行模式不能滿足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管理的出現極大的緩解了這一問題。物流管理是一種新興的企業管理方式,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物流水平的目的,提高企業的總體市場競爭力。不斷的發展物流管理,必定成為日后中小型企業的競爭項目。
參考文獻:
[1] 徐勇謀.國際物流管理[J],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 楊長春.第三方物流[J],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