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貴虎
(邢臺現代職業學校,河北邢臺 054000)
維修電工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
白貴虎
(邢臺現代職業學校,河北邢臺 054000)
維修電工實踐能力培養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目的是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著重于學生的電工技能訓練,提高教學質量,為用人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教師要講究教學策略,采取多種途徑來組織教學,可以通過理實一體化方法組織教學,分層次實施教學,競賽鍛煉優化教學以及培養良好習慣等策略,提高技能培養質量,提升教學效果作用顯著。
維修電工能力培養思考
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特別強調學生技能的培養,工科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維修電工就是一門以技能教育為主的學科,在課程中應該突出實踐教學環節,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操作技能,把電工技能作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目標。
中職教育的維修電工教學主要培養面向就業的學生,理論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獲得技能,在通過電工技能操作的訓練后,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快地掌握電工工種的有關操作技能,以更好地適應日后工作崗位的需求。認識到這一點,維修電工的課堂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指向,即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著重于學生的電工技能訓練,提高教學質量,為用人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勞動者必須具備一技之長才能立足于社會,而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也要求勞動者具備相應的自我學習、自我鉆研提升的能力,以不斷地更新自我的技能,這一切都說明了電工教學中既要“授之于魚”,也要注意“授之以漁”,也只有具備了必要的文化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才能使學生能夠從知到會,從會到熟,從熟到化,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維修電工課程按照職校教學目標的培養要求,畢業生應該具備中級工的技能水平,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既要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興趣,也要講究教學策略,采取多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
2.1 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方法組織教學
傳統的維修電工技能實訓過程中,經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先示范演示,再由學生動手操作。這種教學方法對內容復雜的知識效果不明顯,主要就是學生參與意識不濃,動手機會少,再加上有些實訓模塊步驟繁多,容易出現失誤,經常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現代職業教育提倡學做一體,就是極力克服教學融合不夠、學生動手較少的弊端,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因此,很多教師都把理實一體化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即采用老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學練融為一體,如教授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時,教師可以邊講邊讓學生進行電路安裝,并指導學生進行通電試驗。當學生看到交流接觸器動作情況及電動機轉動方向后,電路工作的原理便一目了然。理論講解和實訓教學交叉或者融合進行,充分利用了教學實訓設備,調動了學生動手參與操作的積極性,保證了充足的實訓時間,也使老師在教學時可以隨時掌握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程度,及時發現糾正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實現了教學方法由“多講少練”向“精講多練”的轉變,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2.2 采用分層次方法實施教學
中職生的學識水平差別較大,素質參差不齊,盲目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開展教學效果不佳,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層次組織教學。如把教學內容按照不同的知識點分解成小課題,引導學生逐個學習、逐個領會,便于學生加深知識理解和技能掌握;同時對不同的學生也可以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擴展性練習來拓展知識面,達到更高的程度。如可以結合生產實際的要求,培養學生解決生產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增強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而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則要把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當做重點,通過反復練習,達到內化于心,逐漸提高個人的知識水平和動手能力。
2.3 通過競賽鍛煉優化教學開展
職教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普教有高考,職教有大賽”。這道出了大賽對促進職校教學水平的重要作用。維修電工作為大賽常設項目,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賽事內容和經驗,如果把這些有機地融入教學中,將有力地推動教學改革的進展,提高教學的效果。
眾所周知,維修電工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內容陳舊的問題,與實際以及生產生活聯系還不夠緊密,這也是很多學校采用自編教材補充教學需要的重要原因,解決教材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不強的手段之一,就是充分利用技能競賽的內容來彌補。這些競賽的內容是了解當前行業發展新動向的最直接和便捷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有關內容進行整合取舍,應用到實訓教學中,比如在實訓教學中可以按維修電工競賽內容實施模塊教學,如電子電路的繪制、電氣線路設計、機床電氣的PLC控制等,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現實,更具有針對性,以保證教學跟上電工行業現代化水平,使學生掌握到新工藝、新技術,提升教學效果。
2.4 培養良好習慣,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對學生“授之以漁而不僅僅授之以魚”,培養良好的習慣至關重要,也是學生今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維修電工》這門技術基礎課中,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今后長遠的發展,在培養學生掌握電工技術技能的同時,學會深入鉆研、主動探求、自主學習,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如在電力拖動線路明線敷設安裝訓練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同一張電路,不同的線路布線方式出現不同的結果,又引導學生怎樣選用最合理的一個,避免出現布線交叉嚴重而影響工藝,這樣做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而不是單純地灌輸,主動地動手鍛煉而不是簡單地淺嘗輒止等等。這些將是學生今后從事實際工作以及走向更高層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眾多用人單位所欣賞的優良品質。
[1]劉伯樂.《維修電工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10(10).
[2]薛志榮,俞智炯.高級維修電工考核設備TE82電路改造[J].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2011(22).
[3]張靜之,劉建華.基于工作過程的高級維修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模塊項目教學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