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周長榮,溫小軍*
(貴州醫科大學 生物教研室,貴州 貴陽 550004)
地球上昆蟲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農業、林業和衛生害蟲[1]。蚊蟲是傳播瘧疾、黃熱病、登革熱及腎綜合征出血熱等多種疾病的傳播者,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2]。目前,人們普遍使用各種化學殺蟲劑及化學驅避劑驅逐蚊蟲[3],但長期大量的使用化學殺蟲劑及農藥驅蚊,會使蚊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同時也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危害[4]。有學者發現植物揮發油中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對蚊蟲具有一定的毒殺、驅避和熏蒸作用,這種物質在環境中易降解、對人、畜無害、氣味宜人、揮發性也較好,且適合室內及人體體外使用[5-7]。本研究通過對不同濃度和配比的八角茴香、樟樹葉和花椒植物揮發油的驅蚊效果進行研究,為研制新型驅蚊防控劑提供基礎資料。
供試蚊蟲為健康(4±2)日齡的白紋伊蚊、致倦庫蚊成蚊,由貴陽醫學院生物教研室蚊房馴養,馴養溫度為(26±2)℃;相對濕度為(65±5)%,光照周期為14L ∶10D;供試植物有:樟樹,貴陽醫學院生長樟樹的新鮮樟樹葉;花椒,由貴州省貴陽市萬東橋下藥材市場供應,取其果實;八角茴香,由貴州省貴陽市萬東橋下藥材市場供應,取其果實;供試植物均由貴陽醫學院藥學院龍慶德教授鑒定。
1.2.1 揮發油的制備 花椒、八角茴香用粉碎機粉碎(過20 目篩),新鮮樟樹葉洗凈后晾干,用剪刀進行粉碎,約玉米粒大小;用電子天平稱取45 g,放入圓底燒瓶內,按1∶8的比例用量筒量取360 mL蒸餾水浸泡;混勻,靜止30 min 左右震蕩一次,浸泡約3 h(新鮮植物浸泡后與為浸泡的提取揮發油量無明顯變化)。組裝揮發油提取裝置:用電子恒溫加熱套進行加熱使之沸騰,并保持微沸3 h,至測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熱,放置片刻,開啟測定器下端的開關,將蒸餾水緩緩放出,至油層上端到達刻度0 線上面5 mm 處為止。放置3 min,再開啟活塞使油層降至其上端恰與刻度0 線平齊,放置2 min,讀取揮發油量。用99.8%乙醇,分別將3種植物揮發油濃度稀釋為:2%、5%、10%3 種濃度,4 ℃儲存備用[8]。
1.2.2 驅避效果 按3 種植物揮發油稀釋好的不同濃度設計進行實驗分組,先分為樟樹葉、花椒及八角茴香3 組,每組又按濃度分為空白組、實驗組(2%、5%、10%)4 組;選取攻擊實驗合格、體質量(20±2)g 的小鼠分別固定于一長方形的鼠籠里,并全身噴灑蒸餾水或2%、5%、10%的植物揮發油0.72 mL,用吸蚊器分別吸取已保持饑餓狀態12 h的白紋伊蚊或致倦庫蚊各100 只,蚊蟲碰觸小白鼠的次數記為叮咬小鼠次數,時間約為3 h,查看不同時間段內(18∶00 ~21∶00)蚊蟲叮咬小白鼠的數量,分別進行3 次驅蚊試驗,使用影像設備進行全程錄像,計算有效保護率,觀察驅避效果。分別從3 種驅蚊植物中選取驅蚊效果最佳的濃度,任意2種植物揮發油,按2∶1 或1∶2 比例進行混配復方,按上法觀察驅避效果。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兩兩比較時,若方差齊時,采用LSD 檢驗;若方差不齊時,采用Games-Howell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種植物揮發油對小鼠驅避白蚊伊蚊及致倦庫蚊叮咬有效保護率的濃度依次為10%>5%>2%,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在10%濃度對白蚊伊蚊、致倦庫蚊驅避效果最佳的分別是樟樹葉和花椒。見表1。不同混配復方植物揮發油對白紋伊蚊和致倦庫蚊均有明顯的有效保護率,不同混配復方有效保護率相當(P >0.05),但白紋伊蚊驅蚊和致倦庫蚊有效保護率最佳的是樟樹葉∶八角茴香1∶2 混配復方植物揮發油,有效保護率高于單方。見表2。

表1 3 種揮發油對小鼠驅避蚊蟲叮咬的有效保護率(%)Tab.1 The repellent activities of three kinds of essential oils against two species of mosquitoe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表2 不同混配復方植物揮發油對小鼠驅避蚊蟲叮咬的有效保護率Tab.2 The repellent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mixed compound against two species of mosquitoes
復方樟腦凝膠制劑對白紋伊蚊驅蚊效果有效且保護率時間較長,竹葉花椒果實揮發油對白紋伊蚊和致倦庫蚊都具有明顯的殺蟲活性,花椒揮發油不僅具有較強的殺蟲活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9-11]。有研究發現11 種植物揮發油均對蚊蟲具有較好的毒殺活性,并隨著濃度的升高,毒殺能力也逐漸增大,部分復方混劑具有增效的作用,花椒揮發油對玉米象、赤擬谷盜都具有較強的驅蟲、殺蟲活性[12-15]。
本研究結果發現單獨使用時均有不同程度的驅蚊效果,且驅蚊效果隨著濃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與文獻報道一致[9]。有學者認為驅避劑的有效保護率>80%為有效,<80%則視為失去保護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3 種揮發油的3 種濃度中僅10%白蚊伊蚊和致倦庫蚊的有效保護率>80%。所以本研究選取10%濃度植物揮發油,任意2 種植物揮發油在同濃度、不同比例下進行混配復方的驅蚊效果測試,結果表明不同混配復方對白紋伊蚊和致倦庫蚊均有明顯的驅避效果,不同混配復方驅避效果相當保護率均>95%(P >0.05),但白紋伊蚊驅蚊和致倦庫蚊驅蚊效果最佳的混配復方均為樟樹葉∶八角茴香為1∶2。本研究還發現雖然在10%濃度對白蚊伊蚊驅蚊、致倦庫蚊驅避效果最佳的分別是樟樹葉和花椒,但在2%和5%對白紋伊蚊及致倦庫蚊驅避效果較佳的揮發油都是樟樹葉,提示樟樹葉揮發油是一種具有開發潛力的蚊蟲驅避植物。對于揮發油的活性物質組成和結構、人體驅避實驗、持效期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1]曹曉莉,雷桂蘭,高潔,等.三種植物提取物對蚊的毒殺效果比較[J].湖北農業科學,2014(15):3546-3547.
[2]Fradin MS.Mosquitoes and mosquito repellents:a clinician’s guide[J].Ann Inter Med,1998(128):931-940.
[3]曾冬琴,彭映輝,陳飛飛,等.小蓬草精油對兩種蚊蟲的毒殺活性和成分分析[J].昆蟲學報,2014(2):204-211.
[4]史智勇,李富軍,王緒明,等.家蠅對菊酯類殺蟲劑抗性的分子生物學監測[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8(4):260-261.
[5]彭映輝,張云,曾冬琴,等.一摸香葉精油對致倦庫蚊的生物活性及其成分分析[J].應用生態學報,2009(6):1488-1494.
[6]曾冬琴,彭映輝,陳飛飛,等.廣藿香精油對白紋伊蚊的生物活性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9(4):335-338.
[7]張云,彭映輝,朦飛飛,等.椿葉花椒果實精油對兩種蚊蟲的生物活性及成分分析[J].昆蟲學報,2009(9):1028-1033.
[8]王爭艷,莫建初,侯建軍.5 種植物粗提液對淡色庫蚊的驅避效果,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J],2007(1):24-25.
[9]郭紅祥,袁超,郭愛芳,等.超臨界C02 萃取花椒揮發油的殺蟲活性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1):79-82.
[10]孫紅霞.植物精油對幾種殺蟲劑觸殺毒力的影響及增效機理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8.
[11]LC R,RA W,MD B,et al.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sistence of mosquito repellents[J].J Am Mosq Control Assoc,1985(1):56-62.
[12]胡逢蛟,許國章,董紅軍,等.2005 ~2006 年寧波市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流行與優勢株轉換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7(3):428-430.
[13]Barnard DR.Mosquito density,biting rate and cage size effects on repellent test[J].Med Vet Entomol,1998(1):39-45.
[14]Lerdau M,Dilts SB,Westberg H,et al.Monoterpeng emission from Pondemsa Pine[J].Geophya Res,1994(99):16609-16615.
[15]Rueda,LM.Effeet of skin abrasions on the effieacy of the repellent Deet against Aedes aegypti[J].JAm Mosq Control Assoe,1998(2):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