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屹峰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常見類型和預防方法。方法 選擇該院在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進行的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3 000例,對所有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并發癥類型以及相應的預防方法進行分析。結果 所有患者在腹腔鏡術后出現并發癥患者26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87%。所有并發癥中,切口愈合不良9例,腹壁血管損傷8例,會陰部氣腫2例,輸尿管損傷2例,腹腔內出血2例,繼發性腹腔妊娠、感染以及切口疝各1例。子宮肌瘤剝除術組和LAVH組與附件手術組并發癥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組與附件手術組相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出現并發癥與手術方法以及進行手術的技巧相關,在手術時需要嚴格進行操作,盡可能的降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常見類型;預防方法
[中圖分類號]R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3(c)-006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typ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lications. Methods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2009 to October 2014 were 3000 cases of complications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prevention in all patients after surgery appeared analysis.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26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0.87% in laparoscopy. All complications, poor wound healing in 9cases, 8cases of abdominal vascular injury, perineal emphysema 2 cases, ureteral injury in 2 cases, 2 cases of abdominal bleeding, secondary abdominal pregnancy, infection and incisional hernia 1 case. Differences in uterine fibroids cystectomy group and LAVH group and accessories surgical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alac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attachment surger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lications and surgical method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related to the need for strict during surgery oper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plications; Common type; Prevention methods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婦科中,腹腔鏡手術相比于傳統開腹手術,手術切口小,患者恢復時間短,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并且患者不僅在術后切口美觀,而且有效提高了日常生活質量[1]。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不斷改進,在剖腹下可以完成的婦科手術的患者可以在腹腔鏡下進行,但是隨著手術范圍的不斷擴大,手術難度也進一步增加,隨著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種類和發生率也相應增加[2-3]。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來減少術后并發癥是目前研究中重點。為了進一步探究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常見類型和預防方法。在該次研究中選擇該院于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3 000例,對所有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并發癥類型以及相應的預防方法進行分析。現將研究資料結果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在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進行的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3 000例。所有患者采取以下4組:①附件手術組。患者共2 479例,患者年齡17~71歲,平局(均)年齡為(38.5±2.4)歲。手術類型主要為卵巢囊腫剝除術、輸卵管切除術、附件切除術以及書魯昂(輸卵管)成形術等。②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組。患者共255例,患者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為(37.9±3.2)歲。手術主要類型為不孕癥行盆腔粘連松懈(解)術、輸卵管成形術。③子宮肌瘤剝除術。患者共119例,患者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為(39.5±2.4)歲。患者疾病類型為子宮漿膜下肌瘤。④腹腔鏡輔助的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組(LAVH)組。患者共147例,患者年齡19~75歲,平均年齡為(40.2±2.8)歲。患者疾病類型主要為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宮頸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宮腺肌病等。endprint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仰臥位或膀胱結石位,采用3點式或4點式對患者腹部進行手術。氣腹壓力控制在10~15 mmHg之間,按照常規的操作進行手術,采用單極、雙極電凝進行縫合。術后進行常規抗生素預防感染。腹腔鏡采用美國史塞克(stryker)1188。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P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類手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比較
子宮肌瘤剝除術組和LAVH組與附件手術組并發癥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組與附件手術組相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所有患者在腹腔鏡術后出現并發癥患者26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87%。所有并發癥中,切口愈合不良9例,腹壁血管損傷8例,會陰部氣腫2例,輸尿管損傷2例,腹腔內出血2例,繼發性腹腔妊娠、感染以及切口疝各1例。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的不斷改善,目前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婦科手術中,其相比于傳統手術方法,患者手術創口小,術后恢復時間短,且手術切口美觀,能夠被術者廣泛接受[4]。該次研究中的3 000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中,在術后出現并發癥患者26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87%。導致患者在腹腔鏡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的原因比較多,主要與手術類型、手術方法以及手術相應適應癥的選擇相關。術者手術操作技術熟練能夠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但是也不能夠完全避免,所以也需要積極對并發癥進行相關預防措施[5]。術者需要充分的了解手術相關器械的操作方法、手術適應癥,進而盡可能的減少術中可能出現的手術操作不當導致患者出現組織器官的損傷,在手術中不能夠盲目擴大手術適應癥和中轉開腹率[6]。
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具體預防處理方法如下:①出血。腹腔鏡手術過程中,在很多環節上會損傷導致出血癥狀的出現,例如損傷血管、電凝止血不夠全面、結扎不緊以及卵巢囊腫后創面止血不徹底等。因此預防此類并發癥需要在穿刺時需要盡量避開血管,并且在切割之前充分電凝血管以止血。在手術后殘端出血的主要原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出現血管殘端處理不當。在血管收縮作用消失或腹腔內二氧化碳排空后壓力下降,進而使得原本不會出血的創面發生出血癥狀[7]。所以術者需要在手術結束后,需要仔細檢查每一個殘端和創面,如果觀察出有小的出血點可以采用電凝進行止血,如果有大的出血點需要采用結扎、鈦夾止血。②血管損傷。很多患者出現血管損傷的主要原因與氣腹和鞘卡穿刺相關,其能夠出現在手術過程中的任何階段。對于腹壁血管損傷,術者在術中需要采用腹壁全層縫合法進行止血[8]。縫合的位置需要包括Trocar穿刺處上下1.5 cm左右,術者也可以采用雙極電凝進行止血。對于此類并發癥預防的有效措施為術者需要充分熟悉血管解剖走行,采用精巧的Trocar穿刺操作。③泌尿系統損傷。此類并發癥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患者膀胱和輸尿管的損傷,其也是導致婦科腹腔鏡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轉為開腹手術的原因之一。膀胱損傷的主要處理方法為給予患者保守治療,而對于輸尿管損傷的處理方法為根據患者損傷的相應部位和范圍,而采用輸尿管內置Double-J,尿道吻合術,或者采用尿道-膀胱吻合術[9]。④胃、腸管損傷。此類并發癥出現的主要原因為手術器械導致機械性損傷,如果在手術過程中使用的激光、微波等造成灼傷,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胃腸脹氣、腹腔粘連以及穿刺技術不佳等也是并發癥出現的主要原因。患者出現胃損傷的處理方法:對于胃損傷小于5 mm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而對于損傷大約5 mm的患者需要進行修補術。患者出現大腸損傷的處理方法為進行腸切除、腸造瘺等[10]。而對于小腸損傷的患者,需要對患者進行保守手術,對于具有貫通傷的患者需要進行開腹手術。
綜上所述,對于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出現并發癥與手術方法以及進行手術的技巧相關,在手術時需要嚴格進行操作,盡可能的降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彭青蓮. 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7): 48-49,52.
[2] 靳浩然,史偉,周應芳,等. 盆腹腔手術史對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9): 685-689.
[3] 呂玉璇. 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近10年情況前后比較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4): 520-522.
[4] 劉蔚,彭順平,張莉. 改良頭低臀高截石位對婦科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的影響[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4,34(8): 541-542.
[5] 李寶花,渠銀平,倪金龍.干預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效果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5): 552-553.
[6] Heitz F,Ognjenovic D,Harter P,et al.Abdominal wall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 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2010,20(1): 41-46.
[7] 金萍. 1557例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5): 581-584.
[8] 徐瓊,楊秋梅. JCI標準下團隊健康教育在婦科腹腔鏡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3): 350-351.
[9] Mi-La Kim,Taejong Song,Seok Ju Seong.Comparison of single-port, two-port and four-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yst enucleation in benign ovarian cysts[J].Gynecologic and obstetric investigation,2013,76(1): 57-63.
[10] 高媛,陳龍,張萍,等.腹腔鏡輔助陰式與開腹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8): 697-700,712.
(收稿日期:2014-1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