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昂
不管是否愿意承認,來自硅谷的創新力量正在改變著汽車產業的未來和格局,但汽車企業是否就將因此而失去競爭力?答案尚未揭曉,勝負還未可知。
汽車業大舉進攻IT產業?
雖然4月底開幕的上海國際車展剛剛結束,5月25日,同樣在上海,汽車企業又一次成為一場展會的主角,不過這場展會并不是車展,而是消費電子展。
每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世界最大、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Google、蘋果、三星等IT產業界的明星企業經常選擇在這里發布自己最新的產品和技術。但是今年5月底在首次登陸亞洲的“CES Asia”上,微軟、索尼、蘋果等國際著名移動通訊和家電企業卻難覓影蹤,幾乎是集體缺席,與此相反,汽車企業則表現搶眼,風頭很盛,幾乎把這里變成了自己的“主場”。
例如大眾就在CES Asia上首次向亞洲消費者展示了其電動車智能充電、手勢操控、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連接與記憶式無人泊車等領先的智能汽車科技,其中Golf R Touch是大眾首款能讀懂手勢語言的緊湊型車型。而奔馳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讓乘客在車內通過手勢、眼神追蹤或觸屏的方式與聯網的汽車互動。寶馬的i3則能夠借助三星Gear S智能手表上的一款應用軟件自動尋找停車位并停車。通過與安吉星合作,凱迪拉克研發的On Star APP,通過智能手表與手機-云端-車載系統的無縫連接,實現遙控車鎖、車輛健康狀態監測、車輛位置查詢等功能,據了解,該系統是專門針對蘋果Apple Watch和三星Galaxy Gear量身定做的。
“局外人老覺得搞汽車產業的是一群笨蛋,車造得不行,要顛覆我們,為什么要顛覆?因為他覺得汽車進步慢?!痹诮谂e辦的一次行業論壇上,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曾公開抱怨。雖然在智能化浪潮席卷之下,車企與IT、通訊巨頭間的“聯姻”早已不再新鮮,不僅是寶馬與蘋果、奔馳與谷歌;本土車企中上汽和阿里、長城與聯通、東風與華為等都已就智能化汽車開發模式展開了合作?!捌嚥皇且粋€傳統產業,我們很多大領導都有誤區,認為汽車是老掉牙的產業,實際上它是一個多學科載體,是很多技術的載體,也是創新的載體,更是駕駛的載體。汽車基本上每十年就要更新,你不更新別的汽車進步了你沒面子,另外法規也要求你淘汰落后,所以如果把汽車當成傳統產業就OUT了?!壁w福全說。
“從技術上來講,汽車的自動駕駛應該已經都實現了,”北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榮輝對記者說,“現在最大的障礙是法規,社會環境還沒有建立起來,自動駕駛的汽車撞了人算誰的責任?算廠家還是算誰的?現在的汽車出事故只要沒有剎車,轉向失靈,出了事,就是駕駛員的事?!?/p>
而對于智能汽車到底將是什么樣,盡管已經感受到智能化浪潮鋪面而來的巨大影響力,汽車產業內部還是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捌噺陌l明到現在一百多年了,本質上沒有什么變化,就是取代了人的腿,所以下一代汽車應該是取代了人的大腦,你去哪兒告訴他,剩下所有事情他自己來判斷,他自己來控制,就是完全取代了一個人,應該叫做智能出行平臺,”榮輝說,“如果智能汽車取代人的大腦,那么下一個問題就來了,汽車將來如果不和外界發生關系,就發動不了跑不動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汽車將是一個載體、平臺,或者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所有這些理念必將對汽車本身產生新的改變。”
“駕駛樂趣還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辈┦赖妆P控制系統中國區副總裁蔣京芳表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已經是有答案的,接下來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就是越來越電氣化,越來越自動化,包括互聯化?!?/p>
“智能汽車首先必須由有車內互聯+移動互聯+英特網而形成的汽車生態,”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堅認為,智能汽車除了存在在法規上的障礙之外,“現在最難的問題是在決策系統,這是需要大量的,或者海量的數據來進行積累,挖掘和分析能力?!?/p>
這,確實是傳統汽車企業的軟肋。
事實上,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加快,交通擁堵及其所帶來的出行困難、環境污染等問題正日益困擾著人們的用車和出行。發動機的馬力性能參數、汽車內飾環境的精致程度,已經不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調查數據表明,目前中國十大重點城市的年平均擁堵時間高達85小時,城市居民出行需求難被滿足,同時,租賃車輛和私家車閑置率卻居高不下,造成資源浪費。由于居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難以被滿足,在智能設備和移動互聯網不斷普及的當下,“共享經濟”模式開始生根發芽,并為解決城市出行問題提供了可行方案?!俺鞘薪煌ǔ鲂蓄I域無疑是共享經濟在中國發展的最佳切入點之一,我們看到的專車、拼車、代駕、共享租車、分時租賃等創新業態都是該領域的嘗試?!绷_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張君毅說,“但目前的移動出行方案還有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包括市場培育、管控風險等,這就需要運營企業明確城市交通出行領域的成功要素,并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發展。”
無論未來如何變化,有一點是肯定的,與過去傳統汽車企業發動機、變速箱的開發不同,未來的智能汽車已經不可能再“獨善其身”。“有太多的問題企業解決不了,產業也解決不了,國家不僅需要頂層設計,還要有頂層行動,所以智能汽車要有國家行動,也要有產業行動?!壁w福全說。
不管是否愿意承認,來自硅谷的創新力量正在改變著汽車產業的未來和格局,但汽車企業是否就將因此而失去競爭力?答案尚未揭曉,勝負還未可知。
“顛覆者”名單上的新名字
在這場智能互聯化的較量中,對于扮演顛覆者角色的IT企業來說,汽車產業確實一直被視作是“封閉、落后和保守”的,因此他們無視這個行業的高技術門檻,選擇快速殺入。蘋果、Google、樂視和小米已經宣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這些企業都是此前沒有任何傳統汽車產業的“背景”,幾乎是從“零”開始“造”汽車,而他們的“榜樣”是特斯拉。不過現在,這個名單上又增加了一個新名字——上海博泰。
博泰是目前國內發展迅速的車聯網企業,此前主要涉及車載智能系統產品。在今年上海國際汽車展上,他們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車,被定義為“Project N,超級智能移動終端”。與傳統汽車工業在工程師文化主導下所形成的追求硬件指標的造車思路不同,博泰的創始人應宜倫認為在移動互聯時代,汽車將演化成能夠對接萬物,互聯新生態的移動終端。“就像智能手機改寫傳統通訊行業的歷史,智能穿戴和家居設備正重塑人們的生活形態,智能汽車也必將改變人們對傳統汽車和汽車行業的定義?!彼J為未來汽車的差異化在于能否滿足人們更多元、更個性化的體驗感受,以及延展服務能夠為用戶帶來的愉悅感受。
目前博泰已與北京理工大學智能車輛研究所展開了一系列合作,搭載由博泰提供相關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進入內測階段。此外,博泰還同易到用車和奇瑞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所打造的全新智能電動汽車將投入到分時租賃和專車市場。“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V2X技術或將成為無人駕駛項目的突破點,因此我們一直以來對車聯網前瞻性技術保持著持續的投入?!?/p>
不過對于傳統汽車行業來說,曾擔任過博格華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菲亞特集團中國區副總裁、菲亞特動力科技(FPT)中國區CEO、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等職位的沈暉選擇加盟博泰,也許更具有顛覆感。據了解,沈暉進入上海博泰后作為牛頓汽車(智能汽車板塊)、博泰(車聯網板塊)、擎感(產品與研發板塊)的Group CEO,主要負責整個車聯網、智能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的全球布局及中國市場拓展工作,同時重點負責智能汽車業務。
京東是否會造車?
在國外,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實現路測,蘋果也在強力推進“智能汽車”的相關項目。在國內,樂視聯合北京汽車,百度,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團發布了合作戰略,騰訊、富士康與和諧汽車簽訂了關于“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這場互聯網與汽車的融合中,似乎只有京東最沉默。但如果你就此以為京東已經放棄了汽車產業這一塊大蛋糕,那么你低估了娶到“奶茶妹妹”的劉強東。
事實上,京東在2014年便與國內最大的汽車互聯網公司易車達成戰略合作,試圖共謀汽車電商的破局。此外,京東還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向汽車產業滲透,早已經與中國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展開了合作,京東與其他試圖挺進汽車產業的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沒有選擇“造”汽車這種吸引眼球方式。
“對于企業采購在電子商務平臺如何實現我們有深刻理解,這是我們的強項,能把我們京東的系統優勢、供應鏈優勢發揮出來?!北R佳業從2008年開始就在京東做企業級客戶,京東對整個企業市場的核心戰略是“陽光云采”,目前他們已經建成“智、慧、云”三大采購平臺,重點是解決企業采購的四種業務模式,辦公集采、員工關懷、營銷活動和平臺合作。
“京東供應鏈體系非常強大,我們整個產銷體系有4、5千人。而汽車企業的后勤采購部門是承載不了這么大的人工成本的,采用我們的體系等于是我打包了京東的核心產品優勢,服務優勢,系統優勢,全都給了企業。”
不過作為京東大客戶銷售部副總經理,盧佳業更為關注的是他們與汽車企業所展開的營銷活動合作?!盃I銷活動面對的使用人比企業后勤采購更多,動輒就是幾千個經銷商,上萬個終端客戶。怎么監控活動的效果,怎么組織貨源,怎么收集用戶的需求和反饋?傳統的模式,汽車企業可能是一家一家去找貨,或者找一些大型的、線下的禮品公司,但禮品公司,可能能幫汽車企業承載活動,能幫他尋找商品,但是客戶的信息反饋怎么實現,可供性怎么保證?”
目前很多汽車企業在采用京東的“慧采平臺”來做營銷活動。據介紹,“慧采平臺”是一個系統級的網站并免費給舉辦活動的企業使用?!氨热缙嚻髽I要做渠道獎勵,他的使用人登陸網址之后就可以看到通用的活動信息。而汽車企業一般采用實物獎品的形式,例如,潤滑油、加油卡和玻璃水等,我們可以給一個頁面,讓客戶自己去選擇?!贝送猓瑢嵨铼勂啡绾伟l放,能否準時送達,也非??简瀼S商物流配送體系,如何提高客戶的體驗感受則是汽車企業需要關注的“痛點”。去年春節期間,京東還幫助一家游戲公司完成了30萬袋大米送7萬個地址的配送,“這個活動大年三十開始,初一,初二全國7萬個地址幾乎同時收到獎品,客戶的體驗非常好?!?/p>
“我們并不是拼價格,因為價格并不是企業唯一的痛點。對于企業來說,綜合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以及內部管控的可視化,是他們選擇與我們合作的基礎。而且通過與我們合作,還可以給汽車企業的客戶提升體驗,使他們的忠誠度更高,同時信息反饋更便捷?!北R佳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