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和諧社會構建和公民法律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法學教育,高校法學課堂教學如果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將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同時學生專業知識的提高離不開案例教學。在法學教學課堂中推廣案例教學,指導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才可更好地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本文分析了法學課堂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特點,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實踐策略,以不斷提高法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法律教學 ?案例教學法 ?實踐策略 ?不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015-02
法學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為案例教學。學生通過教師講解案例的特殊性和其中隱含的學習難點,表明法學學習并不是籠統的、枯燥的條規,指導學生去體會法學學識的博大精深。法律包含了社會生活和社會現象中的具體事物,從中可知,采取案例教學是彰顯法學教育本質的重要渠道。
一、案例教學法的設計與實踐
為彌足傳統案例教學的不足,需要在原來教學基礎上添加實踐課堂教學。本文分析了傳統法學課堂講授中的案例討論效果,同時探索了新型的案例教學模式,以此來完善原來案例討論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首先在教學中選定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和著作法,再把“案例課”作為一門單獨的實踐課程拿出來,實行全面的案例教學法。
(一)教學案例的選擇
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是對案例的選擇。在進行案例教學中,教師不得不有目的性地選擇教學案例,并且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握好案例的難易程度。由于學生法律知識基礎較為薄弱,面對難度較高的案例會面臨“無從下手”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對實踐案例興趣學習的積極不高容易陷入消極等待課堂上的灌輸的狀態。因此,教師在安排案例教學時要注意把握案例教學難度,難度適中是最佳選擇,能使學生適當消化課堂所學知識[1]。
第二,教學案例務必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典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提升學生專業偵察的靈敏性,通過對比研究,引起學生超越平常避實就虛的忖量。不同的典型案例具有內在聯系性,通過重復多次的案例研究還可使學生積累經驗,總結致案因素的規律性,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第三,案例材料需要進行組織采編。構建富有挑戰性的、引人深思的復雜模擬教學環境可給學生學習帶來極大的刺激感,學生對案例的探究與思考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并通過查閱文獻與實踐操作解決難題。富有趣味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深刻而有意義,能讓學生在一定的研究范圍內就現實問題做出決斷。教師為達到教學目的就必須對案例材料進行組織采編,如哪些課有哪些重點把它分類匯總,或增強一節課的主要線索,或針對一個主題對案例進行精挑細選剪裁加工,將單個案例串連起來,組合很多個案例,使案例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第四,注意教學案例的時效性。案例的選用要與時俱進,陳舊古老的案例與時代發展不相掛鉤會使得學生學以致用的效率降低。經典的案例不可少,但需要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特色進行教學,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亦會提高。
第五,盡可能嘗試多媒體教學形式。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為高等院校教學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教學條件,教師可適當地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法學講課,將較為典型的案例以視頻等生動的畫面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吸收和記憶的效果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案例教學的實踐
教學實踐是檢驗案例教學的是否成功的重要渠道。通過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按照計劃進行有序工作:學生與教師在課前需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改變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為達到此教學效果,學生需要在課前做好章節預習,基本了解章節內容與學習重點,課后需及時查漏補缺,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概括總結,找出知識的內在關聯性,進行更好的復習。應提前發放篇幅和難度較大的案例到學生手中,做到90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確是討論在先、老師總結在后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就會讓學生有了一個積極思維和判斷的過程。
二、應用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法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運用好這種方法,應注意以下兩點:
1.案例教學在客觀上需要教師掌握“教學硬實力”,目前“雙師”型教師不多,使得法學教學課堂講學單一乏味,法學案例中涉及司法務實的難題,教師若對司法程序缺乏足夠的了解,則難以更好地向學生解釋教學案例中的司法知識[2]。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技能學習,同時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
2.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是日前教學的必需品,學校通過不斷完善多媒體電教演示教學系統的建設,提高日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其次,多媒體教學系統還可用于案卷材料演示和法律檢索,還可以針對某些特殊性案例進行模擬法庭和型偵實驗室演示。
三、結語
總之,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而現代案例教學有一定優勢,法學教育中應該大力倡導案例教學方式,特別是高職法學教學中應該以案例教學為主。案例教學是法學教學重要教育方式,同時教師也需要對案例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斷豐富案例教學的典型性和形象性,提高高校法學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戴利民.利用案例教學法提高教學實效性[N].江蘇教育報. 2014-12-19(004)
[2]高宇飛.論高校法學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08):134-135.
作者簡介:
鐘文浩(1983年2月-),男,廣東梅州人,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法學助教,研究方向為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