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摘要】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的一段視音頻。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本文從選題、教案編寫、制作課件以及微課使用幾個方面闡述了微課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031-02
在傳統授課時,一節課的精華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展開,精彩的、高潮的環節都是短暫的,瞬間的。實際上,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5-8分鐘,若時間太長,注意力得不到緩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微課——將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學生,而且5-8分鐘,50M左右大小的簡短視頻,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通過網絡下載或點播。還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
一、選題
微課的選題是微課制作最關鍵的一環,良好的選題可以事半功倍的進行講解、錄制,不好的選題同樣可以使得微課變得平凡乃至平庸。
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容易出現的問題入手,通過典型例題和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迅速掌握本知識點。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諾貝爾》這篇課文,是繼《天火之謎》《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后的又一篇歌頌人物不畏逆境勇敢追求信念的文章。教學重難點是體會諾貝爾在發明炸藥的過程中雖然歷經失敗,痛苦,但是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
語文課程的核心——語言文字運用。有了之前學習名人傳記文章的基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理解人物精神風貌,不是難事,而課后練習第三題,我覺得很有難度——“利用本課提供的材料,為諾貝爾寫一篇一百多字的小傳”。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小傳”這種文體,如何寫小傳對他們來說也是完全的陌生,因此,我選擇了“怎樣寫好小傳”為微課制作的課題。
二、教案編寫
微課教案的編寫要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既注重教師的教,更注重學習者學習,進行針對性講解,講解具有“啟惑”作用,從而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要模擬一對一教學情景,微課中教師語言的設計,屏幕畫面的呈現,必學精煉,直觀!
針對學生已有經驗,先要明確的告訴學生,“小傳是傳記文的一種,”尤其要強調“小”也就是“簡要地介紹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如何“寫小傳”自然是難點,而要解決好“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教師范文”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于是,我以剛學完的課文《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為例,采用在課本上圈畫關鍵詞語,找到了談遷的生平和主要事跡,再用自己的話簡要地概括,最后寫了對人物的評價。小傳寫完后,又總結了寫小傳的方法。微課實現了教師對重難點、典型例題做點撥,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規律實踐“寫小傳”。
三、制作課件
制作課件時要注意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字體搭配,字號搭配,顏色搭配,錯落有致,使用的文字盡量少等,要使整個視頻簡潔清新流暢。
講解時候心中要有學生,語言要用普通話,盡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書面語,使講解通俗易懂,聲音響亮,節奏感強。
還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引入和結題要簡潔明了。整個視頻要控制在3-5分鐘以內。
四、微課的使用
1)課前復習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好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先看此微課,為新課做好準備。
比如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課,制作微課《我會讀名人傳記》幫助學生回憶梳理已經學過的名人傳記類文章,復習總結這類文章的文體特點、學習方法。
2)新課導入
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制作此微課。在開始上課后先讓學生看此視頻。
比如學習《黃鶴樓送別》,制作微課《送別詩》,回顧學生學過的,熟知的送別詩,同時做好鋪墊李白送孟浩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知識理解、鞏固、拓展
教師對本節重難點做點撥,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在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視頻。用于鞏固本節知識,再適當給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學生拓展延伸練習。
現在網絡通訊的發展和微機的普及已經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教師把學習中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上,學生便可以隨時點播學習,視頻播放快慢、反復都可以調節,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也有效的解決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
參考文獻:
[1]曹殿波,薛蘇秦.“微課”實踐中亟待厘清的四個基本問題[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05)
[2]鐘顯添.“微課”小環境下教師的教學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