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
【摘要】我國民族音樂在悠久的發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藝術風格,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喜愛。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將民族音樂文化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采取有效措施自覺傳承民族音樂文化,以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情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也應以學校音樂教育為載體,培養高素質的音樂文化人才本文首先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應以學校音樂教育為裁體、學校音樂教育應以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為基礎等方面論述了二者之間的關系,然后,在此基礎上從關注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營造有利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環境、合理組織民族音樂活動等方面探究了學校音樂教育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學校音樂教育;傳承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作為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悠久的發展歷程巾,將觀念、情感、習慣、氣質、語言等民族地域元素與樂譜、調式、樂律、節拍、樂理等音樂元素,逐漸融為一體。因此,民族音樂具有完整豐富的人性內涵,展現了一個民族的個性形象和生活氣息,以音樂視角呈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所以,學校作為傳承文化、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應自覺承擔起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使命,在文化多元化的當今社會,以民族音樂文化為基礎,做好教育定位,平穩有序的推進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應以學校音樂教育為載體
白建國以來,我國音樂工作者就十分關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積極尋找有效的傳播途徑和載體,為此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和思考,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總體而言,目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還多局限于文化系統巾,而作為培養音樂人才,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學校,卻并未被納入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體系巾。這使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呈現出重視民問音樂組織,輕視學校音樂教育的不和諧現象,不儀阻礙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步伐,而且對我國音樂人才的培養也極為不利。因此,只有將學校教育作為載體,才能真止實現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展現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藝術魅力。
二、學校音樂教育應以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為基礎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交流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各國文化藝術都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弘揚本土文化,已經成為各國謀求文化發展的基本策略和方針。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應當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基礎教學資源加以重視。近年來,我同學校音樂教育逐漸開始關注和重視民族音樂文化,并在教學過程巾加以體現。但仍有部分學校在民族音樂文化教育中過于表面化,未能準確定位民族音樂在學校音樂體制和音樂教材巾的地位和功效,致使學生不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和研究民族音樂。這不儀造成了民族音樂文化資源的流失,也使學生失去了民族氣質和民族情感,無法形成獨特的音樂個性。因此,學校音樂教育只有以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為基礎,才能真止實現其辦學目標,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音樂人才。
三、學校音樂教育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策略
(一)關注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
教材是學校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核心要素,教材內容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民族音樂的教學水平,因此,若要順利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就必須加強教材內容的科學化、系統化建設。我國民族音樂不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還具備悠久的發展歷史,因此,學校在進行民族音樂教材編寫時,應全面探究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挖掘民族音樂資源,并依據音樂文化的內在發展規律,加以創新和融合。民族音樂教材不儀可以直接選用有關民族音樂文化研究的科研成果,還可以合理汲取各地民問音樂文化素材。學校民族音樂教材越具有民族地域色彩,就越能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此外,學校在進行民族音樂教材編寫時,還應遵循“經典性”原則,為學生選取經典的民族音樂作品,例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古琴曲《高山流水》等,讓學生充分領略我國民族音樂的高超技巧和豐富內涵。同時,還要選取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音樂作品,如民歌《小放牛》、《斑鳩調》、《落雨天》等,讓學生從中領悟我國各地民族音樂的不同特色和魅力。
(二)營造有利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環境
影響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所謂的社會環境主要是指對民族音樂義化傳承起主導作用的國家文化政策。因此,若要推進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相關部門就必須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傳播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力度,增強人們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自覺性,為民族文化傳承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供相應的政策保障。學校作為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主要陣地和載體,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組織相關活動、講座、比賽,以此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和角度接觸民族音樂文化,感受民族音樂的巨大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促使學生自覺學習、繼承、傳播民族音樂。
(三)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歷來被視為學校民族音樂教育的“活義本”,在學校民族音樂教育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學校應當構建一支專業化、多元化的民族音樂教育師資隊伍。民族音樂教師不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擁有創作和演唱民族音樂作品的能力,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此外,民族音樂教師還應多考察、研究地方民問音樂,進而編寫創作相關音樂作品,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演唱展示,讓學生充分體會“原生性”音樂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