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嵐
【摘要】中國古典舞源于中國的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本文從中國古典舞的起源、風格、審美特征及發展等,概述了中國古典舞一定的典范意義和古典風格特點,見證了中國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復蘇,這也是戲曲舞蹈以及中國傳統舞蹈的復蘇。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古典舞起源;古典舞身韻;舞律
中國古典舞不但融合了我國武術中的動態以及因素,還吸收借鑒了西方舞蹈中的精華,審美原則是傳統美學思想,在表演過程中重視眼睛的運用,并重視其和呼吸的配合,不但韻律感豐富、造型獨特,還具備剛柔并濟的美感。中國古典舞的配樂往往是中古古典樂器演奏的。表演時的服裝根據舞蹈要求來選擇,古色古香、風格各異:漢唐舞大多采用傳統的漢服,而一些現代編創的古典舞,其服裝總體上是寬袍大袖、飄逸瀟灑,富有一種詩意的美感。古典舞種類很多,如漢唐舞、敦煌舞、劍舞、袖舞等等。
如《踏歌》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年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踏歌》這種舞蹈在靜態方面借鑒了漢畫中的造型,在動態方面運用了藏族的民間舞蹈韻律,很好的將漢魏舞風的奇妙瑰麗展現了出來,將民間踏歌的古樸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中國古典舞有其歷史性
中國古典舞來來源是中國古代宮廷舞蹈和民間舞蹈未產生語言之前,人就用動作、姿態的表情來傳達各種信息并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從周代開始,很多朝代都進行了宮廷樂舞機構的設立,進行專業樂舞人員的培養,并整理、加工和發展了民間舞蹈、宗教舞蹈以及外邦舞蹈,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特色的宮廷舞蹈。
在宋朝和元朝之后,由于戰亂比較多,我國的文化藝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也給舞蹈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漢唐時期的舞蹈都失傳了。到了元代時,宮廷樂舞和民間舞蹈等結合,慢慢的形成了戲曲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二、中國古典舞更具有風格性
在建立新中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我國的舞蹈者一直致力于民族舞蹈的創新和發展,參考了中國武術、戲曲以及芭蕾,進行了中國古典舞蹈教材的建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和中外交流的增加,我國古典舞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外形還是內蘊都有了新的拓展空間。
三、中國古典舞的風格與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舞蹈本身比較典雅和優美,萬變不離其圓,這也是我國古典舞蹈形態動態式樣的特征。并且在中國古典舞中,圓不是唯一的特征,但是若是沒有圓,那么這種舞蹈便不再是古典舞。通過研究課題將“圓”形概括為八個字:圓、曲、擰、傾、收、放、含、仰。此處的圓包含了我國民族舞蹈獨特的風格和韻律,還包含了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所以,我們說中國古典舞是“圓形的藝術”。
同時它是“曲線美的藝術”:對于古典舞的曲線美而言,其舞姿中,最明顯的特點便是對彎曲、旋扭、較差以及擰傾的講究。
它還是“剛柔相濟的藝術”:中國古典舞“剛柔動靜統一”,動作講究起伏跌宕,有動有靜。舞蹈者的形體動作充滿言猶未盡的如詩魅力。
它更是“形神兼備的藝術”:中國古典舞強調,“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備”。要求表演者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
古典舞的身韻主要表現在“形、神、勁、律”的高度融合,“形、神、勁、律”這些要素也很好的概括了我國古典舞身韻的所有內容。
1.形 。“形”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
2.神。“神”泛指神采、韻律、氣質、內含等。若是藝術不具備身韻,那么可以說這種藝術沒有靈魂。
3.勁。“勁”指的是處理外部動作的內在節奏,在處理時需要保證其對比力度和內在節奏。
4.律。“律”包含的含義有兩層,也就是動作中自身運動和律動中依照的相關規律。
四、中國古典舞的發展
中國古典舞的審美原則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流傳和延續,其貫穿了古今。這些原則不但在戲曲中能夠見到,并且在古代舞蹈中都能夠找到其特征。就流傳而言,其是一個新的藝術品類,并且能夠和現代舞以及芭蕾舞媲美,并且這個衍舞種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貨!
總之,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延伸至當代,數千年而不衰,至今已經過了60年的發展歷史。它是中國藝術傳承悠久的人體文化,是中國舞蹈中極為精湛的、傳統的,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古代樸素辯證思維揭示出的審美原則,以及中國古典舞形、神、勁、律的整體系統訓練,中國古典舞本身便是身體形態文化的一種,其要求“園曲擰傾”,身體韻律也用“提沉沖靠含腆移”來襯托,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中國古典舞蹈的追求就是線條流動的美。到了新世紀,交流的進行,中國古典舞發展空間也更加巨大,舞蹈家在進行傳統舞蹈編排時,將現代舞的編排手法運用了進去,我國舞蹈也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并且風姿獨特。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舞蹈也是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其它藝術形式永遠也不可能能夠代替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