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顯示,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母親是子女教育的絕對主角。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個母親的世界里,而不是父親的世界。這看似是親子的問題,其實是夫妻情感的問題。
一個在家庭中被疏離的丈夫,是一個沒法回家的男人。一個沒辦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個很寂寞孤獨的女人。于是,媽媽那本應由丈夫承擔的焦慮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種情緒中如困獸一般壓抑、掙扎、暴虐、偽裝。成為媽媽“替代丈夫”的孩子要么會過早的承擔起成人的角色,變成“小大人”;要么會出現戀母情結,拒絕成長,依賴性強的狀態,沒辦法探索社會,融入社會。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一、是孩子游戲的重要伙伴:父親的主要撫養行為表現在當孩子年幼時與其嬉戲和游戲。兒童與父親的游戲不僅可以使兒童逐漸擺脫對母親的依戀,還可以誘發兒童對外部世界的好奇;二、幫助孩子形成獨立、勇敢、堅強、敢于冒險、勇于克服困難、富有進取心、富有合作精神、大方、寬厚等積極個性品質;三、通過影響孩子的交往態度,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使其在交往中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自信、活躍;四、使孩子性別角色正常發展,俄狄浦斯情結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當中必須面對和需正確解決的問題,而男孩和女孩的性別角色發展也無一例外的要受到父親的影響;五、促進孩子認知和行為發展:通過父親孩子不僅開始廣泛地接觸和認識自然與社會,而且父親對孩子動手能力培養,可以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探索精神。(騰訊 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