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叫常淑秀,生于二十世紀初一個比較殷實的富農家庭,她雖然未曾上學讀書,但自小的耳濡目染及父輩的言傳身教,使她秉承了良好的家庭教養,集淳樸、勤勞、賢淑、善良于一身。如今她留給我們后輩人的念想并非物質財富的多寡,而是與人為善的處世之道,正如她老人家的名字一樣,賢淑秀美、溫婉高雅。
無論是上個世紀她任生產隊長或村主任,還是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她總是起早貪黑,勞作不息,任勞任怨,從不叫累,家里家外收拾的有條不紊,家務活計沒有落下一件,雖然家中沒有像樣的家什,但母親卻將它擦洗的锃光錚亮,為了我們這個家及我們后人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從小我就愛吃母親親手做的手搟臊子長面——用肉丁、豆腐、雞蛋、紅蘿卜、黃花、木耳炒成臊子,澆在細而柔長的面條上。
母親搟的面條又細又長,柔軟適度,晶瑩剔透,爽滑可口,再加點香醋和油潑辣子,讓人味覺大開,頓覺滿口生香。每當我過生日,或逢節日來親戚時,母親都會做令人交口稱贊的手搟臊子長面,那時這也算鄉下招待親朋最好的禮遇了。
母親病重時,我正在離家較遠的鎮上讀高中。每逢星期天回家,母親都會為我準備好臊子面,難以想象她如何用已無力拿起一雙筷子的手,忍著怎樣的病痛去完成和面、揉面、搟面、切面等復雜程序……每憶至此,我都淚如泉涌,心身顫抖。
是母親的手搟面把我養大成人,無論我如今身在何地,最難忘的是母親做的那份正宗的手搟長面,最感念的是母親的哺育之恩!
(蘭州 樊暉)
讀者評刊
湖北 曾昭乾: 今年《新傳奇》第19期《“天網”捕獲“億元股長”李華波》一文,令人拍案叫絕、人心大快。
曹雪芹詩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李華波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山狼,人民賦予他權力,他不權為民用,反而忘恩負義,大伸貪婪之手。說他得志便猖狂,似乎又高抬了他。依舊時官分九品之規,縣太爺也只是七品芝麻官,一個縣局的股長能算幾品?還是稱他得“貪”便猖狂吧!
李華波“榮登”百名“紅通”中的2號,其官銜僅為江西省鄱陽縣財政局經濟建設股股長,甚是“出類拔萃”。就是這樣一個“位卑不忘大貪腐”的股長競吞公款達9400萬元,占了鄱陽縣當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此“小官巨貪”,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更為猖狂的是李華波在潛逃新加坡前留下三封書信,詳細記錄了其伙同他人,用假公章從國家專項賬戶中套取資金的作案手段。
出逃后還打回海外電話,向縣財政局原黨組副書記告知已攜巨款到了國外,大有“能奈我何”的囂張,囂張幾近于挑釁!
未曾想“天網”行動如此雷霆萬鈞,國際追逃就沒有避罪天堂,等待李華波的只有法律的嚴懲。
廣西 覃頌聲: 近期讀了貴刊的《勞動者的尊嚴何時到來》一文后,認為這篇文章反映了勞動者的呼聲。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廣大勞動者是民富國強的主力軍,國家給他們打造良好的勞動環境,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充分發揮才能,專心致志,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望以后多刊登這種貼近民生的文章。
《讀者園地》征稿啟事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
為增強編讀互動所增設的《讀者園地》版塊,其設有“讀者來信”、“讀者評刊”、“我與《新傳奇》的小故事”、“讀者詩詞”、“讀者書畫”等欄目,如果您有相應作品渴望刊登,或有建議和意見想要表達,均可與我們聯系。
參與方式:發送電子郵件到指定郵箱(請在郵件標題上標明“讀者園地投稿”字樣,并留下包括電話在內的詳細聯系方式)。
欄目主持人:劉黎
投稿郵箱:greenhome123@126.com
·讀者詩詞
夏收夏種忙
(袁權法)
小滿時節麥金黃,
風吹麥穗搖鈴響。
搖鈴就是開鐮令,
田野處處麥收忙。
忙種旱禾鋤荒草,
花生棉花豐茂長。
農忙季節不等人,
翻耕麥田搶插秧。
慶祝抗戰勝利七十周年
(馮伯群)
抗倭勝利七旬秋,
反霸激情沖斗牛。
軍國叫囂玩戰火,
龍人奮起護神州。
南京要報屠城恨,
重慶不忘轟炸仇。
血債血還擒賊首,
保家衛國可拋頭。
鷓鴣天
(楊鑾階)
常憶兒時鄰里情,
端著飯碗去串門,
進了堂屋都是客,
不嫌老幼不嫌貧。
一杯酒,一盞茶,
嘮嘮嗑嗑情更深;
如今遠在千里外,
夢里時時喚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