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音樂要素入手,結合影片故事情節的發展,對電影《英俊少年》中六首歌曲進行分析,了解這些音樂作品對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氣氛的渲染、情節的發展、和情感的推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感受到音樂中傳遞出來的思想內涵。
【關鍵詞】音樂要素; 歌曲分析 ;人物形象 ;思想內涵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但愿永遠這樣好。”生于70年代的一代人,大概對這首歌都耳熟能詳。這首歌出自德國電影《英俊少年》。除了這個主題曲外,電影中還有幾部插曲也是經典之作。雖然很多人在欣賞電影時可能歌詞一句不懂,但朗朗上口的旋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電影中的插曲就在那個年代的中國流行起來,程琳、成方圓等當時的一些著名歌星,都唱過中文版的《小小少年》和《兩顆小星星》等歌曲。
為何《英俊少年》在當時的中國一度流行,就連現行的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音樂教材中也采用了兩首影片中的歌曲,《小小少年》和《兩顆小星星》。我想除了海因切有著動人的歌喉外,也因片中宣揚的人間真情與倫理道德有關。人們被電影中呈現出來誠實善良,人間真情所感動,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對影片的成功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我們就一起細細品味一下這部電影中的佳作。
一、《Kleine Kinder,kleine Sorgen小小少年》
這首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它刻畫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形象。全曲共四個樂句,一二樂句旋律采用同頭變尾的變化重復發展手法,句尾的變化上出現了一個六度七度的大跳,好像孩子氣的俏皮感,整個旋律就更活潑明朗了。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可愛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小主人公唱著輕快的歌兒,出現在清晨的街道上,手拿一束玫瑰和早餐一路飛奔回到家,好像大人一樣飼養兔子、催促父親起床、做早餐等等,打理著家里的一切。可以看出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更成熟,也更有擔當。從影片中海因切父子住的房子看,他們的經濟狀況應當相對拮據。但他一點也沒有自卑,沒有抱怨生活,反而和父親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第三四句旋律采用了前兩句一樣的發展手法,曲調舒展而有起伏,“但有一天,風波突起,憂愁煩惱都到了......”為后面的劇情發展做了鋪墊。
二、《Birthday song 生日歌》
在準備給爸爸過生日的那天,海因切在忙碌的準備家宴的時候唱了一首輕快的生日歌。出于家里的經濟狀況,海因切敲碎了自己的存錢罐為爸爸挑選了禮物,而且蛋糕、生日蠟燭、祝福語、禮物盒等,一件件一樣樣,一個大方而又細心的海因切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個孩子能考慮得如此周全,足以可見他的家庭責任感以及他對親情的那份重視。歌曲用輕快的節奏烘托出了海因切內心快樂的氣氛,引領了劇情的發展。
三、《Two little stars 兩顆小星星》
從這首歌我們感受到了海因切的歌唱天賦,影片中當海因切唱起這首歌時,無論是唱片商、游藝場游客、乃至街頭的幼兒們,聽了他唱的歌的無不為之感動,都如癡如醉的駐足聆聽。
這是一首三段體的歌曲,第一樂段旋律比較平穩,使用了多次的同音重復,顯得堅定有力。透露出了海因切性格中意志堅定的一面。而且每一個樂句采用了接龍的旋律發展手法,唱起來非常流暢。
第二樂段的音調在中低音區,每個樂句的旋律進行以下行為主,好似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柔和的夜景。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變化再現,首先是第一樂段的旋律出現,接下來旋律采用了模進的手法提高了三度又重復出現了一遍,變化之后的曲調顯得更加明亮,氣氛更加熱烈,傳遞出了一個自信樂觀的少年形象。
歌詞借助了和星星的一次對話,把海因切的內心的憧憬和渴望都呈現了出來,那就是期待人與人之間都擁有友愛和信任。
四、《Dreamland 夢鄉》
由于父親的入獄,海因切到外公家住下三天了,但是始終得不到外公的待見。他給獄中的父親卡爾寫信時,唱起《夢鄉》。歌曲四三拍,節奏舒展,旋律在中低音區起伏。給海因策的歌聲染上了深沉、濃厚的感情色彩。在歌聲中他回憶起了童年的一幕幕場景,腦海中浮現出他的家及父親的照片,為祝賀父親生日準備的蛋糕和去加拿大的書,玫瑰花,媽媽的照片以及自己在母親墓地前獻花,飄零雨點的池塘和風中的柳枝等等畫面。海因切孤獨的感受不言而喻,他此刻那種無依無靠的無助感,加深了他對親人的思戀,對親情的渴望。
五、《The last rose of summer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
原是一首蘇格蘭世界名曲,這是一首單樂段的童謠體,非常短小,一共就八句16個小節,第一二樂句音程僅僅只有八度,三四句重復一二句的旋律,第五和六句是采用同頭變尾的旋律發展手法,第七八句又再現一二句的旋律。但是就是這么看似簡單的旋律曾受到過貝多芬、門德爾松等多名音樂大師的關注,流傳很廣。
全曲僅在節拍和個別音稍作改動后加入到了影片中,成為了連系影片中人物關系的一根重要的紐帶。在影片中它是海因切的母親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可惜母親生下海因切就去世,這首歌就成了家人們寄托對母親的美好懷念的象征。外公家家境優越,他覺得小職員的父親和他們家門不當戶不對,本來就反對二人的結合,加上母親的早亡使失去愛女的外公加深了對父親的仇視。海因切父親被外公的企業解雇,還一直破壞父親在其他地方順利工作,讓他失去前途。父親百般無賴只好想法到加拿大去尋找新的工作。而外公呢,自從失去愛女后,性情更加暴躁,成了一個怪脾氣的老頭,連朋友也沒有了,誰見他都怕。但是外公和海因切父子還是有一個也是唯一的共同點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外公對于自己愛女的懷念與海因切父子倆對于海因切媽媽的懷念是一致的。當女管家帶海因切到母親生前住過的房間,海因切唱起母親最愛的那首《最后的玫瑰》,一邊看著墻上掛著的畫像,一邊拉出貼身掛在脖子上項鏈小盒內同樣的母親畫像,女管家聽得淚眼朦朧,歌聲勾起了她滿腔的回憶與思念:而在暗處悄悄觀望著他們的外公,也被大大觸動了心靈。海因切正是在偶然中用他思戀母親的歌聲,喚起了外公內心深處的親情,激起了他所被埋藏、被壓抑了的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海因切用心靈與行動上的誠實正直,使這位帶有偏見和執念的怪老頭恢復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
此曲原是借玫瑰花即將凋謝來比喻愛情和青春的離開,表達對美好事物漸行漸遠的不舍心情,有些傷感之意。但是海因切并沒有把它唱得憂郁落寞、萎靡不振,相反他在借這首歌寄托對母親深厚感情的同時,把他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與不幸進行搏斗的進取精神很好的展現出來了。讓人再一次對海因切這個天真爛漫又知情達理的英俊少年形象加深了印象。
六、《Deine Liebe, Deine Treueyour 真誠的愛使我幸福》
在片尾,團聚在一起的海因切、爸爸、外公和律師再次來到游樂場,一起坐上了摩天輪,當它越升越高,看得也就越來越遠,仿佛能夠蔓延到未來,摩天輪把那份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一起帶上了藍天。這時海因切唱起了《真誠的愛使我幸福》,不時的看看微笑的家人。歌曲采用了中速稍快的八六拍,把海因切沉浸在家人團聚、親情失而復得之后的那種幸福滿足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歌曲的重復部分采用了轉調的旋律發展手法,音調變高了,情緒更熱烈了,烘托出劇中海因切的心情也越來越開心的興奮之情,也象征著他們的未來生活越來越美好之意。
影片的整個故事使人看了深受感動,海因切的形象是那么的可愛可親,活靈活現。海因切以他的實際行動與美妙歌聲,最終使蒙受不白之冤的父親重獲人身自由,同時也收獲了對海因切父子抱有偏見的外公的愛,當然最重要的是贏得了所有觀眾朋友們的心。而正是這一歌聲傳遞出來的正能量,使一個積怨已深的祖孫三代的家庭重歸于合,也是我們觀影者由衷地受到感動的原因。讓人不得不佩服音樂的魅力。
這部電影其實就是為劇中的小主人公量身打造的,海因切生于荷蘭,從小便喜歡唱歌,就跟著家里的電唱機邊聽邊跟著唱。后來在一場歌詠比賽中他的唱歌天賦被人們發現,11歲時便出版了第一支單曲《媽媽》(Mama),不久之后還發行了首張專輯,引起了熱烈反響。但海因切并沒有止步于這小小的成功,繼續用清澈明亮的歌聲盡心投入到歌唱事業中,海因切獲得了40張金唱片和一張白金唱片。而且4000萬的唱片銷售量使人們驚嘆,紛紛稱之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小歌星”之一。
當年海因切通過電影《英俊少年》成名時只有12歲。正是這部電影,使他在中國家喻戶曉。每當播放影片中的歌兒時,我都會從頭聽到尾。光陰如梭,我這個昔日的小小少年,在經歷了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的人生變化后,已步入中年。時隔多年后,當我教著我的學生們唱著海因切的歌兒重溫故事情節時,又體會了許多當年我不能體會的地方如今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似乎又明白了許多。如今我也在人生路上一步步實現了自己昔日的一些夢想,但總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每每此時,回想起海因切的歌聲,想起那個自信樂觀的英俊少年,我就會覺得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人生依然美好。
作者簡介:劉力(1976-),女,本科學歷,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音樂教師,小學一級。熱愛教育事業,從教多年,一直以“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為工作準則。執教的課例曾評為寧波市2014年“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活動的市級優質課,有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所帶的學生社團曾獲市級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