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娜
【摘要】《打擊樂》課程作為音樂治療專業的骨干技能課程之一,在專業需要的前提下,如何承前啟后,滲入音樂治療專業特色,是作為音樂治療專業下設技能課程要深刻考慮的問題。保留和創新并進,摸索一條適合音樂治療專業的《打擊樂》課程,也為更好的培養音樂治療專業人才做好人工地基。
【關鍵詞】音樂治療;打擊樂;體驗式
一、音樂治療專業《打擊樂》課程教學目的
打擊樂課是音樂治療專業骨干技能課程之一,技能課程的好壞能直接體現音樂治療生音樂素質的高低。打擊樂是音樂治療臨床中常用樂器之一,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打擊樂(Drum、Conga 、Xylophone)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樂器,在康復科的復建療程、來訪者的壓力釋放等治療活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在結合專業特點的前提下要上好打擊樂課,需要以音樂治療為前提,掌握該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的打擊樂技能。如簡單的鼓類敲擊方法,以及音樂治療團體手段之一的鼓圈等等。根據專業需要,打擊樂課程現階段對教學進行了改革,由傳統式技能學習改革委體驗式教學。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體驗式課程中能更好的明確自己學習的內容將如何用于臨床,更好的定位自己,指導如何學習,深刻了解具有音樂治療特色的打擊樂課程。
二、打擊樂相關課程課教學中常見問題
《視唱練耳》和《打擊樂》是音樂治療專業兩門聯系非常緊密的基礎課程,前者開于第一學期,后者開與第七學期,相隔甚遠,加之《視唱練耳》課程課時縮短為一年,對于自身課程的教學內容尚為緊張,對于《打擊樂》課程的鋪墊尚顯不足。學生在節奏感、聽記等能力上尚顯薄弱,這是本課程最重要的問題。基于學生的能力以及專業需求來看,采用“體驗式”教學將是符合教學發展、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符合專業需求的最佳方式。
三、音樂治療專業《打擊樂》課教學
現階段體驗式教學占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比重較大,體驗式教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首選:
1、是解放自身固定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途徑。通過教學中大量的體驗,使學生將打擊樂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培養良好的節奏感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而打擊樂在音樂治療過程中,本身也是對敲擊者進行釋放的一個重要手段。
2、是個體知識建構的基礎。通過體驗式教學把學習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運用相互探討的方法、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進行體驗、感悟,使學生逐漸得以熏陶,促進其思維方式趨于成熟。
3、是個體品德形成催化劑與心理健康的保障。通過課堂體驗,實踐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治療被治人群的心理體驗,構建良好的治療師品德,并同時構建自身的健康心理,學會“接受”并“解放”。
開展體驗式教學研究對于提高我校新興學科——音樂學(音樂治療)專業的技能課程、專業實踐、專業推廣及更快的適應音樂治療專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意義重大。音樂院校打擊樂課程是一門純技能課程,課程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敲擊技能、多聲部節奏掌握、速度的提升等技術層面的目標。音樂治療專業的打擊樂課程不但要在短時間內了解并學習打擊樂簡單技能,更重要的事教師需要根據專業適用人群有針對性的安排課堂體驗及臨床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里進行音樂治療體驗及案例體驗,讓學生知道如何把打擊樂用于音樂治療臨床實踐,如何用,為什么用和怎么用上?學校辦學初期開設打擊樂課程,大多以音樂院校打擊樂課教學模式為授課形式,隨著音樂治療專業的快速發展,音樂治療特色的不斷融入教學,體驗式教學將成為音樂治療專業技能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
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美國Temple University大學教授布魯西亞K Bruscia,《定義音樂治療》1989)。音樂治療手段主要分即興演奏式、接受式、再創造式三種。打擊樂在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和再創造式音樂治療中是樂器演奏里的主要成員,打擊樂作為簡單易操作的樂器,是臨床使用中的重要的常用樂器之一。由此可知打擊樂課在音樂治療專業學生的技能課程里具重要地位。
音樂治療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讓學生在真實或虛擬的環境中通過體驗去感知、理解、領悟、驗證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手段。課程著重讓學生進行課堂節奏情境體驗和臨床實踐情境體驗的研究。課堂節奏情境體驗主要以教師與學生的節奏情感體驗及學生之間音樂治療情境模擬體驗為主。課程初期以學習打擊樂技能為主,結合體驗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節奏的情感體驗,通過快節奏讓人緊張、興奮;慢節奏令人放松,減緩呼吸速度等方式讓學生本身作為接受者體驗打擊樂節奏;課程中后期學生分組模擬個案情境進行體驗,教師給出個案,安排學生分別體驗治療師和來訪者,根據臨床見習的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自行設計干預方案,學生能分別對所“飾”角色進行體驗。并將對體驗組和比照組進行評估與測量。
此外,我們將根據本校學科優勢和綜合條件,提出在部分社區、工作業務關聯單位廣泛開展專業教學課程見習與臨床實踐情境體驗式教學。包括音樂治療時間活動的形式、內容、次數、和范圍、社會效益等,主要從培養學生全方面體驗、觀察、掌握所學技能來開展實踐活動。通過臨床實踐情境體驗來驗證打擊樂課程體驗式教學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教學效果。對參與教學實踐的學生進行臨床實踐能力綜合測評,推進《打擊樂體驗式教學課程群》體系的進一步調整和充實。完整對音樂治療專業技能課程群內容的設置,形成我校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音樂治療專業體系。
打擊樂體驗式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①節奏體驗。通過鼓圈的形式由老師引領各類節奏,學生模仿、跟隨。鼓圈結束后做簡短陳述。②提出問題:給出案例,提出干預方案。③實踐活動(團體音樂治療、個案體驗),由學生扮演治療師與來訪者,探究發現體驗過程中的干預方案可行性,老師對于臨床中實際情況給與正確引導。共同討論體驗過程中根據來訪者前期評估結果設計的干預方案如何能更有效更準確。課題后期進入江西省百花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第八醫院)實習點實踐學習,由實踐驗證體驗式教學的結果。總結評價:課堂效果總結、實際效果總結,量表對比,實驗組對照組數據對比。
文章旨在研究音樂治療專業學生在音樂技能課程(打擊樂課)的教學模式上的改革,為建立復合型音樂治療人才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提供新模式,為優化和完善音樂治療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有效通過體驗式教學建設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高校音樂治療體驗式教學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