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項目名稱:《基于傳播學視域下的品牌音樂Logo研究》,項目批準號:2014-QN-152】
摘要:品牌音樂LOGO的研究處于傳播學、廣告學、音樂學等學科的交叉地帶,因此這里面的音樂藝術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音樂藝術,有著特別的屬性。筆者認為,對于品牌音樂LOGO這一特殊音樂形式的研究,首先應理清其歷史來源,然后需要做好分類工作,在此基礎上嘗試找出品牌音樂Logo的成功規律。
關鍵詞:品牌音樂LOGO;起源;分類
進入21世紀以來,品牌音樂Logo在促進品牌傳播和構建方面效果明顯,其本身在品牌價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當前各種各樣的品牌名目繁多,如何讓品牌具脫穎而出成為眾多企業想要解決的問題,而抓住受眾的耳朵不失為一種塑造品牌的良策,悅耳優美的旋律有時比美麗的圖畫更能打動人心,音樂可以超越空間的限制到達每一個角落,即使受眾在做其他事情甚至閉著眼,品牌音樂Logo也會使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到品牌的信息。
一、品牌音樂LOGO在我國的歷史起源
我國最早的LOGO出現在集市上,唐朝時期,隨著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LOGO的形式、種類也逐漸增多,原始意義的音樂LOGO也在這時出現,如遍布街頭巷尾的口頭呼叫、音響等。有韻律的叫賣是這一時期的主要音樂LOGO形式,如賣油翁一邊敲“梆子”,一邊吆喝“賣油咯”。這種形式在我國一直傳承到現在,這種具有音樂性的叫賣之聲悠揚悅耳,且不同行業的叫賣聲各有特點,人們通過聲音就能分辨出對應的行業、商家。近代以來,隨著有聲媒體的增多,音樂在廣告的運用越來越多,如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都將音樂納入企業品牌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音樂LOGO所起到的作用與功能已經得到普遍重視。[1]
二、基于風格的品牌音樂Logo分類
(一)西洋古典音樂風格
西洋古典音樂是指從中世紀至今、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的音樂,它的特點是創作技術復雜且嚴謹、注重邏輯、內涵厚重。古典音樂對人類音樂歷史的發展影響深遠,留下了許多珍貴作品,品牌音樂Logo對于這一風格的運用是比較多的。西洋古典音樂數量豐富,分類較多,從體裁來說可以分為交響曲、進行曲等,從表現形式來說可以分為人聲、鋼琴、小號等。因此在具體的運用中,應注意選取合適的體裁以及表現形式,在品牌音樂LOGO的要素選擇上很多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可供我們參考,例如:美國航空公司在選取品牌音樂LOGO時考慮到消費者群體層次較多,愛好流行曲風的顧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航空服務對舒適度的要求頗高,前衛新奇的曲調可能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因此美航決定使用交響樂作為品牌音樂LOGO,一方面舒緩顧客的心情,另一方面老幼咸宜,大家都不排斥。一直以來美航一直堅持使用古典音樂《藍色狂想曲》作為品牌音樂LOGO,經過持久的傳播,《藍色狂想曲》己經成為美航的標志。[2]
(二)民族音樂風格
民族音樂指的是具有民族音樂形態特征的音樂,它包括所有的民族音樂,大致可分為東亞音樂、東南亞音樂、南亞音樂、西亞北非音樂、歐洲音樂、大洋洲音樂等。不同的民族音樂在樂音組織、曲式、演奏形態等方面各有特點,形成了個性鮮明的不同風格。在大的分類下不同的民族音樂還能分成很多小的種類,以我國的民族音樂為例,可以劃分為民歌、戲曲、曲藝音樂、宗教音樂等形式。對于民族音樂在品牌音樂LOGO中的運用,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特點和定位、受眾群體和所在區域等要素。如我國康美藥業企業根據企業特點和受眾群體選用了民族歌曲《康美之戀》作為自己的品牌音樂LOGO,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通俗音樂風格
通俗音樂也稱流行音樂,泛指通俗易懂、緊跟時代、易于流傳的音樂。這種音樂風格大致可以劃分為搖滾樂、R&B等,具有明顯的娛樂性、時尚性特征,主要是在青少年群體中流行。因次,選擇通俗音樂作為品牌音樂LOGO的企業一般是以青少年為主要顧客群體,例如運動品牌、手機、飲料等時尚用品。例如步步高音樂手機的《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蒙牛酸酸乳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中國移動“動感地帶”的《我的地盤我做主》等,都為企業產品帶來大量的青少年消費者。
(四)新世紀音樂風格
新世紀音樂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作品以幫助心靈獲得寧靜和休憩作為出發點。其音樂形式多樣且富于變換,既非流行,也非古典,具有一定程度的實驗性質,因此被稱為“新世紀的音樂”。 該音樂風格具有空靈、自然、脫俗的特點,情感的波動較小,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這類音樂在品牌音樂LOGO的運用越來越多,如恩雅、班得瑞的音樂是經常會被用到。
三、基于聲音元素的品牌音樂Logo分類
(一)品牌專屬的特殊音樂Logo
品牌專屬的特殊音樂Logo是指由少量音符或者很短的旋律構成的,由品牌所獨有的音樂Logo。這種品牌音樂Logo一般不含任何信息,只是一段旋律。例如因特爾公司的“瞪…瞪瞪瞪瞪”三秒旋律,只有五個音符的旋律沒有任何信息,但是卻在聽覺上表現出因特爾的品牌形象和理念。再比如寶馬在廣告結尾時伴隨視覺Logo出現極短的強勁旋律,這種音樂Logo專屬性很強,識別度很高。[3]
(二)歌曲化的品牌音樂Logo
歌曲化的品牌音樂Logo是指將廣告語譜曲作為品牌音樂Logo,這樣做的依據是以歌曲的形式比平白的語言敘述更易于記憶和傳播,歌曲化的品牌音樂Logo更易于給消費者留下明確且深刻的印象。例如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要收就收腦白金”、王老吉的 “怕上火喝王老吉”,都幫助企業迅速樹立了品牌,占有了市場。
(三)廣告主題音樂性質的品牌音樂Logo
廣告主題音樂是指在品牌宣傳中長期或短期使用的歌曲和音樂,其特點是用原創、借用和改編的歌詞、曲調表現品牌形象。例如臺灣著名飲料品牌黑松,使用張雨生的 “我的未來不是夢”傳遞堅韌向上的品牌理念,再如步步高音樂手機對《我在那個角落患過傷風》的使用,清新優美的旋律詮釋了步步高音樂手機“初戀般美好”的品牌理念。
四、啟示
首先,音樂LOGO作為“聲音品牌”應該是一個簡單明了的聲音符號,要讓受眾易于接受、易學易懂、便于記憶;其次,作為品牌音樂LOGO,它必須是個性鮮明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能夠被辨識的 “聲音品牌”。古今中外,一個成功的品牌都有一個個性鮮明的標志性音樂,古代的口頭叫賣廣告是這樣的,恒源祥廣告如此,克咳廣告也亦然;最后音樂LOGO本身也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具有音樂藝術的基本屬性,不能因為只考慮商業性而削減它的審美性。音樂LOGO擔負著與受眾情感溝通的重任,若一味強調其商業價值而忽視其審美性,那么品牌就會失去情感意義。因此創作音樂LOGO時要善于利用它們創造藝術價值,從審美性的原則出發建立品牌音樂LOGO,從而增加整體品牌形象的藝術性。[4]
【參考文獻】
[1]陳擁軍.產品聽覺形象系統初探[J].皖西學院學報,2001(08)
[2]吳勇毅.讓聲音成為品牌的翅膀[J].中國企業報,2004(07)
[3]周鵬.企業形象識別中的聽覺識別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04)
[4]程志宇.音樂營銷的應用及其注意事項[J].商場現代化,2005(05)
作者簡介: 王菲菲(1985— )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本科,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藝術系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