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旗
摘要:體育舞蹈是融合體育、舞蹈、音樂、表演等門類于一體的綜合藝術,也是中職學校體育教育中深受學生喜愛的內容。本文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動作訓練,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表演意識,使表演意識成為支撐體育舞蹈表現力的重要元素。
關鍵詞:體育舞蹈;表演意識;表現力;感染力
體育舞蹈是由舞蹈演繹而來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主要包括拉丁舞、摩登舞兩大系列的多個舞種。體育舞蹈兼有文藝和體育的特點,是介于文藝和體育之間的復合型項目,具有自娛性、表演觀賞性以及競賽性等特點。其常見的展現形式是男女舞者搭檔,穿著亮麗的賽服在音樂伴奏完成節奏感鮮明、動作優美的舞蹈套路。筆者認為,表演意識的強弱是衡量舞蹈演員優劣的重要指標,尤其是以表現力著稱的體育舞蹈,更需要舞蹈表演者有著很強的表演意識。所謂表演意識,簡單地說是指進行表演活動時對其表演范疇意會和認識的能動程度。在中職學校的體育舞蹈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訓練,但同時卻偏廢對學生表演意識的培養,其結果就是直接造成表現力、感染力的不足。為了全面展現體育舞蹈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動作訓練,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表演意識,使表演意識成為支撐體育舞蹈表現力的重要元素。
一、體育舞蹈的主要特征及中職學校教學現狀分析
體育舞蹈在我國具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社會吸引力①,體育舞蹈課程融體育鍛煉、交際技巧以及素質修養于一體②,廣為各級學校師生所喜愛。結合青少年人群的心理特征,簡要而論體育舞蹈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樂中健身。體育舞蹈富有現代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時尚性、娛樂性、運動休閑性,能夠為其帶來歡樂、舒暢和美的享受。與單一程式的體育運動項目相比,體育舞蹈融藝術、音樂、舞蹈、體操等為一體,集健身、健心、娛樂于一爐,使人在愉悅輕松的氣氛中強身健體、調節精神、陶冶情操,既具有競技欣賞價值,又能使青少年人群的身體得到全面運動體驗,在類似于游戲、娛樂中使體質得以增強。
2.動作、舉止規范。體育舞蹈自產生之日起就有嚴格的行為規范。
3.綜合的藝術氛圍。體育舞蹈的綜合藝術性體現在舞蹈、音樂、人體造型等方面,對青少年群體具有濃厚的吸引力。
4.默契配合。體育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主要體現在男女舞者雙方的默契配合,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交際意識、默契意識、群體合作意識。
5.簡單易學。體育舞蹈舞種多、安全性好、易學、場地受限程度低,只要在教師指導下用心學習和練習,多數人很快就可掌握其基本技巧。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我國各類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都開設有體育舞蹈課程,但是由于受思想觀念、教學理念、師資素質、場地條件、器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尤其是對于體育舞蹈這一新型的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深層次的認識,所以目前不少學校的教育效果尚不理想。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之一就是教學安排過于單一,在體育舞蹈教學環節沒有開設力量訓練課程和形體訓練課程,特別是對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方面的教學明顯欠缺。
由于絕大多數中職生并未從小接受系統的身體訓練和舞蹈訓練,所以其柔韌性、肌肉力量都比較差,體現在體育舞蹈的學習上,其最常見的表現是動作幅度小、爆發力不足、身體松散、雙人配合不夠協調。有些學生盡管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和學習欲望,但是由于動作技術水平較差,完成動作的質量不高,在節奏、力度、準確度等方面都有欠缺,所以根本談不到舞蹈的美感。在音樂節奏上,由于沒有開設專門的體育舞蹈音樂課程,學生往往對音樂的理解不到位,節奏分不清楚,使得動作與音樂節拍不相融合,不能把音樂通過舞蹈動作表現出來,缺乏感染力。
二、對提高中職生體育舞蹈表演意識的對策建議
1.重視身體素質訓練。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彰顯人體美、舞蹈美、藝術美的基礎和前提。體育舞蹈需要的身體素質主要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等。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和柔韌作支撐,表演者就不能準確而穩定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有了較高的身體素質,表演者才能更專注于表演部分,才能隨心所欲支配自己的肢體。身體素質的訓練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重點在于科學的訓練方法、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教師的大力倡導。
2.強化基本技術訓練。堅實的技術是體育舞蹈表演藝術的基礎。體育舞蹈各個舞種的技術要點各有特色,在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我們要重點掌握每個舞種不同于其他體育舞蹈的技術要領。由于體育舞蹈是男、女搭檔完成的,因此男、女伴之間的協調性和力量掌握始終是技術難點之一,許多體育舞蹈技術都要借助對方的力量才能更好完成,這需要兩人多練習、多探討、多溝通,以便找到兩個人的默契。體育舞蹈規范性很強,因此我們要按規范標準地掌握、完成每個基本動作。
3.提升音樂素養。有了優美音樂的介入,肢體動作才成為了舞蹈。音樂對舞蹈意義重大,關鍵在于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般地依靠單純多聽舞曲來解決音樂問題。音樂素養是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教育,筆者認為只有通過對音樂譜曲、節奏、旋律、曲式等綜合全面的了解,學習者才能對音樂有全面的體悟和把握。體育舞蹈音樂通常都是八個節拍,在編排舞蹈時要根據這一規律編排套路。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或者找專門的音樂教師來幫助自己盡快提高音樂素養,體育教師要給于積極引導和大力幫助。
4.強調學生全面提升文化素養。文化素養是一個人的底蘊,是其精神基因。學生有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文化思辨,才能在直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化的組合創造出具有感染力、表現力的體育舞蹈形象。舞蹈與體育其本身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學習者有了深厚的文化素養才可以從更深、更高的層面去領略、把握、展示其精華與奧妙。文化素養的積淀和學習需要漫長過程的堅持不懈,只有借助自身文化修養潛移默化出的理解力、感悟力、表現力,舞者才有可能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才能充滿感情地進行舞蹈表演。
5.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要鼓勵青年學子積極創新,鼓勵個性化、創新化的理解與嘗試,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運動智商。
總之,表演意識在體育舞蹈表演中地位重要,而且表演意識與基本技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學生有了強烈的表演意識,就會主動來提升技術來與之相適應。教師如果善于加以引導,就會讓體育舞蹈的學習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注釋】
①陳立農.我國體育舞蹈發展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01)
②張冊,唐艷平,王合霞,趙恒.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展現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