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
摘要:大眾傳媒在當今已深入到社會及家庭的每個角落,它通過大眾文化及符號化的冷酷給社會中的個體帶來了深刻影響。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大眾傳媒以前所未有的強度改變著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對不同年齡階層的受眾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響。
關鍵詞:大眾媒體;社會生活;政治觀念;知識宣傳;青少年
當今社會,大眾傳媒傳播的內容已經不僅僅是新聞,而很多的是信息。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大眾傳媒與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和公眾意見一起,被認為是影響個人社會化的五個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輩群體對個人社會化的影響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們帶有地域性;而大眾傳媒面向的是社會公眾,它的影響是廣泛的、巨大的。大眾傳媒不僅可以控制社會輿論、引導受眾態度,它的影響力還可以滲透到一般的社會心理以及個體思維和行動過程中。
一、大眾傳媒對社會價值觀念變遷的作用
大眾傳媒與家庭、學校及其它群體同時對個體的社會化過程產生作用,它為個人社會化的過程提供了一個文化環境,它所傳播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對社會成員有著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大眾傳媒對社會價值觀念變遷的作用效果可以分為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類:
(一)大眾傳媒對社會價值觀念變遷的積極作用
1.大眾傳媒對個人價值觀念的正面影響:大眾傳媒具有明確而強烈的導向作用,它所倡導的生活理念、價值取向、行為規范及行為準則,影響著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其它的宣傳模式,專題教育,大型主題晚會,名師講解,專家授課,甚至一些有著正面引導意義的新聞報道等形式都能進行社會教育,對于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促進受眾關注、認識社會問題并積極參與解決,具有明顯的效果。
2.大眾傳媒對于社會價值觀念的正面影響:大眾傳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學習模仿,可以培養、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生活情趣以及行為規范等。它所塑造出來的雷峰、王進喜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則可以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積極進取,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促進社會發展和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同時大眾傳媒對社會規范意識有著深入的影響。大眾傳媒通過各種形式倡導親情、友誼、關愛、理解、信賴、忠誠、合作等社會規范意識,對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可以產生潛移默化的引導和塑造作用
(二)大眾傳媒對社會價值觀念變遷的消極作用
1.部分大眾傳媒對主流價值觀念的宣傳和引導方式不當,導致主流價值觀念被邊緣化。部分大眾傳媒對主流價值觀念的傳播宣傳過于簡單化教條化,表現藝術不當、形式單一、語言枯燥,難以進入受眾的視野。
2.部分大眾傳媒自身的價值觀念存在紊亂現象,干擾社會價值觀念的正常建構。許多節目宣傳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無法形成統一的哲學觀念。所以無法為受眾提供合理的價值導向。
3.大量影視傳媒墮落到引導和塑造正確社會價值觀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劇、歷史劇、偶像劇已經走入怪圈,不僅不能發揮正面的引導作用,反而助長了一些錯誤價值觀念的蔓延。
4.商業炒作使一些媒介變得庸俗和低級趣味,偏離其應有的價值取向。為吸引受眾眼球媒介經常采取低俗的手段。這樣做影響了大眾傳媒的公信力。
二、大眾媒體對政治觀念的作用
大眾傳媒擔當著黨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設在大眾和政府間的橋梁。大眾傳媒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準確地報道黨和國家召開的重大會議,進而使大眾理解并堅決擁護黨、熱愛自己的祖國。在各種重大突發事件中,構建了大眾與政府暢通的信息平臺,傳媒盡最大努力滿足公眾對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對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續報道事件的處理進程和新信息,強化已確定信息的真實性,消除可變信息的不確定性,并與公眾形成良性互動,保證事件中傳媒信息的權威性,維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形象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
國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證公眾與政府官員之間信息制定的暢通,政府要保證其決策的透明化,公眾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參與解決社會事務。政府需要了解公眾的生存環境,出臺什么樣的政策才能改善社會現實;公眾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實惠和保障。大眾傳媒在此過程中,有效地為公眾傳遞政府信息,同時也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個平臺。因此,大眾傳媒關系著政府和公眾之間達成有效互動的效率和深度。
三、大眾媒體對青少年價值觀的作用
傳媒手段的先進和豐富使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樣化,知識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擴展。開放的媒體環境為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開放的媒體環境為當代中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生活空間,向他們展現了一幅多樣化的生活圖景,這為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傳媒環境的繁榮使中學生呈現出具有時代特色。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念中,自我無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著獨立,是現代社會最起碼的思想資源。當代中學生有自己的時尚和娛樂,有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大多數中學生認為,我們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費觀念和處世目標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選擇,青少年獨立自主適應了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的需要,有利于發揮當代青少年的創造性,開拓新的道路。
四、大眾傳媒對中學生價值觀念的負面影響
1.大眾傳媒的商業運行促使青少年對時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學生追求時尚的消費觀念。當代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炫耀消費、彰顯個性的消費主義與現代廣告有著密切的關系。
2.大眾傳媒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對世俗文化的宣傳使中學生的審美情趣走向低俗化。中學生審美的低俗化表現為古典嚴肅的文學藝術受到冷落,通俗淺薄的文學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們更愿意去追求淺顯直接,更傾向于對直觀形象的接受,讀圖已成為當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閱讀方式,文字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
3.恐怖電影、警匪片中的殘酷打斗使中學生中暴力行為升級。隨著香港臺灣的一些電影電視劇的引進,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擁而至,血淋淋的場面、觸目驚心的格斗、瞠目結舌的作案手段通過演員的表演和電腦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繚亂,他們甚至把小偷當成了英雄,把惡霸當成了偶像,把黑社會當成了他們理想的練兵場。這些年,中學生之間的打斗越來越升級,拳腳相交已成家常便飯,持刀行兇者也不在少數。一些電影電視節目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五、結語
大眾媒體應認識并重視自身對人類觀念的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努力改進宣傳策略加強思想建設。強化大眾傳媒的教化功能,遏制宣傳上的不良傾向,倡導主流社會價值觀念。規范大眾傳媒的泛商業化傾向,保證媒介自身價值取向正確。大眾傳媒要講究宣傳策略,增強主流價值觀念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要加強大眾傳媒隊伍建設,提高從業者的綜合素質。加強媒介素養教育,增強社會成員參與建構社會價值觀念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王輝.淺談大眾傳媒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J].中國市場,2009(05)
[2]楊曉明.四書五經現代版[M].成都:巴蜀書社,1996
[3]約瑟夫·奈.硬權力與軟權力[M].門洪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樊浩.大眾傳媒與社會控制[J].新聞出版與交流,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