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光 劉 璐
摘要: 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逐漸對飲食文化的關注,電視節目中的美食節目也應市場需求變得熱銷。少數民族地區的美食節目是比較有特色的,如內蒙古衛視《蔚藍的故鄉》的飲食節目,就是大膽行走在這股美食潮流下的勇者,它始終堅持著自己民族地域所特有的獨特風格,并一直在努力尋求題材內容和創作形式上的突破。
關鍵詞: 少數民族 美食 品牌 創新
電視事業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下,怎樣突出特色、緊緊抓住受眾的眼球是電視媒介始終思考的問題。少數民族地區自身具有宏厚的資源與巨大的開發潛力。與眾多國內美食節目相比,獨具少數民族資源的美食欄目,更加飽含地域情懷并努力以獨特的視角,展現草原風光與民族風采,將草原歷史、民族文化緊密相聯。但它不拘泥于身邊素材,它放眼全國各地,用靈敏的嗅覺觸及有“味道”的地方。
一、以地域特色為主線,傳播地域文化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地域廣袤、水草豐美,作為游牧民族的搖籃,有著深厚的歷史與悠久的文化。而內蒙古衛視《蔚藍的故鄉》就是一檔以草原文化為核心,展現北方地區自然風貌以及各民族人文風情的欄目。它以“關注草原文明、傳播草原文化”為宗旨,成為“讓外界認識內蒙古的一扇明窗”。《蔚藍的故鄉》大踏步前進在時代前沿,悉心打造了屬于這片土地的飲食文化欄目——《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系列美食節目。它與生活息息相關、與文化相輔相成。欄目尋求各地特色美食的同時,追根溯源將人文故事融入其中,在濃厚的人情味中品鑒美食,如《布里亞特婚禮》《趙城頭肉》《阿爾山殺豬菜》《蓮蓬豆腐》等欄目,就是人文與美食相結合的典范。
欄目組在制作思路上推陳出新,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尋訪,為節目增添不可多得的亮點,將少數民族美食的差異化、地域化、特色化特點兼容并蓄,柔和呈現[1]。電視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工具,其巨大的宣傳作用與效力不容小覷,尤其作為民族文化傳播的一扇窗,《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欄目在傳播效果上占據有利地位,其背后傳播的新穎而獨特的民族飲食文化,就是贏取其他美食欄目的王牌。
二、堅持欄目核心特色,融入創作思維
電視節目策劃雖然由創作者主觀意志控制,但必須要遵循客觀規律,與欄目核心定位、宗旨相輔相成[2]。內蒙古衛視《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是以“小吃”作為主打方向,節目根據觀眾需求,逐漸將搜尋美食的視野由內蒙古延伸至全國各地,將老百姓身邊的“小吃”搬上熒幕,帶領一些美食愛好者開啟一段美食旅程。
美食欄目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可觀性,取決于圍繞“吃”所做的故事。《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積極探索節目的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利用網絡、美食達人等民間力量拓寬尋找小吃的渠道,深入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選擇更接地氣的選題。美食節目的精髓在于“美食”本身,搜尋的過程可以起到“吊”觀眾“胃口”的作用,促使在“搜”尋美食的環節安排方面層層緊扣、緊密相連。該欄目將視野放眼“天下”,可以看到欄目所具有的傳播美食文化的遠大目標與精神。欄目主要是從全國小吃最集中、豐富的地方入手,尋找大眾化美食。而在一些系列節目中可以看到以一些主題為主線進行的選題,如《小吃搜天下·黃河行》系列節目,它的目標是沿著黃河尋找城市美食以及美食中蘊含的深厚文化。
三、注重品牌意識,釋放元素力量
電視節目品牌,簡言之是指電視節目同類產品中的精品,具有十分廣泛的受眾忠誠度和市場號召力的同時,所創造的節目品牌文化。因此,節目制作人要樹立包裝意識,這有助于節目品牌元素的施展。
節目主持人就是節目包裝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關鍵性不言而喻。觀眾心目中優秀的主持人會帶著觀眾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品味美食,主持人與觀眾形成的親切感成為無法代替的元素。節目在開場環節,通過設計主持人所在場景、動作以及開場方式等,專門在開場有一個類似“歡迎收看內蒙古衛視,小吃搜天下”的口號,將主持人形象及語言印在觀眾心里,提高節目認知度,這已經成為《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的一種標識。
在成功的美食節目中可以看到,臺灣美食旅游節目《食尚玩家》、浙江衛視《爽食行天下》,都是有兩個以上的主持人或美食達人。美食達人的主持角色的加入極大地烘托了節目氣氛。以《小吃搜天下· 淄博》這一集為例,美食達人大熊和主持人小珊耐心等待了兩天精細制作的“乒乓丸子”出爐,為了突出丸子的Q彈爽口,美食達人大熊將丸子放入嘴中的一瞬間,突然丸子在嘴里蹦了起來,使得支持人表情顯得十分滑稽搞笑,給觀眾帶來驚喜。類似這樣的表演形式巧妙地避免了主持人一個人侃侃而談的尷尬狀況,實現了觀眾與主持人的互動,使主持人所傳遞的娛樂精神就會感染到受眾。由此可以看出,主持人的包裝在整個節目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電視節目制作技術越來越滿足了受眾的視覺需求。《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以內蒙古大草原地域風情的藍天祥云、綠草地為背景,配有一段優美的蒙古族長調片頭進行包裝,以一種從容不迫的心態走進一期節目。結尾又以一段節奏悠揚輕快的馬頭琴獨奏作為片尾曲,展現了欄目獨特的民族特色。
四、推陳出新,打造創新欄目
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一改之前中規中矩的開場方式,在開場環節專門做了新的設計。將娛樂化漸漸融入到節目中來的時候,其實節目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節目逐漸將“記錄”轉化為“講述”,將單純的敘事逐漸轉化為夾敘夾議,豐富了節目內容。《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在2013年春節期間做了各地“年味”美食系列節目,以及開啟萬里黃河的美食之旅等,在追求內容創新的過程中將濃厚的文化習俗融入其中,增添了許多看點。可以說,《蔚藍的故鄉·小吃搜天下》站在更高的飲食文化高度,將美食以及背后的飲食文化“一網打盡”,盡覽無余。
參考文獻:
[1]黃曉強.少數民族地區電視節目發展策略——以內蒙古衛視《蔚藍的故鄉》為例.今傳媒[J].2011年第5期.
[2]張聯.電視節目策劃技巧[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
(作者單位:內蒙古廣播電視臺)
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