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琪
【摘要】筆者通過對東北音樂揚琴流派作品的學習及演奏,體會到東北音樂流派揚琴作品中吟、揉、滑、顫等獨特的表現手法之藝術魅力,深刻體現出東北揚琴音樂的個性與品格,表達出東北揚琴流派獨特的音樂風格。本文希望通過對東北音樂揚琴流派作品風格的探析,使揚琴學習者對其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關鍵詞】揚琴;東北流派;作品風格
隨著中國民族器樂揚琴百余年來的歷史發展,揚琴藝術在多元文化影響下,從早期主要以歌唱伴奏的表演形式開始逐漸擁有各自優秀的傳統曲目、傳承關系、演奏特色及代表人物等,形成特有的傳統流派特色與具有獨特魅力的地方風格。在流傳較廣的四大揚琴藝術流派中,東北音樂揚琴流派其發展影響較大、風格特點較為突出。這與東北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表現形式有著密切的關系,東北民歌、蹦蹦戲等東北地方戲曲形式對東北音樂揚琴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故成為近現代東北音樂揚琴藝術發展的基礎。
一、東北音樂揚琴及其代表作品
東北音樂揚琴具有清秀典雅、剛柔并濟的演奏藝術特點。其風格深沉、細膩、韻味濃郁且委婉。它以豐富的傳統曲目體現著東北地區民歌,說唱音樂的特征。更以其獨特的表現藝術手法及吟、揉、滑、顫等技巧展現東北音樂揚琴的藝術表演魅力,是中國揚琴四大傳統演奏藝術流派之一。
東北音樂揚琴學派的演奏技巧具有鮮明的東北地方特色和百年以上的歷史傳承。東北音樂揚琴學派的奠基者為趙殿學老先生, 趙先生家傳皮影戲揚琴演奏與伴奏,因此東北傳統揚琴流派和東北皮影戲音樂有些近似,但它沒有明確受某種樂種或曲種的影響,而是由揚琴藝人和文士音樂家在揚琴和民間音樂廣泛結合,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立起來的。趙殿學先生將古箏中揉弦技法及戲曲中的唱腔都融入到揚琴演奏中,形成獨特的演奏技巧,為東北音樂揚琴流派奠定了基礎。趙殿學老先生所演奏的揚琴曲,既要求樂曲有深度、厚度,又要達到美的意境。趙老先生還自己改制揚琴和琴竹,將東北音樂揚琴樂派獨特的演奏風格發揮到極致。
東北音樂揚琴在之后的發展中經過王沂甫、宿英等名家不斷豐富完善, 構成了東北音樂揚琴形成清濁有致、意境深刻的風格特色。音樂中如泣如訴, 富有感情起伏的內涵是東北音樂揚琴風格韻味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些特征是從其代表作《漁翁》《蘇武牧羊》《翻身五更》《歡樂歌》《汩羅江上》《秧歌》等樂曲所體現出來的。這些樂曲具有較為濃厚的東北地域風格色彩,根植于豐富的民間藝術寶庫中并與當地民間音樂主要形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當代時期的東北音樂揚琴經張學生、劉達章、劉寒力、于海英等藝術家在傳統東北音樂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有益的探索與革新,極大地豐富了東北音樂揚琴的特色與影響力。
二、東北音樂揚琴作品之藝術特征
以東北流派傳承人宿英先生的作品《秧歌》為例,這首作品是以東北的秧歌曲牌為基調。曲調奔放熱烈,展現出一派東北人民喜慶豐收的魅力場景。模仿嗩吶的快板部分幾度使全曲幾度推向高潮。此曲在演奏手法上大量地使用了上、下滑音的奏法,顯得更加靈活、有力。通過東北學派揚琴的傳統奏法使樂曲形成了鮮明的節奏對比,將東北風格展現的淋漓盡致。
東北音樂揚琴傳承了中國傳統音樂講究旋律線條曲線美的審美追求。東北音樂揚琴中運用的吟、揉、滑、顫等技術技巧充分體現了東北音樂揚琴剛而不燥、柔而不陰的藝術基調和獨特新穎的藝術風格。“吟揉滑顫”等技術技巧是表現東北音樂揚琴風格的重要技法,正是這些技巧拓寬了東北揚琴表演的技術手段,確立了東北音樂揚琴的演奏基調,體現出了東北音樂揚琴的個性與品格,突出了東北揚琴流派獨特的音樂風格。東北音樂揚琴作品使東北音樂揚琴達到快慢自如、剛柔并濟的演奏效果,更加體現出東北音樂揚琴的藝術魅力及風格韻味。
三、東北音樂揚琴藝術之發展及其影響
中國揚琴藝術不斷向前發展,演奏家們不斷完善揚琴演奏技巧,在演奏技法上不斷創新的同時借鑒西洋技法,力求風格多樣,致使一大批新思想、新內涵的揚琴作品大量涌現。演奏者們在追求更高的藝術水平的揚琴作品的同時,傳統流派作品漸漸被演奏者們所淡忘,演奏者們更多的是在演奏力度或速度等技巧方面的注重,逐漸缺少對傳統流派地方風韻及作品內涵的追求。因此現代揚琴學習者對傳統流派作品的風格韻味更加難以掌握,面對傳統作品往往選擇望而卻步。我們在追求現代音樂技術技巧難點的同時,反而忽略了對傳統音樂流韻悠遠、優雅細膩情感的婉轉闡述。所以我們應加深對中國揚琴傳統流派了解與傳承。
中國揚琴傳統音樂體現著中華民族文化獨特的審美特征,兼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傳統文化的特質。東北音樂揚琴發展至今,經老一輩藝術家不斷創新和挖掘揚琴藝術的內在潛能,吸取各民族樂器之長,立足于掌握獨特的風格特征。不斷追尋其優秀技法之規律,形成堅實的實踐基礎理論。希望我們能夠繼承和弘揚這一藝術特點。深掘其音樂意蘊和審美特征。并在繼承傳統流派音樂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力求為揚琴傳統音樂文化注入新的氣韻和魅力。
作為當代在校的專業學生,我們理應傳承"取之所長為我所用,創之更新為我所銘"的優良傳統。在之后的學習中,我們除了需要注意加強傳統方面的學習外,還需要掌握東北音樂揚琴藝術風格特征,開拓視野,增加自身文化底蘊內涵,力求將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并在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使東北音樂揚琴在獨特的藝術特征中更加豐富和完善。將傳承性與時代性元素融入到東北揚琴傳統音樂當中,在最大程度上弘揚和發展東北音樂揚琴。為進一步弘揚傳承東北音樂揚琴流派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錢宏偉.東北揚琴傳統演奏技巧探析.學術論壇.
[2]于海英.東北揚琴的演奏風格及技巧.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9,2.
[3]劉寒力.東北揚琴“ 吟揉滑顫”訓練與三步教學法[EB].
[4]劉安良.東北揚琴的衍生與發展[EB].
[5]陳鳳蘭.探究東北揚琴的音樂風格及演奏技巧[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