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都是我國高校教育重點關注的領域,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社會發展和進步。音樂療法是一種基于心理治療理論,通過音樂體驗和刺激,幫助被治療者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治療方法。論文主要針對音樂治療在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作用進行分析,為消除大學生心理障礙和提高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療法;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承受能力
一直以來,大學生群體都是社會上思想比較敏感的群體,容易受到外界各種思潮的影響。大學時代是人生中最具活力也是最豐富多彩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對心理狀態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當代大學生來說,各種思想觀念的撞擊、各方面壓力的不斷增大,使大學生群體出現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狀及問題分析
當前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因素來源于多個方面,如社會方面的壓力、自身期望、家庭。戀愛以及學業方面的問題等等。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神經抑郁、交流疏離以及社會恐懼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目前高校中的大學生群體主要以“90后”為主,其典型的特征表現為自我意識強、自身期望值過高、應對挫折能力差等等,由于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心理問題??傮w來說,目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層面主要問題以及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日益增加的就業壓力導致大學生心理焦慮,挫敗感嚴重
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待業群體的數量不斷增加,無形中給高校大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不同地區受教育程度和條件不同、大學生個人素養等因素的區別,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具有不平衡性。
(二)家庭因素造成“90后”大學生群體抗壓能力差
傳統的中國式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父母的溺愛使得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孤僻自卑甚至陷入自閉和抑郁等問題。對于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普遍存在不懂社會責任和個人義務、不會關心他人、無法承受各方面壓力等問題。
(三)大學生人際關系緊張造成交流疏離,引發自卑情緒甚至出現抑郁癥狀
大學期間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評定大學生個人能力的標準還包括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而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個性思維的培養,導致大學生缺乏和他人交流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交流障礙和頻繁的受挫最終將會導致個體越來越封閉,造成交流疏離甚至自卑抑郁。
二、音樂治療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對于上述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各界關注程度較高,各地高校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咨詢。目前國內高校進行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較多的集中在醫學、臨床、社會心理學等方面,音樂治療法在心理輔導原理方面明顯區別于其他幾種心理治療方法,是一種主要以音樂活動為媒介,利用音樂對接收治療者施加影響,調整其情緒變化和精神狀態的方法。相比之下,音樂這種形式更容易為大學生所接受。具體來說,利用音樂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施加影響,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音樂療法對大學生心理施加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情感和心理,穩定大學生的情緒。
舒緩的音樂節奏有利于穩定大學生焦慮的情緒,“90后”大學生典型的特質是對自身情緒缺乏自我調控能力,極容易在某些外界不良影響或者環境刺激下情緒失控或者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不同的音樂能夠對大學生的內環境產生影響,減輕學生沮喪、憂郁以及精神萎靡等癥狀。除此以外,通過音樂治療,還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提高其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二)通過音樂構建溝通平臺,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語言溝通是人類交往的主要工具,通過各種音樂形式對大學生心理施加影響,能夠構建大學生個體和外界進行情感溝通的特殊渠道,在利用音樂平臺進行溝通過程中,合作的力量促使溝通者能夠以最佳的心理狀態完成集體音樂活動,在強化個體團隊合作意識的同時消除部分學生的溝通障礙和隔閡,激發個體和團隊的創新思維。
(三)音樂治療法有助于培養大學生自信自我,塑造完善人格
大學時期是形成個人健全人格和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優秀的音樂作品能夠對大學生個性完善和自我升華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一系列參與性的音樂療法,能夠幫助大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塑造自信自我。
綜上所述,音樂治療對于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高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積極的影響,可以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楊帆.音樂治療對我國大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義[J].知識經濟,2015,0(15):146-146.
[2]張開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助作用[J].青年時代,2015,0(11):149-149.
[3]王小露.音樂治療對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的實證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3):175-176.
[4]于小妹.音樂治療視域下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壓力現狀與對策探究——以遼寧省六所普通高校為例[J].音樂創作,2014,0(8):148-150.
[5]齊曉芳.音樂治療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J].青年與社會:上, 2014,0(11):57-57.
[6]程曉婷.讓音樂治療更加普及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4,8:106-106.
作者簡介:齊曉芳(1979—),女,天津寶坻人,大學本科,講師,唐山師范學院音樂系理論教研室,研究方向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