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標簽制成大勢所趨
與同規格普通輪胎相比,綠色輪胎不僅可減少22%—35%的滾動阻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因為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而且可以降低汽車燃油消耗約7%綠色輪胎已經被證明在燃油、減少滾動阻力、降低噪聲等方面有明顯的效果。
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綠色輪胎,同時醞釀或實施綠色輪胎標簽法規。
歐盟輪胎標簽法規定要求,所有2012年7月1日之后新生產的乘用車、廂式貨車、卡車和公共汽車的輪胎,從當年11月1日起在歐盟國家出售的,必須進行分類,并貼上燃油效率。濕地附著力和噪聲性能的標簽。同時,根據燃油效率和濕地附著力,該法規將輪胎分為A-G七個等級,A代表性能最強,G代表性能最差。
由于韓國28%輪胎產量銷往歐盟地區,因此該國推出了自愿性的輪胎標簽法規,該法規從2012年11月起成為強制性法規。在該法規中,輪胎按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的抓地力分為1—5共五個等級。
日本從2010年實行自愿輪胎標簽制度,需要標識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的抓地力等級。
美國早在幾年前就通過了包含輪胎標簽法的相關法規,根據輪胎的燃油效率、牽引性能和胎面磨耗對輪胎進行分級。目前,行業團隊和監管機構正對該法規進行最后修改,極有可能根據輪胎的燃油效率、牽引性能和胎面磨耗對輪胎進行分等級。
2015年3月26日,沙特阿拉伯標準組織宣布,沙特進入標準《SASO2857-2014輪胎滾動阻力和濕地附著力要求》實施準備階段,2015年11月1日開始,所有出口沙特地區的輪胎應滿足該標準要求。從2016年2月2日開始,所有沙特阿拉伯市場上銷售的輪胎,均需滿足該標準要求(即輪胎滾動阻力和濕地附著力要求)。
巴西目前也已經推出輪胎標簽法規。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趨勢一方面說明各國對輪胎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更為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國際市場貿易博弈的手段。
隨著我國出口額的進一步增大,出口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出口產品檔次的進一步提升,我國產品除搶占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外,還會越來越多地搶占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因此,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調查多發可能成為常態,而來自發達國家的節能、環保、標準、技術等方面的貿易壁壘也會越來越多。
實施輪胎標簽法的國家,要求他國企業針對每個指標去銷售產品,從評級上,和國際輪胎區別開來,拉開價格差距,它間接提高了生產成本,促使消費者更多地選購高端輪胎。
這對我國出口輪胎的生產技術、檢驗標準、檢測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檢測設備設施手段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輪胎業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路口,單一靠產能擴張占領市場的模式已難以為繼,不僅出口領域會被取代,國內市場也將逐漸被吞噬。
我國標簽制路線圖出爐
隨著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陸續推出輪胎標簽法規,中國作為輪胎制造大國亟須加快推進輪胎標簽制度的制定及輪胎分級的實施。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化工處朱寶菊高工近日表示,工信部已委托中橡協相繼開展了《綠色輪胎產業研究》、《輪胎標簽制度》等課題。推進輪胎行業的轉型升級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全行業的中心任務,希望通過實施《輪胎行業準入條件》和《輪胎標簽制度》等,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提高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輪胎標簽制度的實施,在滿足消費者選購優質輪胎要求的同時,還將提高社會對輪胎品牌的認知度。她還希望在標簽制度實施的事中和事后,要加強監管,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橡協技術經濟委員會主任朱紅介紹,實施輪胎標簽制度的目的,一是促進綠色輪胎產業化進程;二是促進輪胎制造選用環保無毒的原材料,推行“四低”(低能耗、低噪音、低粉塵、低煙氣)工藝路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推進清潔生產的步伐;三是使消費者選購輪胎更直觀,可直接判別輪胎質量的優劣,有效遏制低劣產品擾亂市場;四是節能、環保,降低油耗和減少輪胎使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朱紅透露,今年中橡協將完成標簽式樣及C1、C2輪胎分級協會標準的制定與發布,2016年完成C3輪胎分級協會標準的制定及發布;2015?2016年,國標委將完成《汽車輪胎滾動噪聲限值》、《汽車輪胎濕路面抓著指數限值》國家標準的制定,完成《轎車輪胎濕路面相對抓著性能試驗方法》國家標準的修訂,2017年完成標準的發布。這些工作是輪胎標簽制度實施的基礎。我國輪胎標簽制度將采用先自愿后強制,標簽內容自我聲明;先實施轎車輪胎后實施載重輪胎,載重輪胎中先客車輪胎后貨車輪胎,先新產品后老產品的原則。
抽胎方案或納入監管體系
對于標簽制度實施伊始的市場監管問題,《輪胎標簽制度研究》課題組建議,市場監管可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采取抽胎方案,并委托第三方測試機構對樣品進行檢測。如果抽胎檢測結果不合格,須按照復檢程序進行檢測。復檢程序將抽取兩條相同產品在同一試驗場或試驗室測試,采用3條樣胎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如測試結果仍不合格,輪胎生產廠家需重新張貼標簽,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將在網上發布公告。業內專家認為,負面報道是企業難以承受的,尤其是行業協會發布的公告,這將大大規范市場秩序。
朱紅介紹,《輪胎標簽制度研究》課題組還建議國家對生產綠色輪胎產品并自愿張貼標簽的先行者予以獎勵,激勵輪胎生產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綠色輪胎,誠信自愿在輪胎上張貼標簽;綠色輪胎應列入政府優先采購的目錄,擴大市場綠色輪胎的占有率。
中資輪胎迎來新機遇
幾年前,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對于輪胎標簽法規這個新的游戲規則持被動抵觸態度,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推行該法,國內企業開始轉變觀念,并審時度勢積極準備迎接正在制定的中國輪胎標簽法。
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錢瑞瑾認為,近三年,我國各方面條件趨向成熟,已具備推行輪胎標簽制度的條件。在技術標準方面,國內已實施轎車輪胎濕路面抓著性能、噪聲測試以及滾動阻力試驗方法等國家標準;在測試條件方面,相繼有多個輪胎試驗場投入建設,現在已經有四個試驗場具備做濕滑、噪聲等輪胎標簽試驗的能力,使實施輪胎標簽制度成為可能。
據了解,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是亞洲最大的汽車輪胎試驗場,目前已具備標簽法規所有項目以及輪胎研發項目的測試條件,并實現了與歐盟的互認。此外,在輪胎滾動阻力限值國家標準發布之前,國內共有7家輪胎滾動阻力測試對比試驗室已實現互認,測試結果具有權威性。
有業內人士認為,輪胎企業會因為標簽制度會增加在研發、設備、原料成本等方面的投入而削弱企業盈利能力。不過,一旦企業能夠開發出自己的先進技術體系,占領高端市場的一定份額,后期總體盈利能力的提升則將會呈現出質的飛躍,幫助中國企業更為主動的擴大海外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國內乘用車企業,一直以來主要原配外資品牌輪胎,而消費者在自行選擇購買時,一般也會選購外資品牌輪胎,導致目前乘用車輪胎市場比例中資輪胎企業僅占30%份額,且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而綠色輪胎標簽法,在給行業洗牌的同時,也給這些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帶來了機會。中橡協會長范仁德說:“給輪胎貼上類似冰箱能效標識的標簽,通過對燃油消耗、濕滑路面抓力等指標分級,使消費者能迅速判斷哪些輪胎更安全、更省錢,哪些輪胎是由優質橡膠制成,性能相對較好,從而更加快速、簡單地確定自己需要的輪胎。”
在輪胎性能差異一目了然的時代,價格不再是主要的購買決策驅動力,人們將開始關注輪胎的性能。在歐盟采用能效標簽的短短幾年內,市場力量就將冰箱由耗電電器變成了高科技節能奇跡。而在這過程中,如果中資輪胎企業能把握住機會,很可能會借此機會取得突破。
鏈接:
2014年,中國輪胎總生產量達到5.62億條,同比增長6.24%,其中子午胎產量5.11億條,增長7.35%。這其中,全鋼子午胎產量 1.12億條,增長4.67%;半鋼子午胎產量3.99億條,增長8.13%;斜交胎產量0.51億條,降低3.77%。2014年,全國輪胎子午化率達 到90%,增長了1個百分點。
在國內的輪胎產品結構分類中,雖然斜交結構輪胎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子午胎產量中高性能輪胎比例很低,而節能、環保、安全的綠色輪胎尚處于產業化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