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力力
【摘要】手風琴這種鍵盤樂器,音色優美、和聲渾厚、攜帶方便,節奏鮮明、活潑,演奏起來象一個小樂隊,具有其它樂器所不具備的特色,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它既能演奏雄壯有力的隊列歌曲,也能演奏輕松活潑的少兒歌曲,既能演奏清脆明亮的聲音,也能奏出優美、柔和的聲音;它能演奏多種形式、風格的樂曲,而它最擅長演奏音樂清脆明亮,節奏歡快跳躍的樂曲;要充分發揮手風琴的這個特點,是師范學校學生學習的重點樂器之一。下面談談手風琴演奏的手風琴演奏的觸感和手形。
【關鍵詞】手風琴演奏;觸感;手形
觸感指的是觸鍵的感覺,就是腦手結合和觸鍵的力度問題,用力點在指根的那個關節,大腦一發出命令,指根動作,每個手指像鋼琴里擊弦的小錘一樣,指尖準確,靈活,果斷地觸鍵。肩部,肘部,腕部放松自然,從大腦到指尖,好像鐵路上的特別快車一樣,全線綠燈沒有任何阻塞和妨礙。
有許多錯誤的觸感。最常見的是整個手緊張、用力,不觸鍵的手指,不是自然彎曲,而是翹起,跟著用力,這當然影響了觸鍵手指的靈活和感覺;其次是腕部不放松,而是腕部用力、晃動、支起或塌下,這些都是腕部的錯誤動作;還有手指的第二關節觸鍵時前后晃動,影響了手指的力度;還有的學生這樣觸鍵,他把五個手指緊貼在鍵上,觸鍵時再往下用力,這叫做粘鍵,也是錯誤的觸鍵。
什么是正確的,靈敏的觸感呢?在手形正確的基礎上,手指粘鍵(手指距鍵很近)。肩、肘、腕放松,大腦發令,手指動作小而巧,沒有多余的動作,指尖準確、靈活、果斷地觸鍵,發出理想的音色,就是正確、靈敏的觸感。
連音就是表現音樂最重要的一種技巧。演奏方法是:第一個音觸鍵手指抬起時,正好是第二個音手指觸鍵,如果第一個音手指抬得太早,聲音會斷開,抬得晚,聲音會含混不清。
頓音也是常用的一種技巧,演奏方法是:手腕放松,手指觸鍵短促有彈性,好像手被燙,快速躲開的感覺。
總之,要學習連音、頓音或者其他技巧的演奏,用腦分析,手指正確、靈敏的觸感是非常重要的。
右手的正確手形:手風琴的右手鍵盤和鋼琴的鍵盤是一樣的,都是由黑鍵和白鍵按一定的關系組成的。那么,右手演奏的正確手形是什么樣呢?為了學習的方便,我們把右手的五指,從大指開始,定為一、二、三、四、五指,如圖一所示。
右手正確的手形,我提出了這樣四句話:“五個手指要放松,像握皮球手心空,一指指間用外側,二三四五指尖用。”我還常說:“關節鼓起來,手指圓起來、立起來。”指的是,手指的第一、二、三個關節要鼓起來,手指要圓起來,一指觸鍵用指尖的外側,二三四五指要立起來,用指尖觸鍵,指尖指的是手指尖肉最厚的那一點,因此,我經常提醒學生每星期都要剪指甲。
圖一 正確的觸鍵手形
錯誤的手形:在學琴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錯誤的手形,歸納為下列五種:第一種,手指第一關節往里彎曲,不能垂直落下,它使手指立不起來,缺乏力度,也不靈活,是手形的第一大忌,必須及時糾正。第二種,個別手軟的學生常出現這樣的手形,不會鼓起來。第三種,因為一,五指短造成手形錯誤。有的一,五指短小的學生,為了把五個手指都立在鍵上,而使二,三,四指平伸,三個關節都不能鼓起來。第四種,五指立不起來。有些學生,由于平時寫字養成的習慣,演奏時,四,五指用外側放在鍵上,五指不立起來,影響四指也立的不好,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錯誤手形,一定要經常要求和提醒學生糾正過來。第五種,一指關節軟。有些學生,一指的兩個關節比較軟,不能鼓起來,而是往里彎曲或是平直,也要糾正。
以上這五種錯誤的手形,多數是由于手軟造成的。當然,出現這些問題是正常的,學習正確的手形初期可能不習慣,經過認真刻苦的練習,又不習慣到習慣,也就掌握了正確的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