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芳
筆者從事演奏工作多年,從中體會到演奏的基本技法。揚琴演奏作為一種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同樣是創造性的勞動。演奏是揚琴音樂藝術實踐過程中的核心,是創作的實現,是欣賞的橋梁。從審美角度來看,揚琴演奏藝術所產生的實際影響比創作更為直接和廣泛。演奏家作為審美對象的創造者,要不斷積累、挖掘和研究具體的演奏方法、技術、音色、處理、形象創造、表演等環節,從中達到演奏水平的不斷完善。揚琴演奏不僅要掌握嫻熟的演奏技術,還要有豐富的演奏經驗,更需要掌握“琴外之功”。這“外”是指自己操奏的樂器之外,需涉獵音樂藝術領域里的各科知識。只有對音樂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奏好揚琴。筆者在日常的工作對揚琴的演奏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音色是揚琴演奏的生命
音樂是聲音藝術,尤其像揚琴這樣的彈撥樂器。點狀延續是揚琴的發音特點,它旋律性不強,共鳴箱較大,是彈撥樂器中余音較長的樂器之一。掌握不好容易渾濁一片,模糊不清,甚至干擾了旋律線,再好的樂曲或高超的技藝,也難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揚琴的音色美,對演奏者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幾年來,揚琴在改革上有了新的進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音量擴大,高、中、低的音色基本統一等。琴箱好比人的肺,琴弦好比人的聲帶,琴竹則是人的氣,琴竹擊發琴弦而發聲,再通過音箱傳播,整個過程猶如人們在歌唱。所以我們應將樂器當成身體的一部分,相互融為一體,密不可分,這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感覺。同時,美好的琴聲與演奏者的擊弦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揚琴演奏中已形成了一種比較規范的擊弦方法, 即“腕指結合”。在演奏中要奏出美的音色,必須做到音質純凈;在平時的練習中需注意擊弦點要準確,琴竹和琴弦須垂直,避免錯音、雜音的出現;琴鍵頭與琴弦的接觸要平穩,擊奏點的最佳位置是在鍵頭的中間偏后部位,這樣不僅能避免撞擊其它琴弦,而且擊弦的音色較飽滿、純凈。琴面上的音區不同,每組琴弦最佳發音點的位置也不同,通常鍵頭擊奏中音區的最佳位置應該是距離琴碼2.5~3厘米處;低音區則盡量離琴碼遠一些,以不碰鄰近的弦為限;高音區可距琴碼稍近。擊弦位置關系到發音的質量,位置正確才能發出明亮、飽滿、圓潤的音色。
二、律動是揚琴演奏的要旨
律動,是音樂內在的推動力。律動對揚琴的演奏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揚琴與拉弦樂器不同,前者是點狀連續,后者是線狀連續。前者較之后者更強調節拍的點,層層疊疊的點組成線,即揚琴旋律線。許多初學者往往抓不住這個“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演奏起來毫無意味可言,自然就沒有律動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在演奏時,就如同在講話時要有表情、有變化。語言要生動,要形象化,這樣才會有好的收效。反之,聽來乏味,效果就差。一味追求琴音美,技巧嫻熟,而沒有表情,演奏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意義。揚琴演奏也應象說話那樣傳情,象唱歌那樣動聽。揚琴本身的發音特點是點狀延續,演奏旋律性較強的作品頗為困難。為此發揮揚琴的特點,以藝術對比法表現樂曲色調、節奏和力度變化,是揚琴演奏表情中的中心環節。音樂表情一般是以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抑揚頓挫、音質的剛柔、音色的濃淡、排列的疏密等為手段來表現的,但作為音樂表情手段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卻是節奏的運用。
完美的音樂節奏在音樂時間中展開,它須有律動感才能使人產生最美好、愉快的心情。一般演奏員在演奏時,多半只注意音樂的美或技巧是否熟練,這樣的演奏效果有時看來不錯,評價也不壞,但就是不動人,總好象缺少什么似的,不能打動聽者的心,其主要原因就是節奏感差,缺乏內在音樂節奏表情。
三、情通氣暢是揚琴演奏的真諦
揚琴演奏,情氣在內,傳神于外。把握樂曲的內涵,正確地表述樂曲內容, 這是演奏者內在情感的升華。演奏中隨樂曲音樂表情的需要,演奏者的感情有起有伏。因此,必須情氣貫通,做到情緩氣暢.情柔氣和,情激氣激,情剛氣強,情悲而氣慟.情急而氣急,情氣相濟,收放自如。揚琴演奏是以情帶動氣,以氣引發力,氣發于內,力用于外,力以氣為源。情通氣暢,關鍵在于傳神,傳神的前提是氣中有韻。音樂表現中的韻味可用“音協腔和” 四個字來概括, 它主要表現在抑、揚、頓、挫、起、承、轉、合上。氣韻生動,音樂才有活力,聽眾才會感受到曲中的韻味,而令其回味無窮。
四、功夫在于琴外
演奏者在演奏中,都是力圖以鮮明的音樂形象反映時代的生活。演奏作為重要的二度創作,要尊重作品的歷史特征,研究其產生時代的審美意識、音樂思想、創作特點,從歷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風格,同時,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給作品注入時代的氣息,創造出自己的個性特征。演奏者的創作個性,不僅有賴于表演者嫻熟的演奏技藝,更取決于演奏者的思想品德、知識才能、性格趣味、思維特征、生活閱歷等多種因素的交叉組合。在有些演出中,可以看到演奏者的技術掌握得比較全面,演奏高難度技巧干凈利落,運用起來也得心應手,但一曲奏完,使人感覺到“有技無藝”,“有音無樂”,音消意失,淡而無味。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不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演奏, 均屬失敗的藝術。演奏者只有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才能發揮想象力,創造準確而完美的音樂,這同掌握技術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說更為重要。
揚琴演奏藝術的不斷發展,要求演奏者自身不斷地完善;高水平的藝術,必然要求高素質的人;優秀的揚琴演奏藝術,必然是基于演奏者自身藝術實踐的積累與文化修養的積淀,并支撐演奏中的每個環節。只有各類知識的兼收并蓄,演奏者才能在音樂的王國里展翅騰飛,使揚琴之聲出神人化,韻悠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