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要】學前教育不斷改革與發展,對幼兒園與幼兒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更是應該不斷提高才能適應幼兒教育的發展。比如,幼兒教師應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文學素養、文化素養、體育素養等,才能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與引導,尤其是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到較多的音樂知識,為此,學前教育專業應著重培養學生藝術素養。本文提出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素養中鋼琴即興彈唱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期不斷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為幼教工作打好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即興彈唱能力;彈唱訓練
學前教育專業的即興彈唱教學是以兒童歌曲彈唱為主的教學內容。兒童歌曲彈唱課是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彈唱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作用十分突出。幼兒教師的鋼琴即興彈唱可以快速激發幼兒音樂學習興趣,使幼兒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提高音樂素養。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鋼琴即興彈唱能力。然而,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鋼琴即興彈唱方面尚且存在一些困難,阻礙了其即興彈唱能力的發展。為此,教師應及時發現問題,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即興彈唱訓練,以切實提高其即興彈唱能力。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即興彈唱現狀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鋼琴是一門必修課,是十分重要的課程,鋼琴課程中對于學生即興彈唱能力的培養也是一項重點。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都是鋼琴零基礎學生,他們的鋼琴讀譜困難,視奏技能跟不上,彈奏技術與技巧也存在較大欠缺,對鋼琴伴奏中的和聲與曲式知識不熟悉,常用音型難以靈活運用,對幼兒歌曲中的調式、音階、和弦、琶音均不熟悉,在彈唱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彈唱不協調的問題,不能用和聲來襯托豐富旋律的效果,同時對于不同體裁風格的歌曲所應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也很差,千篇一律,單調乏味,無法準確地表現歌曲蘊含的情感。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即興彈唱能力的培養策略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基礎幾乎為零,在鋼琴即興彈唱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欠缺。為此,教師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加強歌曲正譜伴奏訓練,改革課程設置,強化鋼琴教學實踐環節,加強彈唱協調能力訓練,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從而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提高學生即興彈唱能力。
(一)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剛剛進入高專階段時,鋼琴彈奏方面是毫無基礎的,教師應從零教起,從基礎抓起,先訓練學生的鋼琴識譜能力、彈奏能力,以此鞏固學生的鋼琴即興彈奏能力。鋼琴彈奏的基本功包括樂理知識與和聲知識、方法訓練與彈奏技巧等,這些都需要在基礎練習階段加強訓練。
1.學習扎實的樂理與和聲基礎知識
在基礎練習階段,首先要傳授學生基本的樂理知識與和聲基礎知識,這些理論知識是鋼琴彈唱的基礎,也是必要條件。識譜訓練是樂理教學中的基礎,除了教會學生五線譜,更要讓學生熟練掌握以簡譜形式記錄的首調讀譜,因為簡譜在即興伴奏中便于移調,和弦選擇更為快捷、準確。和聲知識也是鋼琴演奏中的靈魂與中心,它對于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為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曲鋼琴演奏處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一般來說,兒童歌曲的和聲節奏較為規則,和聲進行的脈絡較為清晰,和聲的應用一般亦較為簡潔,但要加強和聲練習來培養自身的和聲思維,在頭腦中加強各個調性的和聲音響效果,從而提高對各個調式調性歌曲的應變能力。
2.進行演奏方法與彈奏技巧的訓練
正確的鋼琴演奏方法是鋼琴彈唱的基礎,為此,教師應將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鋼琴演奏方法作為基礎內容,包括手指與手腕、手臂的靈活性,連奏、斷奏、連跳音等不同觸鍵的準確彈奏以及音階、和弦(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琶音、八度等技術技巧在歌曲中的滲透訓練,這就要求學生在有一定的彈奏能力后要熟練彈奏大小調音階、琶音、和弦連接、八度技巧并能快速移調。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其今后的工作對象是幼兒,鋼琴彈唱的歌曲也多為兒歌,對此應引導其最少要掌握兩升兩降以內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弦連接。至于彈奏時學生可以在自身技巧上加以自由發揮,無需做機械性的訓練,那樣反而會限制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同時,要引導學生不論何時何地反復思考配彈方案,在內心視覺的“鍵盤”上配彈,用內心聽覺感受配彈的音響,最后上琴檢驗配彈效果。此外,在訓練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即興彈奏過程中的應變能力,適當加強學生演奏過程中的心理素質訓練,強化學生即興彈唱中的思維敏捷性和二度創造力,通過這些訓練可以提高即興彈唱能力,鞏固教學效果。
(二)加強歌曲正譜伴奏訓練
正譜伴奏是相對于即興伴奏而言,一般是指作曲家或者專業聲樂伴奏編配者創作的,以譜例形式存在的聲樂作品的伴奏譜。鋼琴教學中的正譜伴奏訓練不僅對即興伴奏的教學有鋪墊作用,而且對學生鋼琴演奏水平和整體音樂素質都有很大幫助。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可選擇適合自己彈奏水平的正譜,亦可從簡單的原譜伴奏中選段或由教師自己編寫,使學生不斷通過訓練來加強鍵盤直覺感,在彈奏同時對學生視譜能力要予以強化,培養看譜彈奏時必須仔細看清譜號、調號、音符位置、節奏及變音記號、力度記號等,養成正確、良好的讀譜習慣;更要引導學生留意和聲配置,時刻注意傾聽各類和弦的不同音響色彩,以及用不同方式連接而產生的不同效果,教師要對各種技巧所轉化的音型特點、動作進行講解,及時示范清楚,并把這種音型技巧在演奏中的作用進行歸納,使學生積累豐富的伴奏素材,便于掌握使用。
(三)改革課程設置,強化鋼琴教學實踐環節
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緊張,因此在鋼琴教學中實踐環節安排較少,一些學校每周僅有兩三個課時,這樣學生學習到一些鋼琴彈唱知識后,沒有太多課內時間加以鞏固,課外又很少去練習,因此容易遺忘。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設置理論與實踐課程,可以適當增加實踐課,或者強化實踐環節,讓學生切實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課堂鋼琴彈唱比賽、鋼琴彈唱演奏會,或者積極引導學生排練節目參加校內文藝匯演、晚會等,也可以鼓勵學生將學習的兒歌編配成小型的兒童音樂劇,將唱歌、彈奏、舞蹈、表演等運用到即興彈唱課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與練習,不僅使學生在鋼琴彈唱能力上得到快速提升,還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加強彈唱協調能力訓練
鋼琴彈唱需要將鋼琴演奏與演唱結合到一起,使學生能夠邊彈邊唱,在彈奏的過程中跟上節奏并有表情的來演唱。但是,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還并不牢固,在彈奏過程中總是出現演唱跑調、演唱聲音小或者演唱時彈錯的問題,即彈唱不協調,這是許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都會出現的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學生彈唱協調能力的專項訓練。筆者認為除了在鋼琴課上增加兒歌彈唱訓練,還應在聲樂課上適當增加兒歌彈唱環節,使兩門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學生通過不斷的反復練習,逐漸熟悉彈奏與演唱的協調與配合,逐步提高其即興彈唱能力。
(五)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的即興彈唱課程教學是以兒歌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兒童歌曲曲式簡單,節奏歡快簡潔,風格明亮多彩,與普通歌曲有著較大的差別。為此,教師應針對兒童歌曲的特點與體裁,通過講解、示范、舉例、應用等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采用邊講邊練的方式,講授和聲知識與配置、伴奏音型、樂曲體裁,根據明亮、暗淡等色彩決定大小三和弦;根據歌曲風格,選擇音型;根據體裁樂句的起伏控制強弱,靈活掌握并熟練彈奏一段體、兩段體、三段體的情感力度對比等。
在新授樂曲時,教師可先進行集體課,讓學生自己先嘗試編配伴奏,選擇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不同學生各自提出不同的方案,然后再進行小組課,分小組進行討論,在鋼琴上試奏,比較演奏效果,最后選出最合適的幾種。學生在交流中可以互相學習和研討,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習和教學效果。除了讓學生進行常規的彈奏訓練,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一步拓展與幼兒園教學相關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曲目,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還可將幼兒園兒歌進行旋律創編,拓展即興彈唱的教學空間。如此,通過集體課與小組課相結合,課堂練習與不斷回課相交替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即興彈唱能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彈唱時,要首先通過視唱了解兒童歌曲的曲式結構、曲風、思想內涵等,先在頭腦中有一個預先的構思,構思如何完成更好的和聲效果,這是兒童歌曲的一大重點,教學中要尤為注意。
三、結語
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任務十分緊迫,三年中要學會舞蹈、美術、聲樂、器樂等許多內容,分配到鋼琴方面的時間較少,而且學生人數多,教師少,難以采取音樂學院“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勢必無法與高水平的音樂學院或鋼琴專業相媲美。而高專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所要做的,是盡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鋼琴學習條件,盡量鞏固學生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彈唱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彈奏技能與演唱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波.如何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的彈唱能力[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9).
[2]鄒杰群,翁云曉.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能力素養培養——談歌曲即興彈唱技能方法訓練[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