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9月3日,在舉世矚目的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20輛車來自陜汽,運載著東風-5B核導彈、指揮信息系統裝備方隊、后勤保障方隊、裝備保障分隊等方陣裝備的軍車,在萬眾矚目下,漸次駛過觀禮臺。“零故障、零拋錨”,勝利完成任務。作為行業內唯一連續四次參加閱兵儀式的重型軍車生產企業,陜汽軍車見證了祖國的日益繁榮和強盛。
陜汽因軍而生,依軍而強。作為我國軍車科研生產基地,陜汽一直致力于對軍用車輛需求的研究,牢記國防使命,不斷強化軍品意識,緊跟裝備發展和實戰要求,為部隊提供優質服務和保障。在國家歷次重大演習、比武、閱兵等活動中,陜汽軍車都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陜汽軍車奔赴疆場,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抗洪搶險;在汶川、玉樹和雅安地震中;在東方之星沉船救災中,共有3000余輛陜汽軍車隨救援部隊搶險救災,陜汽應急服務隊不顧個人安危,迅速趕赴災區現場,為部隊及參加救災的地方車輛提供免費服務保障。
陜汽軍車產品的開端由上世紀60年代建廠開始,1970年12月26日,第一輛重型越野汽車便從陜汽誕生,到現在50多年過去,陜汽軍品在不斷創新中以過硬的品質托起國防重任。
10月20日,陜汽控股董事長、黨委書記袁宏明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陜汽的建設是為了改變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依賴進口的局面,結束我軍‘有炮無車的歷史,因此,陜汽軍車的開發實際上代表了整個中國重型軍車開發的歷史。”
他坦言,“在當年那種艱苦又封閉的環境中,陜汽邊建設、邊設計、邊生產,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第一代延安250重型軍用越野汽車的開發投產,改寫了我國不能生產重型軍用越野車的歷史,填補了國家空白,成為經國家選型對比試驗后指定裝備我軍的主力戰車,憑的就是對國防事業和我軍裝備的重視,靠的就是延安精神的指引。”
講到企業的前景和目標,袁宏明表示,“陜汽會一如既往地把部隊的現代化建設和部隊裝備提升作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無論發展過程中遇到何種挫折,企業的決心不會改變。未來,陜汽將把我軍的重型裝備承載平臺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把軍品作為企業重要的戰略產品,無論面對何種困難,企業絕不放棄這個戰略。”他強調,“縱觀中國汽車企業對軍品的了解,針對我軍裝備而言,陜汽具有絕對優勢。多年的砥礪奮進,讓陜汽不僅了解各軍兵種對裝備的需求,也了解部隊對現有產品購買的滿意點,而這兩點恰恰是許多企業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