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昂
就在國慶前夕,國務院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從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此項政策的出臺將會給汽車銷售帶來哪些變化?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和副秘書長沈榮。
記者:請問,9月底出臺的“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是否會對汽車銷售有提振作用?汽車銷售市場能否會轉好?
肖政三:8月份,我們的市場已經出現了好轉的跡象,9月29日,國務院又出臺了1.6排量減半政策,我覺得對我們汽車市場是一個利好政策,肯定會提升我們銷量。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國的老百姓看到明年年底政策要結束了,他肯定會在這段時間抓緊購車,或者更新換代,所以對市場肯定有促進作用。至于說現在效果顯現有多大,這個確實是很難判斷的。我認為,因為市場本身從8月份開始在往上走,再加上國家政策刺激它,是雙重的影響作用,因此市場肯定會有好轉。
記者:目前有一種看法認為,“購置稅減半”是政策救市的措施,可能在短期內能夠提升銷量,但是長遠來看,干擾了市場的調節,有反作用,對此,您怎么看?
肖政三:我認為這次出臺的汽車銷售刺激政策不會對以后的市場產生大的負面作用。2009年到2010年,我們也是采取相同的政策,2009年,中國汽車爆發式增長,2010年同年增長了6.2,銷售增長了33%。2010年底,國家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退出,但2011年,我國的汽車銷量還是達到1850.51萬輛,2012年在2011年的基礎上有所下滑,但2013年又恢復增長。我認為最難的是去年,因為汽車銷售是一個周期年,勞動購買力也是一個周期年。現在的這個政策對老百姓消費、對汽車流通領域整個產業的發展是好事,但是對生產企業可能有影響。
記者:為什么對于生產企業會有影響?
肖政三:從積極方面來說,是促進產品結構,從大排量轉向生產小排量車型,對減少環境污染都有好處,這是積極的因素。但另一方面,生產企業會不會又開始增加產能,導致產能過度釋放?因此,這個政策是雙刃劍。其實,這個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不算很大,我們現在的這個市場,從2014年11月份開始往下走,走到現在是往下走的這個市場,并非是由原來的“4萬億”、“減半增收”、“汽車下鄉”、“更新補貼”——這些政策所帶來的,而是因為生產企業的產能過剩了,生產企業對市場態度出了問題,供大于求了。我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剛性需求還是有的,出現的問題,并不是汽車刺激政策所帶來的,當然這個政策,對企業生產肯定會有作用,但也要看大家對這個政策的把握程度,從積極面上看是產品結構調整,有利于發展,但把握不好,可能就會出現產能過剩。
記者: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政策對于1.6升汽車的銷售是明顯的利好,但是會不會反過來對1.8升,或者以上的排量的汽車銷售,有抑制作用?
肖政三:會不會把1.8升汽車的市場給擠了?這個事情由消費者說了算。消費者如果享受這個政策的話,可能就不會去考慮購買1.8升的汽車,而且,1.6升和1.8升之間本身差距也不算很大,就差那0.2,可能為了趨于這樣的利好,消費者的購買力趨向于政策方面,這是一種市場行為,是消費者的行為,我認為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記者:受政策影響,以大排量為主的豪華品牌和SUV車型,會不會針對1.6升排量,重新做相應的調整?
肖政三:我想如果是光為了這個“1.6升購置稅減半”政策,生產企業就去調整一個生產平臺,肯定不會。
記者:為什么肯定不會?
肖政三:因為對于“1.6升購置稅減半”這個政策,國家已經確定了實施的時間,就只有1年零3個月的時間,汽車企業如果為了這個政策而調整生產平臺是不可能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我認為,這個政策在1年零3個月后就收回了,現在正在做1.6升的汽車企業,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沒有提前準備,而重新調整企業的生產布局、生產品種,以及對機構進行調整,代價似乎有點太大。我認為企業不會為了享受這個“1.6升購置稅減半”政策而去把2.0升往這個平臺上改,改成1.6升的。
沈榮:我說點我個人的看法。在這個市場中,我們都經歷過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就是微型面包車的發展。微型面包車經歷過輝煌,最輝煌的時候有十幾家企業生產,最后就留了一家,并率先突破100萬產量,后來又有一些企業反過來重新加入這個陣營中想參與競爭,但是這家企業的龍頭地位已經不可撼動了。我想說的是,政策肯定會對市場有影響,但只是在階段上、在局部上對市場有影響,決定這個企業的發展,還是市場說的算,政策會在一定階段影響,但是不能改變方向,所以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更多地關注市場本身,關注大眾需求,關注中國汽車市場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特點,從而決定自己的定位,決定自己的產品,決定自己的產品定價,這是我小的體會。
記者:相關政策為什么要把“1.6升”作為分水嶺?
沈榮:“為什么國家要對1.6升排量以下的車輛減半增收購置稅?”這個確實應該值得汽車行業思考。我認為,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現在面臨著環境的壓力,也不僅僅是由于我們現階段的市場不好,大家都知道,現階段的汽車市場,不僅是1.6以下的汽車銷量增速不高,而是整體的需求沒有那么強烈,但為什么相關的政策單獨選擇1.6以下?我認為這是從政策角度、從國家戰略層面,對于汽車產業發展方向性的一種引領,也是一種政策的適當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