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吳楊 蔣荊子
【摘要】本文以漢唐古典舞步伐的訓練價值為題展開相關論述,主要從其功能性價值、文化性價值、審美性價值三個方面進行討論。希望對其價值的探討可以為我國的文化建設與精神建設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漢唐古典舞;步伐;價值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而且從總體上來講,中國文化具有其持久性與穩定性的一面,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現代人有義務,也有能力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發揚,并且通過對于傳統文化重新注入活力來實現其在當代的價值。
一、概述
漢唐古典舞步伐的訓練存在著功能性的價值、文化性的價值與審美性的價值。其主要還是一種古典舞蹈的基礎訓練,但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它,實現它,不但應該對其所承載的文化、藝術進行剖析,還應該利用這種剖析認識到其不但代表著一種文化形態,也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的基因,通過實現訓練達到一種再現的藝術或者復興,可以更好的將文化傳承,將精神繼承,把生活推向高品質。
二、漢唐古內舞步伐的訓練價值
(一)功能性價值
在舞蹈中,節奏非常重要,就如同音樂中的基本構成一般。但是在舞蹈中最為重要的還是舞步,也就是說通過步伐來實現舞蹈中的節奏,使其具有舞蹈語言的特征,從而體現出其關聯性,將所有的動作經過串聯達到一支圓滿舞蹈的呈現。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漢唐古典舞的價值就體現在其功能之上。
從漢唐古典舞的基本構成與課程內容來看,主要是對于身體的基礎能力的訓練,諸如肢體擺動韻律、肌肉的協調能力、整體動作的靈活、力量表達中的適度等。然而這此動作的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兩腳之上,也就是說,需要通過對于步伐的準確掌握與訓練來實現整個舞蹈的整體動作的協調與藝術性表達,通過對于步伐的靈活與踩、踏的準確把握,可以使身體的其它部位的動作得到控制,從而將其表現力加以更好的釋放。
具體來講,一是可以使下肢關節肌肉及相關的胯跟部分加以解放,二是將上肢的控制力得到訓練與增強,三是可以把身體的整體進行一個基礎的穩定,使其更好的將所需動作加以流暢表現。在漢唐古典舞蹈的練習中,有各種步伐,而且名稱繁雜,如跺步、邁步、錯步等,再比如花瓣步,就需要通過半腳單立,將雙腿半蹲下來,一條腿旁邁,一條腿掃腿,將兩腿交替前后掃腿向旁行進。整體的訓練中不但有腳與腿,而且在手勢語言的表達方面也是如此,諸如捻花手等都需要一起來配合才能達到一個較好的水平。在漢唐古典舞步的研究方面可以對應的通過中國戲劇方面的一些表達來理解,而且一些諸如壁畫之類的資料都可以幫助在這方面的了解與幫助。
(二)文化性價值
文化是一個綜合性的體系,并不是哪一個點就能夠代表的,但是應該明確主流文化的動向是可以清晰的呈現出來,而且在中國文化達到最高峰的漢唐,因其繁榮與社會的開放度較大,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從根本上也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基本結構與形態發展樣式。因此,在這方面的理解應該以文化價值為其最為主要的根本,從中體味出在此階段生發的藝術的精神價值與透出的生命氣息。所以,對于漢唐古典舞舞步的訓練價值的研究應該透視性的通過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來達到其在現代意義上的復興。
首先,應該綜觀。給予漢唐古典舞步伐訓練一個基本的文化內涵,從這個層面來了解如何更好的實現一種融合的精神,一種博大,一種閑暇中的高貴,可以說,由于這些輝煌時期的結束,只能透過一些生活方面的東西與藝術方面的留傳來加以體會。其次,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承者,血液里依然流淌著相關的基因,不但可以利用對其中的精神的一種領悟來加深步伐訓練中的表達,使整個的動作符合那種精神的向外傳染,也可以利用這種文化形態的表現實現現代與傳統方面的整體聯結,達到一種藝術效果。第三,反過來講,就是由于這種藝術承載著文化,才使其價值得到了最大值。
(三)審美性價值
審美有著多重要呢?首先,美無處不在,正因為出現了美,人類的生存才變得充滿了神奇。對于這一點的解釋可以如此表達,即當人類出現了以審美為出發點的人生觀照的時刻,藝術誕生了,生命力得到了一種更好的反觀,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因為美,正是因為藝術,生活才變得更加豐富與永恒。因為美牢牢的將萬物定格在永恒之中。所以說,人類的輝煌時刻與天才藝術作品的形成都是透過發現美、理解美、表達美來實現的。進一步來講,漢唐古典舞之所以如些誘人,就是來自于它的美,它能深深的將眾人吸引,通過它那步伐的轉折與節奏韻律的長短、平靜體現了大氣、高貴、閑暇與生活中的輕松歡快感,同時,最為重要的是將精神方面的平和、自信、崇高更好的體現了出來。所以說,漢唐古典舞步伐訓練作為其舞蹈的基礎,在其訓練中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因為其審美風格不同于任何時期,通過獨立的表達來體現出了一種文化自覺,將集體的深層心理以舞蹈的形式抒發給了觀者,并且傳染了觀者,使觀者通過這種藝術得到了心靈的凈化。
三、結束語
總之,筆者通過對于漢唐古典舞伐訓練承載著傳統文化在最輝煌的時刻所表達的一種精神,需要進行一種反思與理解。正是由于兩者是一種統一與相輔相承的關系,因此,總的來講,不但要討論其價值,還應該透過對這些價值的理解來更好的實現訓練中的內容表達。只有當形式與內容二者非常緊扣、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時,這種上乘的藝術表達才能更好的稱之為藝術,也能夠更好的實現藝術作品所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使精神的境界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林碧映.試論中國古典舞的意境美[J].咸寧學院學報,2012(04).
[2]劉心韻.宋代舞蹈表演形式初探[J].學周刊,2012(04).
作者簡介:董雪(1982—),女,陜西咸陽人,學歷:本科,職稱:講師,工作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部門:秦漢樂舞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民間舞、古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