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元福
古典詩詞是古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文化魅力,同時也隱藏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古典詩詞以不同的形式向世人展現著它的美,這是需要現代人傳承和發揚的一種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涉及到古典詩詞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開展高中語文課堂古典詩詞的美育教育更是重點內容,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的挖掘古典詩詞中的美,從形式到內容再到情感等方面細致的進行分析,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分析,感受其中的文學之美。
一、教師積極引導,發現詩詞之美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語文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知識引導傳遞的角色,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高中生對于古典詩詞的接觸是比較少的,在加上自身閱歷不是很豐富,因此對高中古典詩詞中的一些內容并不是很理解,因此很難發現詩詞背后的深刻含義。這時教師就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通過引導學習,讓學生能夠接受并發現古典詩詞之美,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自主的感受到詩詞中的意境美。在古典詩詞美育教育中,教師要明白一點,那就是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主體對象是學生,應該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首先教師可以想給學生介紹一些關于古詩詞寫法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要押韻,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將就一定的平仄,另外用詞簡潔準確,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古典詩詞的表達形式都是比較簡潔的,寥寥數字就可以將事件或是表達的情感描述出來,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正確,并且還有五律五絕、七律、樂府詩、六言詩等多種形式之分,通過這些基本知識的介紹,讓學生更加了解古典詩詞,并不是隨便的寫上幾句就能夠稱為詩詞的,讓學生感受到古典詩詞創作的偉大和文字運用的魅力,體會古典詩詞之美。
二、技巧方法傳授,感受美育教育
對于古詩詞的鑒賞,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學生一開始不能感悟到其中的語言魅力,是因為不懂得從何種角度來欣賞,方法技巧掌握的不準確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鑒賞的結果。首先要明白各種詩詞的特點,大體分為懷古詩、詠物詩、寫景詩、戰爭詩、行旅詩、送別詩和閨怨詩等幾種,每一種形式的詩歌都有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比如說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或是事跡,通常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到一起,以歷史來反映現實生活,感慨生活和個人遭遇或者是抨擊社會現實。比如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詩主要就是感概個人的遭遇,詩人的理想與現實產生了極大的差距和矛盾,雖已年過半百,但是仍然功業無成,利用這樣的懷古形式來感慨自身在現實社會當中的情況,用以抒發自身的情感,另外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屬于懷古詩,對朝廷以及社會現實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借詩詞來抒發自身的憤怒。在詩詞的鑒賞理解方面需要有方法和技巧,首先看一下詩詞中的主要表現手法,是直接抒情還是間接抒情,有沒有托物言志、象征、烘托、對比等明顯的手法,另外就是語言方面,抓住作者的語言風格以及特色,深入的分析語言藝術魅力,掌握這些詩詞鑒賞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詩詞背后的隱藏含義,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貫徹落實美育教育。
三、結合現代技術,展示詩詞意境
現代信息技術在古典詩詞鑒賞中同樣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要想深入的理解和學習古典詩詞,需要從詩詞表達的意境入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將詩詞所表達的意境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對表達的內容有更加生動具體的理解。古詩詞的鑒賞學習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枯燥的,教師無休止的講解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形式單一、內容固定,對于學生根本就沒有吸引力,致使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因此結合現代技術改變教學模式成為目前的重要教學任務,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能夠以多種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以圖像或是動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比如,在學習古典詩詞的時候,可以找來一些與詩詞意境相符的古典音樂,讓學生沉浸在音樂當中,跟隨著音樂的律動來體會詩詞的意境,對于描寫戰爭類的詩詞,可以找一些比較慷概激昂的音樂,讓學生內心澎湃,情感跟隨著音樂發生變化。另外也可以展示圖畫意境,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詩詞中描繪的景象,比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边@樣的意境是可以通過圖組的形式展現出來的,每一句詩都是一副畫面,利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讓學生結合圖畫來感受詩中描繪的意境,放佛置身其中,跟隨著作者的描述進入到詩中的場景當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古典詩詞本身的美。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美育教育是逐漸滲透的一個過程,陶冶學生的情操,展示古典文學的藝術魅力,這是語文古典詩詞美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古典詩詞,并且感受到其中的文字魅力,學習鑒賞詩詞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自身的理解來感悟詩詞表達的含義,感受意境之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