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成
【摘 要】
朗讀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硬實力,因為學生只有會朗讀才能夠聽懂語文內容,只有會朗讀才能夠繼續進行閱讀,擁有強大朗讀能力的學生會有好的語感,可以讓他們在朗讀文章的同時快速地了解文章的內容。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朗讀的硬實力,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實現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硬實力 有效措施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朗讀中積累大量的語文知識和語言素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和語文寫作教學。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不難看出朗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重要的能力,教師的教學重點也應該是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來打好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棄本逐末,在教學中只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不注重培養學生最基礎的朗讀能力,這種錯誤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這就使學生以后的學習變得非常困難,效率非常低下。由此可見,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教師就必須提高學生的硬實力,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以下就是筆者根據個人經驗總結的提高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安排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朗讀
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個過程是不能省卻的,因為只有學生朗讀文章的數量達到一個數值之后,學生的朗讀能力才能形成一個質變,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朗讀時間,慢慢地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最終實現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而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因為他們耐不住性子,他們認為朗讀教學的性價比太低,遠沒有閱讀練習和寫作練習的成效高,所以他們逐漸放棄了朗讀教學。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教師不想實行朗讀教學的主要原因是朗讀教學花費的時間太長了,如果給學生進行朗讀教學,那么教師的其他教學任務就不能完成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一擠,那么時間總會有的,因此作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善于節省時間,將這些節省下來的時間運用到朗讀教學中去,從而提升學生的硬實力。
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的時候,筆者將分析文章的環節給取消了,因為這個環節太長了,花費的時間非常多,而且還取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筆者將這個環節取消,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給學生朗讀這篇文章,讓學生能夠在朗讀的時候感悟文章。另外,筆者將課堂上的多余的時間安排給學生朗讀,還讓學生的語文發音能力得到了培養,因為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只安排了很少地朗讀時間或者根本沒有安排朗讀時間,這就使得學生的發音能力得不到培養,總是在課堂上發出錯誤的讀音甚至讀破句子。
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用朗讀比賽來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
常言道:“不逼一逼自己,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潛力有多大”。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的同時逼出自身的潛力,提高他們朗讀能力,因此,我們教師要多在課堂上舉辦朗讀比賽,鼓勵學生參與朗讀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朗讀潛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比如在學習《藍色的樹葉》的時候,筆者就先用多媒體將文章朗讀的示范播放給學生聽,讓他們跟著后面學著朗讀,然后給學生安排足夠的朗讀時間,在學生朗讀完之后,筆者再將學生分組,先是每個小組進行競爭,決出勝負之后再由每個小組的冠軍進行競爭,最后選出朗讀最優秀的冠軍。實踐證明,學生整節課都保持著非常高的積極性,學習起來特別認真,筆者取得了一個很好地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給學生使用朗讀能力的機會
朗讀能力的應用就體現在學生的語文閱讀上,因為學生需要在閱讀之前將文章朗讀一遍,在閱讀中將文章朗讀一遍,以及閱讀之后再將文章朗讀一遍,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要進行三次朗讀,所以我們教師要利用閱讀教學的特點,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運用朗讀能力。這其中第一個朗讀的目的就是了解文章的主旨,朗讀能力強的學生在讀完一遍文章之后就會了解整個文章大體上講述的什么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而第二個朗讀的目的則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表達情感所運用的手法,因為每篇文章都是表達了作者獨特的感情的,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因此作者選用的表現手法也不一樣,而第二遍的朗讀則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文章,了解作者所用的表達手法。至于第三遍的的朗讀則是一個精讀,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應該運用哪種感情,在文章的何處應該加快語速,而在何處又應該減慢語速,最終讓學生飽含深情的將文章朗讀出來。
比如說在學習《清澈的湖水》的時候,筆者就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運用朗讀的技巧,讓他們在三遍朗讀之后說出自己的感悟。學生一開始還很猶豫,因為之前在進行朗讀教學的時候都是筆者帶著學生一起朗讀,引導他們感悟文章,所以他們覺得只靠自己并不能完成朗讀練習,但是筆者鼓勵他們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要努力地證明自己。事實證明,學生單獨朗讀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但是筆者并沒有催他們,我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獨立完成朗讀訓練。最后,學生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了自己,證明了他們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結 語】
綜上所述,朗讀能力是學生的語文硬實力,只有他們的硬實力提升了才能夠帶動他們軟實力一起提升,從而實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如果我們教師棄本逐末,不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那么不管我們多優秀,我們的教學效率也不會得到提高。筆者希望我的個人見解能夠幫助更多教師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幫助他們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
【2】李良勁.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指導【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