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內容,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提倡課程游戲化的今天,我園針對健康領域的體育課程進行了充分的思考與醞釀,特別在課程的設置上,經過反復推敲,精心架構,基于幼兒體能發展的幼兒體育游戲化課程已初露端倪,從以前的悄悄萌動,到現在的慢慢蛻變。經過實踐與探索,一個個接地氣,富創意、有活力的原創體育課程不僅草根,更接地氣。
一、低結構原材料為游戲化課程潤色
在自然環境中,我們利用輪胎、竹子、麻繩等自然材料制作了鉆洞、搖筒、投籃、爬梯、抓扛等自然野趣的活動區域,成為幼兒鍛煉身體、增強體能、身心和諧發展的“小樂園”。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身潛力在體育活動中,有了玩具、器具,可以提高興趣、提高運動能力,我們通過各種活動器具,既保證足夠的活動時間,又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如木塊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經濟、具有多種教育價值的游戲材料。在一次晨間活動中,老師發現兩名幼兒在木塊上面對面抱在一起,試圖交換位置,雖然老是失敗,但一直在嘗試,玩得很開心。受此啟發:如何讓木塊玩出新花樣,是不是可以設計一系列不同尋常的木塊游戲,進而更大地激發幼兒玩木塊的興趣,鍛煉幼兒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呢?通過觀察,我們捕捉到可以進一步開發木塊玩法的游戲,并加以提煉,為此《蜜蜂做工》這一體育活動產生了,整個活動結合春天這個季節,以蜜蜂為主角,以采蜜為主線,以入巢釀蜜為手段,通過碰一碰,走一走、換一換等手段的運用,從單人到雙人保持平衡,再到多人協作保持平衡,層層遞進,為幼兒創設了開心愉悅、挑戰困難的游戲氛圍。不僅豐富了我園課題研究的內容,更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二、三維立體動畫為游戲化課程添彩
《綱要》中健康領域明確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強調的是動作技能發展,忽略幼兒動作協調性和靈敏性的訓練。這次活動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體育活動中大膽引入信息技術,如在大班體育活動《星際戰士》中,以炫麗的影視圖像、三維的立體動畫、刺激的音響效果,給孩子一個全新的感官刺激,活動一開始,以“歷險”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幼兒游戲欲望。因為幼兒對于太空這一神秘的地方,不但能讓幼兒趣味性強,而且能讓孩子迅速進入境界,進入角色,既給他們以可感性,加深記憶,同時又可提升運動興趣。而后以在“太空”遇到“隕石”導入,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身靈其境,在情景中練習滑步、蹲跳、側滾翻的動作技能,體驗了游戲的樂趣,不僅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培養了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三、歡樂親子同游為游戲化課程加碼
為了使我園的課題做實做強,我們向家長征集有效的體育游戲,在篩選的基礎上,集家長游戲之精華,開展了《奔跑吧兄弟》歡樂親子同游活動,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每位幼兒、老師、家長都積極參與,當主持人宣布游戲開始后,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各個游戲點,各游戲點的老師認真、耐心、有序地組織好每一批前來參加游戲的家長和幼兒進行游戲。“部落狂歡”“召集令”“八人轉”“野戰營”等游戲,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帶來的快樂、讓家長重溫了小時候玩過的游戲。操場上開心的笑聲、響亮的說話聲、動感的音樂聲……形成了此時此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四、班級特色區域為游戲化課程搭橋
大家知道區域活動孩子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進行活動,能使幼兒真正享受由學習過程帶來的快樂,并有可能獲得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機制。為此我園除重視戶外環境的構造,還充分調動每位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求每個班都有體育區域,保證孩子在陰雨天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了富有個性和特色的活動區域環境,活動過程中,每位老師既是參觀、學習者也是評委,每到一個班級由該班一位老師進行體育特色區域介紹,然后每位老師對各班的體育特色區域進行合理打分。創設的區域有體壇新秀、樂趣空間、健身中心,丟丟樂、健身達人秀等,形式多樣、數量充足,材料的投放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運動和發展的需要,而且還考慮到個體差異的需要,使各種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在各區域內,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能力來選擇運動器械,選擇運動方法,從而滿足自由選擇、自主運動的需要。班級特色區域環境的創設,為體育游戲化課程的開展搭好了橋,使孩子樂玩、會玩、想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