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才
顧頡剛先生認為,伏羲是文明社會中的人們回溯古代社會,因而從理性上推演出來的一個古代社會的漁獵階段我贊同這個觀點,以它作為我議論伏羲文化問題的一個前提。宗璞先生概括他的父親馮友蘭先生的見解說,文化本來就是一種有選擇的積累:“有選擇的積累”是個很好的表述。它是一種文化觀點,也是一種研究方法,表示研究文化要重視前人已經取得的成果,不能否定傳統,不能忽視根基和由來。同時要向前走,把傳統中的優良材料選取出來,加在一起,給以概括,提煉出新的研究成果,把文化推向前進。我也贊同這個見解,以它作為我議論伏羲文化的另一個前提。
伏羲是文明社會中的人們從理性上推演出來的,伏羲文化的內涵不是隨意編造出來的,而是人們理性思維合乎邏輯的結果,它必然有符合史前社會實際的內容。而每個時代的人們的理性也都有局限。推演出來的結論有的也可能與史前社會的實際不盡符合。伏羲文化的材料,是漢代前后好幾個世紀里陸續形成的,記錄于不同古籍,有些材料互不契合在所難免。較后的著作收集轉述有關傳說的時候,見到的材料龐雜不一,必然要加以取舍。西晉人皇甫謐編撰《帝王世紀》和唐代人司馬貞編撰《三皇本紀》的時候都這樣做過。近現代人的理性發展了,尤其人類學、考古學的成就,大大增加了人們對史前社會的了解。我們現在講伏羲文化不可能一概照舊,一定會有所選擇。當然,主張選擇不等于主張只能有一種選擇,不同選擇可以互相切磋,可以并存。
從伏羲文化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價值著眼,聯系史前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可以說伏羲文化的內涵主要是發明網罟、始制婚姻、始畫八卦。
伏羲發明網罟的傳說,最遲在戰同時已經有了。《周易·系辭下》記載,伏羲“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后代文獻均無異議。有的古書沒有直接說,實際上也肯定了伏羲發明網罟。《帝王世紀》書里說,伏羲氏“取犧牲以供庖廚”。《三皇本紀》書里說,伏羲氏“養犧牲以庖廚”。兩書沒有直接說伏羲發明網罟,但可以合理地推測,兩書是承認伏羲發明網罟的。因為兩處所說的犧牲一定是使用了網罟獵取來的,用石塊、木棍圍獵來的野獸不死也傷,不能夠作為犧牲馴養。《尸子》書里說,伏羲“教人以獵”,實際也承認了伏羲發明網罟。與炎帝“教耕”一樣,伏羲“教人以獵”,與發明新的生產工具相關聯。炎帝“教耕”與發明耒耜相關聯,是教人們學習使用耒耜耕作。伏羲“教人以獵”與發明網罟相關聯,是教人們學習使用網罟捕魚打獵。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強調,“生存技術”在早期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發明網罟是早期人類社會“生存技術”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增加了漁獵收獲,是原先使用石塊、樹枝無法相比的。
伏羲女媧本為兄妹,后來結為夫妻。這個故事比較完整的記載見于唐李冗的《獨異志》,說:“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日:‘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于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有傳說,將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妻的故事與洪水的故事牽合,說洪水發生時他們兄妹兩人憑借一個大葫蘆漂流逃生,其他人都被淹死了。洪水過后他們兄妹結成夫妻,使得人類傳衍不絕。漢唐畫像石、畫像磚和繪畫里,有伏羲與女媧交合的藝術作品,兩人的形象均為人面蛇身,下部為兩條蛇纏繞在一起。這樣的藝術作品,有山東嘉祥的漢代畫像石,有河南新野的漢代畫像磚,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西魏壁畫,還有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繪畫。這樣的古代藝術作品證明,伏羲女媧婚配的傳說最遲在漢代就流傳開了。伏羲與女媧婚配傳說的深層含義是建立婚姻制度,這一點古代學者已經指出來了、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說:“女媧禱祠神,祈為女媒,岡置婚姻。”女媒,又稱高媒、神媒,是主管婚姻的神。女媧祈求上蒼讓自己主管人類的婚嫻,安排男婚女嫁。后來《三皇本紀》的記載擺脫了故事性的敘述,直截了當地說:伏羲“始制嫁娶”,就是開始建立制度管理兩性關系。伏羲與女媧同為風姓義是兄妹。他們結為夫妻,用近現代人類學知識衡量,他們的婚姻屬于氏族內血緣婚姻。他們建立的婚姻制度是氏族內血緣婚姻制度。換個說法,伏羲女媧兄妹結為夫妻傳說的出現,證明最遲到了漢代的時候,中國人已經推測到人類社會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氏族內血緣婚姻制度,而且把它的創立歸之于伏羲女媧。這種婚姻制度是人類社會最早的婿嫻制度,它的建立是人類兩性關系從無規則到有規則的創舉。
伏羲始畫八卦,最遲也是戰國時已有的說法。《周易·系辭下》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叫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這一節文字的含義可作如下表述:古時伏羲氏治理天下,對大小遠近的一切事物無不窮究。大的方面,他仰頭觀察天上日月星辰的形象,俯首觀察地面山川河流的狀況。小的方面,他仔細觀察鳥類的羽毛和獸類的皮毛的紋理,以及不同地區的水土分別適宜生長什么動物植物。他窮究遠近一切事物。近白人類身體的耳、目、鼻、口等等,遠到天地之間的雷、風、山、澤等等,都加以研究,取得了廣博的知識。于是他開始畫八卦,川八卦將各種知識貫通,以通曉宇宙萬物的性質。又用八卦對事物進行歸類合比較,進一步獲知萬物之間的關系。舉例說吧,《離卦》的“離”字是附麗、附著的意思。《離卦》所體現的、要人們重視的就是事物間的附麗、附著關系,懂得了魚蝦附著在水中,鳥獸附著在山林,下水打魚上山打獵,才能夠得到魚蝦和鳥獸。伏羲作八卦就是發明了,種認識工具,用以認識宇宙的由來和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從運用八卦認識事物的時候起,人類開始有了文化,開始從蒙昧走向文明。
人類文明初始時代面對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往往屬于文明社會始終存在的基本問題。人要生存首先要吃飯,人類要延續后代必須有兩性結合,人類社會要發展離不開文化發展。古人說:“食色,性也。”維持生命、繁衍后代都是本性:我們再加上一句:“文化,命也。”文化決定命運食、色、文化三大基本問題,在每個歷史階段只能相對解決,而不能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每個新的歷史時期的人們都要繼續面對這三大基本問題,進一步解決它,從而維持并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在中國文化中,伏羲是傳說中的三皇之首代表中華文明起源的初始階段。人們賦予伏羲義化的基本內涵正好屬于食、色、文化三大基本問題.發明網罟增加了食物,建立婚姻制度有利于延續后代,發明八卦開啟了智慧。伏羲文化面對的、著手解決的是人、人類、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也足根小問題,它體現的真理適合于全人類,不會因為種族、民族、國家、地區不同失去意義伏羲義化體現的真理,從過去到現在以至未來,永遠不會消失,對于人、人類、人類社會具有根本價值、普遍價值和永恒價值。時至當代,人類社會文明空前發展,仍然不可輕視伏羲文化提示的真理:人要生存,人類要延續,人類社會要發展文明忘記這個真理,一切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