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雄
【摘要】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生活美好的向往是我們的追求。”那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說,“家長與學生對教育美好的向往是我們的追求”是完全正確的。簡單說,教育美好的向往就是辦好教育,辦好教育離不開老師這個重要元素,只有好老師才能上好課,才能辦好教育。怎么樣才算是好老師?用心上課的就是好老師,而用心上課,且能跟住時代脈搏,尋找最適合當代學生教育方式的更是好老師。只有好老師,才能上好課。更為重要的是,好課貴在堅持。
【關鍵詞】教育 美好 堅持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25-01
一、好課是用心來上的
“用心”是做事的前提,是做好事的保障。從古至今,用心做事的事例枚不勝數,有“蒲松齡草亭問路”,有“歐陽修借閱典籍”,有“玄奘苦學佛法”,還有“魯迅嚼辣椒驅寒”等等。正如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們做教育的大事,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用心去做,哪能把事做好?哪能把書教好?哪能把學生教好?教書的人,最能體現其用心與否,最能看的就是課。看其上課的態度,上課的準備。這又是一個前提,只有把它做好了,好課就不遠了。
二、好課是策劃出來的
有了用心的前提,接下來就是要好好地策劃。其實有學過教育的人都應該知道,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我們用了很多年的“排排坐”教學模式,就是工業革命以后,為了培養工廠里流水線的工人而創設的。現在我們的社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傳統的“排排坐”已經不適合我們了,歐美已經把這種模式放進了“博物館”。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現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運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所創設的。那么,怎么樣去做“小組合作學習”?我根據馮恩洪院長的指導和日本佐藤學教授的研究,有了以下見解:
1.問題是教學的起點。
問題是學生與老師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橋梁,是教與學的出發點。在這里,老師要認真研究怎樣發問,這里要講求技巧。第一,問題要有其針對性;第二,問題要有其價值。不要動不動就發問,問一些不痛不癢的東西。另外,我們老師也要給予學生發問的時間,也不要怕被學生問倒。
2.小組是能力的平臺。
當學生有了問題,我們老師要好好的把握。這時候就要好好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為什么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呢?佐藤學教授在《學校的挑戰》一書中闡述得很清楚,目的就是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思維的碰撞,也讓上中下層生都能真正學到東西,還能讓學生們有一種沖刺與挑戰的動力。
曾經就有一位學生在老師講《木蘭辭》中問道:“古時候的女人都是裹腳的,腳都很小,難道木蘭十二年不洗腳?”,也曾經有一位學生在老師講授《祖父的花園》時問道:“老師,我經常到我家旁邊的公園去,那里的花也很多,但為什么不見有蜜蜂呢?”當學生問這種問題時,我們做老師的不要怕,反而要好好地利用。我認為可以有兩種利用方法:一種是馬上組成學習小組,對剛才的問題進行探討。另一種就是組成課外綜合學習小組,查找資料,對剛才的問題進行研究。這樣做,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學到書本以外的知識。
或許,有很多老師不喜歡小組合作學習,認為傳統的比較有效,認為我們班級的人數較多,不適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等等。我也是不容易接受改革的人,我也覺得老師們說的有其道理,我們不應該盲目地去運動式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我通過自己的分析,認為小組合作是可以做的,也是有必要做的。方法如下:(1)首先要認識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不是簡單的分組學習和集體學習。關鍵在于合作和探討。(2)我們老師要強調:“不懂的學生不要老師一個人思考,可以問問鄰坐的同學?!边@是養成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互學互教的習慣。(3)循序漸進。在剛做的時候要求不要太高,合作的次數不要太多。(4)針對有價值的問題,意思就是說要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大部分學生不懂的問題。
三、好課要有“三分”特點
“三分”指的是分層教學、分組學習和分類指導,說白了就是以前提的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就是在教學設計上下工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教學的內容分開幾個不同的層次。這個似乎很難做到。其實這個不難,我們主要從練習上動動腦筋就可以辦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自由選擇,從而達到學會的目的。
分組學習和分類指導也是基于剛才的分層教學而言的,可以讓學生挑戰不同的難度,讓學生探討出結果,老師最后進行指導和總結。
四、好課,貴在堅持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苯逃情L期的,沒有終點,我們永遠在路上。
我國的教育改革啟動了很久,成功的個例也不少。為什么我在這里說個例?因為能影響一大片的少之又少?,F在優秀教師有個怪相,一成名就沉淪,一優秀就落后。這是因為這些老師的功利心太重。很多專家說“一個好老師就靠一堂課”,但這堂課不應該就一堂40分鐘的課,而是不斷地一堂堂40分鐘的課,就是要不斷地去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有所收獲;只有堅持,才能影響深遠;只有堅持,才能實現家長與學生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