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就是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辦公篇
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交通篇
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1.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
2.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
3.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
4.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5.一般的車用93號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號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6.洗同樣型號的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7.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旅游篇
發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應當成為新時期的重要戰略。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游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倡導低碳,呵護地球。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交流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