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聞媒體上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一個詞匯就是低碳。百度一下得到的解釋是: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相信大家對于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這兩個詞一定不陌生。營造一個低碳的生活環境,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造福后代。那我們應怎樣做到低碳生活?
1.走路或騎車上班
如果你的居住地距離單位并不十分遙遠,請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你會收獲新鮮的空氣、沿途的風景以及越來越健康的身體。
2.節約打印用紙
我們都知道,紙是由樹木制造而成的,而樹是一個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時可以制造氧氣,凈化空氣。如果沒有了樹,我們無法想象地球將會是一種何等景象!我們提倡,打印文件請用雙面,這樣一來,我們等于挽救了一半原本要被砍伐的樹木!
3.用手帕代替紙巾
曾經的我們無論是抹眼淚還是擦嘴角,用的都是手帕,這是環保的象征。而紙巾的利用率卻很低,大部分只是用到了中間那一小塊,然后就被丟棄了。所以請在口袋里預備一塊手帕吧。
4.拒絕一次性筷子
去飯店吃飯,怕服務員沒有認真清洗筷子而要求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朋友,為何不自己攜帶呢?現在有出售可折疊的餐具,攜帶很方便,放在包里也不占地方。
5.拒絕塑料袋
曾幾何時,家里堆著紅藍白綠很多塑料袋,都是上菜場、超市購物時帶回來的。萬一破了不能用了,就扔進垃圾堆,殊不知塑料袋是難以分解的,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環境。
6.少用一次性洗漱用品
很多賓館洗漱間都會有提醒重復使用毛巾的標語。而如果經常外出的朋友,最好能自己攜帶牙具、毛巾,一來是節約了一次性用品,二來也是為個人衛生考慮。
7.節約用水
生活中要用水的地方很多,如果沒有節制地使用,那恐怕不久的將來,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但只要我們愿意多轉一個彎,就能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滴水。
8.節約用電
節約用電,一般都是體現在細節處。比如:人走出屋子,就隨手把開關關上;用節能燈泡替換普通燈泡,瓦數不要太亮,只要能不損傷視力就行……
9.拒絕宅
現在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而你宅在家里,勢必會增加你的電消費,長此以往,對心身健康都沒有好處。所以,還是應該多出去走走,這對你來說一定是有益無害的。
10.變廢為寶
也許你有很多不喜歡的衣服,使你在發愁該如何處理,但千萬別扔。因為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成為一件裝飾品,或者成為一件新的實用物品。
低碳在生活中就是節約,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注意,就都能做到“環保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