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男主播郎永淳離職事件引人關注,特別是他提出離職的理由之一是需要照顧患乳腺癌的妻子。自從妻子被確診,郎永淳一直用堅強的愛和樂觀的態度支撐著她。作為公眾人物,他甚至鼓勵妻子將自己的治療心得記錄下來,以期提醒身邊的女性朋友關注乳腺健康,及早發現、及早預防和治療。親人關懷能讓乳癌患者“重生”嗎?
一項全國性的調查顯示,親戚朋友很少、社區團體活動較少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幾率,是保持密切社會聯絡患者的兩倍,而沒有親人朋友的乳腺癌患者比擁有10個以上親友的患者的死亡幾率高3~4倍。
第十八屆全球乳腺癌患者支持大會主席史安俐強調了患者家屬在乳腺癌患者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她表示,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以及一家人齊心協力、發揮親友及病友在乳腺癌患者治療和康復中的積極作用,對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復意義重大。
在乳腺癌的治療過程中,家人的態度會對治療方案起著相對重要的作用。史安俐表示,患者家屬應該與醫護人員在疾病治療方面達成高度一致,不但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也要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乳腺癌患者支持還應根據病人的情況,與主治醫生和護士進行充分溝通,從心理、營養和護理等各方面給予個體化的指導,讓病人充分了解治療的全過程。
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會在2014~2015年期間組織了17個城市的癌癥康復組織里面1萬名乳癌患者進行了生存質量狀況的研究項目。調查顯示,經常參加癌癥康復組織活動的乳癌患者生存質量要遠遠高于自己呆在家中的生活質量。研究表明,糾正不良生活方式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需要同伴們的互相鼓勵和幫助,也需要醫生們的科學指導才可能盡快康復,回歸社會。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徐兵河教授表示:乳腺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他建議女性25歲以后定期進行乳腺檢查,40歲以后每年進行鉬靶檢查,以便能夠及早發現腫瘤,進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即使出現復發和轉移也不要輕言放棄,應該遵循醫生建議進行規范化治療。另外,他還提醒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時,記得關愛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防治乳腺癌的健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