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閆劍利 11月4日,記者從山西省農業廳獲悉,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省科技創新推進大會精神,山西省提出了在農業領域實施12項農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及配套保障措施。據悉,這12項農業科技創新涉及雜糧、干果、水果、農業電子商務等方面,目前,省委農工辦、省農業廳對12項行動計劃及配套措施進行了責任分解。
雜糧產業科技振興行動計劃。將建設山西省雜糧創新展示中心,組建雜糧育種攻關團隊,重點研發谷子、燕麥、蕎麥、高粱、食用豆等適宜于全程機械化生產的良種。探索“以糧換種”等補貼形式,引導農民使用良種,建設雜糧集成技術標準化示范基地,加大“谷子地膜覆蓋穴播技術”“燕麥三深一淺”“紅蕓豆膜下滴灌”等成熟技術的推廣力度。
干果經濟林增產增效行動計劃。將加大紅棗抗裂品種選育和防裂果技術科研攻關力度,大力推廣紅棗防裂防病“雙調”(上調樹勢、下調土壤)綜合管理技術、紅棗遇雨裂后烘干技術、棗樹搭雨棚和枝組套袋防裂技術。在臨縣、興縣、夏縣、永和4個縣10個村開展葉面營養防控棗果裂技術示范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示范推廣面積。同時,將組建核桃專家技術團隊,開展核桃凍花等災害防控技術攻關,加快低質低效林的改造管理和高標準示范園區建設。
水果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將推廣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在適宜地區大力推廣玉露香梨種植,加大補貼力度,打造高標準示范果園。加快推進老果園改造,重點推廣高光效樹形改造技術,用5年左右的時間改造郁閉低產老果園200萬畝以上。同時,將引進和研發適合果園操作的機械設備,減輕勞動強度,到“十三五”末全省果園機械裝備率將達到30%以上。
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將通過組建專家技術團隊,來培育抗旱節水作物新品種,加大旱作節水技術研發力度,提升生物節水水平。研發中小型靈活多樣的農業機械,創新農機農藝結合的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加快噴灌、滴灌、膜下滴灌等成熟技術推廣,對秸稈覆蓋、秸稈還田、少耕免耕、地膜覆蓋雙壟溝播技術等進行物化補貼,擴大推廣面積。
草牧業發展試驗試點行動計劃。將確定朔州市為草牧業發展試驗市級試點,主要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研發適合雁門關地區種植的飼草品種,加快草食畜品種改良,集成草牧結合的飼養綜合技術。同時,籌備建設朔州畜牧草業研究中心,推廣飼草撿拾收獲機械。
中藥材產業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將重點推進山西道地大宗藥材的產業化開發,加快開展規范化種植技術、采收、加工標準和飲片質量標準的研究,示范推廣一些適宜的實用生產技術,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強良種選育,開展地方中藥材種質資源保存、種質鑒定,開展道地中藥材品種的篩選、脫毒、提純復壯與組織培養,選育適宜山西省的優質高產新品種。
農產品加工科技提升行動計劃。將建設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集中攻關制約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引進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搞好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發展優秀國產農產品加工設備裝備,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推進精深加工,研發推廣一批精深加工成熟適用技術、工藝和設施設備。
農業生態保護“兩減”行動計劃。將推廣區域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秸稈還田技術、緩控施肥技術、種肥同播和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研發適合山西的3s精準施肥系統,按作物品種、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和地塊養分狀況進行精準、定量施肥;進行農藥技術聯合攻關,強化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加大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的研發力度,減少農藥施用量和農藥殘留。預計2020年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將達40%左右。
農機農藝融合行動計劃。將組織農機和農業部門,科研、推廣、育種等科研單位及農機生產企業等組建農機農藝融合協調小組,重點探索玉米、馬鈴薯、谷子等優勢雜糧農機農藝融合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加大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建設力度,大力推廣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品種、栽培和機械化相互適應的—體化技術,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一步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氣象服務科技提升行動計劃。將實施人工增雨防雹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氣象防災減災科技監測能力建設工程,實施農業氣象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山西科技創新城溫室氣體監測評估中心建設,擬申請中國氣象局大氣成分研究分中心,形成溫室氣體優勢學科,以提高山西省溫室氣體排放評估的科學性、評估結論的權威性。
電子商務進農村促進行動計劃。將整合商務、農業、供銷社系統資源,對接社會互聯網企業,開發支付結算系統、收錄農產品入庫項目、貫通網絡聯合系統,形成覆蓋省、市、縣、鄉、村各類經營主體及終端網點,上下連接、輻射全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體系。助推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農民就地觸網,有效解決為農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光伏扶貧試點行動計劃。將以呂梁山、太行山兩大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光伏扶貧試點工程建設。編制全省光伏扶貧工程規劃,到2020年,全省建設荒山荒坡、農牧設施光伏扶貧地面集中電站將達3000MW以上,村級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將達200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