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朋友的女兒就要上小學了,她媽媽在微信上拋了張“老軍挎”的照片,說是小姑娘堅決要背這只爸爸小時候用過的書包,什么新式雙肩背都不要。沒兩天見到了這小姑娘,也見到了背在她身上的“軍挎”。黃綠色的帆布洗得有些發白,書包一角磨破的地方用細細的針角縫過,又洗過,不是做舊,是真的舊,干干凈凈舊得好看!小姑娘連比劃帶說:“我媽媽的微信上得了這么高這么高,從地上開始一直比我還高,都是一樣的‘好看’、‘好看’、‘好看’……”哈哈,除了“好看”,有沒有人評“好細”?據說已經過世的奶奶把爸爸小時候的東西收得特別細,和這書包在一起的還有爸爸小時候玩的彈弓子,更別說書、本、獎狀了……“一定愛護好這書包啊,買也買不到的!”囑咐小姑娘的同時,周圍人無不為奶奶的細心和愛心感動,尊重生活的人,也最值得尊敬。
趁著“閱兵假”在家,終于把存了多年的一些小畫掛上了正對著沙發的那面墻。這面墻應該掛幅大畫效果更好吧,但想了好久,還是愿意把自己視線最常停留的位置留給大家。畫幅雖小,出處各不相同,看著它們,他的快樂、她的放松、他的嚴謹、她的自信……世界各地不同時間認識的朋友,他們身上的那股子勁兒就在你眼前晃呀晃,定格在一個個小畫框里,又會在今后的日子里,和不同心情的自己相遇。說起這些小畫,真沒什么太有價值的,于我卻件件是寶。想起了這期雜志里的“收藏”專輯,忍不住笑問自己,這些生活里的情誼之物,也都算得上收藏嗎?
這期雜志里采訪了8位收藏家,人家那才叫真收藏!從國寶級的硯臺、繡片,到少為人知的臺式老家具、極限明信片……看他們的收藏,飽眼福、長見識、添學問;聽他們的收藏故事,閱人生、悟哲理。同時還刊登了世界各地幾位藏家的家,看他們嫻熟地運用藏品擺布著自己漂亮舒服的家,與自己的心水收藏真正生活在一起。執著于一份美的收藏,對于一個人、一個家、一份生活真的會有很潤的滋養。
雜志上刊登的,往往是那些好中最好的例子,就好像風景要看到最高最遠的一樣。而收藏本身,的確又是個既大又小的概念。更多數的我們,可能沒有那么多的閑錢投資,那么認真地整理、鉆研,也沒有那么強的占有欲,但我們的家里可能都有很多很多不足掛齒五花八門的“收藏”,那是一點一滴生活、心情、時間的悉心記錄……只要有所愛,你就會活得很幸福。有句話始終讓我感動,“每個人背后的那個家,永遠都承載著他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