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招商引資是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政績的一大考核指標,因此,各個地方政府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綜合看來,當前招商引資政策、政府職能和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大力加強法規制度建設著手,可以有效促進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招商引資;地方政府;優化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近年來地方政府間招商引資競爭的日益激烈,一系列的問題逐漸凸顯,阻礙了招商引資工作的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招商引資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步入新的臺階。本文擬從招商引資工作中存在的若干主要問題為切入口,探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健康發展之路。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存在的問題錯綜復雜,對其進行詳細梳理,我們可以發現主要分為三大類:政策問題、職能問題和管理問題,嚴重阻礙了招商引資工作的科學發展。
1.政策問題
政策是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支撐力量,在政府招商引資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現行招商引資政策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優惠政策競賽。近年來,各地方政府競相主要通過降低稅率、延長免稅期、土地優惠等吸引外資,幅度越來越大,搞成了優惠競賽,這導致底線的逐漸消失,經濟的不可持續性發展。不可否認,優惠政策對經濟發展是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但在新常態下的今天,無論從哪方面看,單純依靠優惠政策來謀求發展的道路無疑陷入了誤區。二是,政策缺少可持續性。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時,缺少全局規劃,存在“今天制定明天廢”等問題,政策決策不夠規范,隨意性較大,一方面不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2.職能問題
政府職能錯位也是當前招商引資工作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職能錯位主要表現為——政治招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招商引資本來是一種經濟行為,應當是經濟主體的自主行為,。但是,各地方政府卻把招商引資政治化,不滿足于政策指導,而是無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親自上陣。其表現有兩個:一是,統一攤派。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心切,把發展地方經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招商引資上,把招商引資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實行統一攤派,不管所屬部門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可能招到商引到資,統統把任務分配下去,并且作為年度考核領導干部政績的一個重要指標,造成了政府機關的職能錯位。二是流于形式。各地方政府為了體現招商引資的力度,不惜工本進行“招商引資之旅”,很多時候是花費巨大而收效甚微,形式化的招商不但增加了無謂的“公務支出”,更是嚴重削弱了政府的執行力。
3.管理問題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中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和多頭管理現象客觀存在上。一是,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健全降低了法律手段調節的實效。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現行的外資法不僅有些內容不全面、不合理,而且存在前后矛盾、相互抵觸的現象,這在沿海城市的招商引資工作中尤為明顯。此外,面對國內形式的新變化和招商引資的新特點,我國制定相關法規的步伐明顯滯后,法律手段的運用顯得很被動。二是,多頭管理降低宏觀調控權威性。長期以來,我國招商引資的宏觀調控權限按著政府層級劃分,造成各種調控手段分散在政府的各職能機構中,如計劃、財政、金融、對外經貿、工商、稅務、海關等部門都在其職責范圍內擁有相應的管理、調控權,這種調控權力分散的局面使各種調控手段難以協調配合,不利于從宏觀上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規劃、協調和管理,嚴重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優化策略
1.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指導思想,我國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統籌指引下有序開展經濟社會活動。招商引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富于創新性兼具風險性,因此,更為需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政府在招商引資決策中要充分考慮成本與效益的問題,應著眼長遠、統一規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從產業結構、資源條件、環境情況出發,嚴格準入標準,只有對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有利的外資項目,才有必要積極創造條件對其引進,不能盲目降低標準、盲目競爭,只重數量不看質量。此外,招商引資的相關政策在制定前要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在出臺后要積極貫徹落實,杜絕“朝令夕改”,為引進項目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力保障。
2.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政府的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主要職能是社會服務和宏觀調控。當前,部分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的職能存在越位現象,在招商引資中起了主角作用。我們要建立新的市場化招商引資機制,要實現政府由招商主角到配角的轉變。這樣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監督、管理和服務上來,為企業招商創造一個良好的引資環境。在新的市場化招商引資機制中,企業在招商引資活動中將由配角變成主角,由被動變為主動,企業有目的、有選擇地參加到招商引資的全過程,既能夠積極主動地選準、選好投資者,又大大降低了招商成本。
3.大力加強法規制度建設
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健全是當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它一方面不利于有序競爭的展開,另一方也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地方出于發展地方經濟或者其他各種目的,經常會做出違背中央精神和國家政策的行為,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中的減免稅收行為、提供政策性住房行為和發達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業行為等,這些行為有的是違法行為。對地方政府的這些行為,中央政府應該完善監管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處理力度,以防止這些違法行為的發生。此外,我們要結合地方實際,大力加強法制建設,明確各級部門的權責,增強管理的科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鄒建輝,王紅毅.淺議當前招商引資存在問題和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6(3):223-224.
[2]李偉,李霞.轉變和完善我國政府招商引資職能[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26-30.
[3]何芳,張春河,仉小猛.政府招商引資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88-90.
作者簡介:衛柏江 (1986—),男,漢族,四川達州人,四川達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主要從事招商引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