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出納實務》是針對實際單位財務部“出納”崗位應知應會的知識、技能、品德、素養開設的一門崗位技能課,課程由行業企業專家和高職會計老師共同創建,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課程注重前期的崗位調研,校內“有趣、有用、有挑戰”的三項技能競賽,校外學生頂崗實踐鍛煉,本文探討課程教學中校內環節“有趣、有用、有挑戰”的三項技能競賽。
關鍵詞:課程競賽;出納實務;有趣;有用;有挑戰
《出納實務》是針對實際單位財務部“出納”崗位應知應會的知識、技能開設的一門崗位技能課,這門課程開發出來的教材《出納實務》是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專家、雨花區國稅局專家、中國建設銀行專家、一些企業專家和一些高職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長期和湖南省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華雅華天大酒店、北京世紀華天大酒店、長沙市戴氏餐飲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長沙市智進砂石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這些公司為學校提供教師頂崗實踐,學生頂崗實習的鍛煉機會,主要崗位有經管員、開票員、出納、收銀員等崗位的實踐鍛煉。課程按照出納崗位應知應會的知識、技能、品德、習慣、素養等分成了項目展開教學,項目教學的核心是職業技能,職業技能的養成是通過競賽的方式驗收,以賽代考。
一、《出納實務》課程核心技能比賽項目設置
“第十三屆神手、神算、神辨技能比武總決賽”是面向會計1431-1434班所有獲得班級神手比賽、神算比賽、神辨比賽1、2、3等獎學生準備的院級決賽,決賽所有選手都有榮譽證書和獎品。16周星期二下午在教室舉行。院級神手1名(1等獎),院級神算1名(1等獎),院級神辨1名(1等獎),院級神手8名(2等獎),院級神算8名(2等獎),院級神辨8名(2等獎),院級神手12名(3等獎),院級神算12名(3等獎),院級神算12名(3等獎)。班級賽設1、2、3等獎各1、2、3名,獲1、2、3等獎者項目總分依次加3、2、1分。班級競賽不頒發榮譽證書,但是加項目分。
二、“有趣、有用,有挑戰”如何在《出納實務》核心技能競賽中體現
《出納實務》是一門崗位技能課,必須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2003年-2014年,學校課程考核標準是出納崗位調研20%,神算比賽20%,神手比賽20%,神辨比賽20%,其他項目如出納票據5%,出納機具的使用5%,出納工作交接5%,《出納實務》課程學習總結5%,合計100%。教學實踐發現,有的學生是為分數而學習,缺失足夠的動力,技能提高不明顯,就業單位品牌評價不突出,為此,課程今年進行課程改革,內容整合金融、物流、餐飲三個高職學生主要就業行業的出納技能進入教材;邀請金融、物流、餐飲行業企業專家進課堂;邀請金融、物流、餐飲行業企業專家制定“神手比賽”、“神算比賽”、“神辨比賽”競賽規則,讓這三個競賽真正體現“有趣、有用,有挑戰”;創新課程考核標準:強調課前崗位調研30%(網上、人才市場、行業企業)、課中崗位技能競賽40%(競賽規則參考銀行標準、行業企業標準)、課中或者課后崗位頂崗實踐30%(各個行業),考核標準教師和企業出納專家共同制定,最后所有項目成績總評在第二學期期初。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我們在培養學生強化技能的同時,一定要培養他們優秀的品質,比如誠信(不代考,不徇私舞弊)、務實(多調查研究)、勤勞(每天都要練習)、團結(大事小事都要齊心協力)、公正(學生裁判銀行裁判企業裁判和教師本身公平、公正)等品質都可以通過一次次競賽去提升。“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選學《出納實務》的學生練好專業技能,就能實現學校、單位“零距離”就業,將“有趣、有用,有挑戰”用心和項目緊密結合,高職教育的明星出爐就為期不遠了。
作者簡介:彭湘華(1976-),女,湖南衡東人,副教授,會計師,碩士,主要研究高職會計教師培養、企業內部控制。
楊令芝(1964-)漢族,女,湖南益陽人,副教授 ,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
楊玉煥(1962-),男,湖南新晃人,副教授,會計師,主要研究高校教師培養、預算單位會計和企業內部控制方向。
本文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校內職業與就業特色課程《出納實務》建設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