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加強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這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教學和管理人員應該多方著手,培養并加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措施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
所謂大學生自我管理,指的是大學生為了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及為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對個人素質的要求,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有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資源(包括價值觀、時間、身體、心理、行為等),而開展的自我認識、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督的一系列自我學習、自我計劃、自我發展的活動。這是從廣義來理解自我管理;如果從狹義來看,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呈金字塔排序的話,自我管理是在塔的底部,是開展其他活動的基礎,其他活動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礎之上。”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現狀
1.大學生上課出勤率低,自我約束能力差
在大學校園中,很多學生表示: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課就去上,對于自認為無關緊要的公共課就選擇逃課;有任課老師管制就去上課,無人約束就隨意逃課,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大學生的約束力。
2.大學生在校的課余時間利用率低而且目的性差
進入大學后,與高中生活的最大差別就是:課余時間明顯增多。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除了上課,其他時間都沒有效的利用。
3.大學生學習盲目性大,缺少必須的人生規劃
現在,大學里的教育教學設施逐步完善,但得不到學生有效的利用。自主學習意識缺乏,在校的大學生大多數缺少人生目標,對自己沒有職業規劃。
4.大學生獨生子女多,依賴性強
目前中國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占據多數,很多學生從小到大生活在嬌生慣養的家庭里,很多事情家長代勞,因此表現為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即使進入了大學也沒有很大改善。
三、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大學是人生當中的一個承前繼后的階段。承前是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他們的知識達到了一定水平;繼后,是經過幾年的大學的生活、學習,他們將走向社會,獨立地工作、學習。那些對社會有所貢獻、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成績的人往往是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因此,在大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為重要。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學校所有教職工的共同努力,更是直接從事教學人員的事。
實現最終教育目的也要加強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代大學教育要以人的發展為目的,既“以人為本”。當今社會里,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飛速發展,僅憑大學里所學不能迎接將來工作中的種種挑戰,這就要求大學生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學校的教育目的就是把教師的教育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教育,使學習成為學生的需求和愿望,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管在校園內還是社會上,都至關重要。
四、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1.教給學生管好自己的理念和方法
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對自己做的事要負責,這是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最起碼的底線。人不可以對自己的言行無所顧忌或抱無所謂的態度,做了壞事會有人來管,刑法紀律規章制度會制裁懲罰。學生必須學會約束自己、管好自己,在這個大前提下,強化了意識,學生頭腦里有了這個概念以后再指導學生一些方法。如何管理好自己?比如遇事多動腦多思考,三思而后行,真不行還可以求助于人。一旦發生了事情別沖動,要冷靜,也許退一步海闊天空呢。否則萬一做出了無法彌補的遺憾就晚了,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那真是得不償失了。
2.充分發揮班集體的作用
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班集體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進而為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應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教師應安排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讓學生逐步形成為大家服務的觀念,從而促進同學之間關系融洽和諧。特別是班干部,一方面自己要管好自己,另一方面要帶領全班同學開展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提升能力,尤其是自我管理的能力。當老師不在的時候,班干部要通過多次整改教育,慢慢地變得有條不紊。班干部還必須配合老師,老師必須引導,糾錯,批評,鼓勵,啟發自覺,加強督促,讓學生逐步逐步能夠做到能夠獨立地學習生活作業活動。
3.開展學生間的互動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開展學生間的互動學習,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徑之一。具體來講,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溝通,遇到問題,多向其他同學請教,這樣能促進學生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加深自我認識,認識到自我和別人之間的異同,明確努力方向,促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前或課后的小組活動,如:進行分組討論、小組角色表演、組織學習小組等。這些小組活動的過程也是學生間互動學習的過程。
4.正視并疏導學生的心理障礙
一個人總會遇到挫折,培養抗挫能力十分有必要。同樣遇到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的人接受不了,有的人泰然處之,甚至把它當作歷練自己的機會,這主要是心理因素決定的。怎樣調節?首先合理渲泄,找合適的途徑和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排解;其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人生指導,挫折和困難正常,失敗也沒什么,要有堅毅拼搏樂觀的精神,用陽光和微笑的心態,冷靜自信和勇氣面對一切挑戰。再是讓學生體驗成功,時時有成功的愉悅,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不同的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他身上肯定有優點和閃光之處,那就行。
學生自我調節能力增強了,能促進自我管理能力同步提高,這樣不光教師能省心一點,少費心一點,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我們所期望的。
5.調整并保持自我期望和人際關系
要管理好自己,應對自己有一個定位,確定目標,比如:近的學習成績;遠的職業規劃,人生理想。對這些學生雖然不是很具體,但要有思考。奮斗目標要適中,高是空中樓閣,低等于沒有。不高不低的期望值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于目標需要保持并修正,并克服挫折。在一個班學習,有時候起了矛盾發生沖突,教師要協調好學生的人際關系,比如在班隊活動時探討出現的問題,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怎么處理與別人的關系。有了目標學生不至于空虛有失落感,好的人際關系也能讓學生放松,有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6.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大學生處于校園和社會之間,參加社會活動是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適當的社會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對自己所學和社會所需進一步了解,進而明確學習目標和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強學習的緊迫感,增強學習動力。通過社會實踐可以使學習成為學生的需求和愿望,培養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社會實踐多種多樣,可以是上學期間的兼職、寒暑假的打工、學校組織的實習;也可以是社會義工服務等。教師應鼓勵學生適當參加社會實踐。
7.學校與家長建立緊密的聯系
家校聯系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在家和學校的情況,這樣學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全方位的管理。
五、結語
我們要通過不懈的努力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努力營造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良好校園環境,不斷加強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分階段指導,深入開展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大力強化社會、家庭、學校的聯合培養等等,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蔣新梅.淺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07,(08).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
[3] 崔文子,楊俊福.淺議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03).
[4] 崔文子,楊俊福.淺議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03).
[5] 毛成,葉正平.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自我管理機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