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現有教學模式、時間安排、管理模式、儀器設備、實訓項目、教學方法等20個指標對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實施過程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了實施過程中的優缺點,并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關鍵詞:有機化學綜合實訓;實施過程;問卷調查;教學效果
在高職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學效果的有效、無效或者低效,也是以學生的學習有無進步和發展來衡量的。而高職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值得高職師生共同挑戰和創新的過程。因此,探討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實施過程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很有必要。
一、實施方案
有機化學綜合實訓是應用化工技術、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等生化與藥品大類專業中近20個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有機化學實訓中的合成、蒸餾、洗滌、抽濾等單元操作技能和不同實訓儀器、實訓裝置的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掌握典型有機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產品的分析與鑒定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安排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實施方案如表1所示。
二、實施過程調查
為了盡量全面反映有機化學綜合實訓的實施過程,本項調查設計了20個指標。并采用現場發放紙質調查問卷的方式、學生匿名自愿填寫問卷、獨立完成當場回收問卷的調查方法。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45份,問卷有效率為98%,具體統計情況如表2所示。
三、結果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有機化學綜合實訓教學是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的。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如第2項,23.3%的學生認為綜合實訓時間安排不合理;第4項,15.5%的學生認為綜合實訓的儀器、設備不夠現代化;第7項,8.98%的學生認為沒有開設呈現梯度化和綜合化的實訓項目;第8項,9.80%的學生認為播放實訓教學視頻過少,內容陳舊;第10項,13.06%的學生認為信息化實訓教學還有待加強和推廣;第17項,33.9%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老套。
針對調查結果,第一,分散化、合理化安排實訓時間,還可以將時間從目前的1周增加為2周;第二,增加或新購有機化學合成設備,保持實訓室儀器設備的現代化和先進性;第三,增設梯度化、綜合化和創新性的實訓項目,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愛好學生的學習;第四,根據最新的實訓項目重新拍攝綜合實訓教學視頻;第五,改進“世界大學城”信息化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第六,運用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高職有機化學實驗實訓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與實踐”階段成果之一。(課題編號:XJK013CZ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