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應用越來越普遍。在新型教學模式里,“微課”有其獨特的優勢,因而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微課是通過視頻演示的方法來展現教學內容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直觀的接受知識,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來不斷加深自己的印象,從而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微課的應用改善和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增進了師生間的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的進步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在本文中,筆者以電大為例,探討了微課在財會專業中應用的必要性和應選擇的設計模式。
關鍵詞:微課;電大;財會專業;應用
一、電大財會專業教學模式需重新建構
在會計專業里,是需要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大量的動手實踐活動的,因此,在學校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是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模式,近年來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這個特點在電大里體現的更為明顯。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學生的理論學習時間減少,以致理論都沒有學好就更別談實際操作了。而且在當下的理論教學中也存在問題,在課堂上,由于授課時間被壓縮,而內容又相對來說比較多,因此,教師無法滿足學生充分討論的需求,只能采取一言堂的方式宣講,效果當然不能盡如人意。但是微課的實行,就能極大的改善這一處境。微課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師講授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都呈現在學生面前,條理清晰,而且如果學生一遍沒有看懂還可以重復進行直到滿意為止。
二、電大會計微課設計的模式類型
課堂教學具有復雜性,它受到諸如師生、師生關系、教學內容和手段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是不能事先都能預見到的。傳統模式是這樣,微課同樣不能避免。微課通過視頻的方式將抽象的理論以具體形象的步驟演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財會專業具有很高的專業性,會計的理論體系較其它專業更完整、更具邏輯性,所以,微課在演示中并不能將全部內容都能展現出來。因此,微課的使用應該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合理安排,互為保障。Blending Learning是微課應用教學的理論指導,在電大里,財會專業的教學模式比較多元,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還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針對不同的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微課設計,使課堂效果最佳化。筆者認為,這個可以從兩方面來入手:即師生角色和錄制微課視頻。
1. 師生角色模式
(1)突出教師主導地位
會計專業的專業性很強,所以在講授理論時應該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不再向傳統模式那樣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一些課程比如像基礎會計或財務會計在微課設計中就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具體做法是:教師在課堂上要向學生口述將要學習的概念,并采用舉例法引導學生探索方法和規律。但是,由于學生在初級階段認知水平有限,如果教師所授內容較為深入的話,可能學生會跟不上節奏,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多加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時而異的采用不同的辦法,或是勾畫樹狀圖,或是進行前后對比分析,來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2)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課堂中,教師在堅守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模式,不僅使課堂氣氛得到極大改善,避免了以往傳統模式中一節課中只有教師在講,師生間缺乏互動,課堂死氣沉沉的局面,而且還在實際中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口述或者采用視頻導入課程,然后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組織時間,讓他們自由的組合,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學習知識。
(3)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不僅包括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還包括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在這種模式里,教師所起的作用局限在引導、指正學生學習,總結學生研究成果上,而在任務中,學生承擔了大部分的內容。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給予學生啟發,然后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討論、咨詢相互學習,最終使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果。
2.視頻錄制的模式
根據錄制技術的不同,微課視頻設計分為兩種:即課堂實錄和錄屏。
(1)課程實錄是利用錄像機將教學的過程完整記錄下來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適用于一些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占大部分的課程中。在這種實踐性課程里,老師先將必要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做相應解釋,然后教師要將所教內容進行示范性操作。以點鈔為例,教師在示范時,第一,要演示準備工作,邊調整坐姿邊向學生講述正確坐姿的必要性。第二,對點鈔的正確步驟和手法進行詳細而精確的介紹和示范。然后由學生自己模擬操作,并對其練習的過程錄像。在學生操練過程中,可以采用分組練習集中評論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在觀看他人的動作時可以評判優劣,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2)錄屏也是微課視頻的一種。錄屏是通過一款錄屏軟件來實現的,與實錄相比,它更具靈活性。不需要嚴格的高級設備,只要在電腦上安裝錄屏軟件即可。在使用時,這款軟件可以將教師在電腦上的操作步驟和聲音記錄下來,形式簡便,入門容易,因此得到極大的推廣。根據錄屏式的微課的特點,它應該運用在那些邊講解邊在電腦進行演示的課程中。
三、結語
微課教學技術的運用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極大的益處。首先,微課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帶來課堂效果的不足,對教師的備課、授課和總結都有一定的實效。而且,鑒于微課的發展趨勢,它通過互聯網所形成的資源共享,為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了更高的平臺。其次,從學生的角度講,微課資源的充足,使他們的學習能夠按部就班,扎實穩進,既能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又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為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實用性人才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化學教與學,2013年05期.
[2]黃燁,“微時代”下的“微課”淺析[J],科技風,2013年10期.
[3]劉美鳳,關于電大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14年05期.
[4]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