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QQ、微信、微博等一系列影響范圍廣、使用方便快捷的微媒體正改寫信息傳播的方式和途徑,給大學生創業教育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文章從傳統媒體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優勢及注意事項,探索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式。
[關鍵詞]微媒體 "高校 "創業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5年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微媒體就業指導方法探索”(項目編號:2015-R-41433)和2015年鹽城工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課題“微媒體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新突破的研究”(項目編號:SZB2015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34-0077-02
近年來,高校積極響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探索激發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教育策略以應對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微媒體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如何突破高校傳統創業教育方式,積極利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微媒體形式進行創業教育成為高校當前面對的一項新課題。
一、傳統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越來越突出,傳統創業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創業教育的核心要求。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創業教育教學方式僵化。傳統創業教育中創業指導者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并不充分,許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僅限于組織教師授課指導學生創業、組織創業比賽吸引鼓勵學生創業以及一些創業演講等。這些方法固然可靠性高、可行性強且能提供正確的創業指導,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教師仍然是作為上級布置任務給學生,學生在這一教育過程中扮演著接收者、執行者的角色,缺少主動性和創新精神。除了創業指導課上的交流外,師生之間再無過多的接觸,教師不理解學生真正的創業理念和創業想法,學生的自主創業思想得不到教師的指點,二者之間的創業溝通陷入僵化狀態,最終導致成功創業的個別性和偶然性,更多學生的創業無疾而終。
2.創業教育機制有待健全。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創業教育機制仍沿襲傳統模式,以一位教師和一本教材為中心來開展創業教育,且對大學生的創業培訓教育大多安排在畢業前期,這是造成高校創業教育滯后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但并沒有相應完善的創業實踐環節,缺少開展創業活動的保障機制,最終導致大學生創業活動流于形式。因此,高校必須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制度和保障機制,才能保證創業教育的順利進行。
3.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各高校的創業教育主要由經驗豐富的老教授或從事管理工作的教師兼職承擔,很少有專職的創業教育教師。且許多創業教育教師對創業相關國家政策和創業教育工作認識不足,僅僅通過課堂上的照本宣科開展創業教育,教育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此外,傳統文化觀念的約束、完善管理體制的缺乏、大學生自身素質和創業能力的不足等也是制約創業教育發展的因素。
二、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優勢
在微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學生各方面的主動意識都很強,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很高,高校創業教育有必要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微媒體挖掘學生的創業潛能。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主要有以下優勢:
1.信息傳播便捷,溝通直接高效。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意味著信息傳播方式的改革,以前只能面談或是電話短信聯系,現在只要有無線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大學生除了能在指導教師那里獲取信息之外,還能從不同的網絡平臺得到各種時效性強的信息,并能及時反饋給教師。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整合,把可靠性高的信息分享給學生,并及時對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答疑和指導,形成師生學習地位的平等,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得創業教育指導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2.信息時效性強,平臺成本低廉。大學生是使用移動互聯網最早、接受最快、普及率最高的群體,大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各種創業資訊,并且由于沒有載體的限制,網絡信息的發布時間通常比紙質媒體發布時間早,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查詢到最新的信息。微媒體還為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個免費的宣傳平臺。利用微媒體建立的院校創業教育公共平臺,不僅能夠以“秒殺”的速度將更多的創業信息和知識分享出去,擴大教育的受眾面和宣傳面,而且無須任何費用,降低了高校創業教育的成本。
3.信息形式多樣,媒介層出不窮。高校創業指導教師應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使用QQ、微博、微信等微媒體平臺,隨時隨地占領就業創業教育網絡主陣地,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指導學生正確辨別網上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指導教師應主動掌握微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方式,可以采用視頻、圖像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網絡新媒介的不斷涌現,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掌握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激發。
4.信息平臺模擬,實戰能力提升。微媒體平臺不但有助于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信息的公開和發布,還為創業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提供了新的途徑。高校應不斷構建網絡課堂,利用各種平臺或軟件進行創業經營模擬訓練,讓大學生在實訓實踐中了解企業運營潛在的各種困難及風險,提高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增強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三、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注意事項
雖然利用微媒體開展創業教育相較于傳統創業教育模式有諸多優勢,然而,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也應注意以下方面:
1.從微媒體的工具性特點出發,建立和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媒體發布人”,只要注冊一個微博或微信媒體賬號,且通過了網站的注冊申請,就可以利用微媒體所提供的網絡空間在網絡上發布文字、圖片、視頻等網絡信息,其進入門檻低,操作簡單快捷,且傳播途徑簡單,只需轉發或評論推廣等就能將所發布信息與其他朋友共享。高校利用微媒體技術,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和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調整,增加視頻課程,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利用微媒體探尋創業機會,制訂合理的創業計劃,組建高效率穩定性強的創業團隊,增強自我效能意識,提高認知學習能力。
2.從避免網絡碎片化信息淺閱讀現象出發,重視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海量信息全球共享,在方便人們獲取信息的同時也增加了信息篩選的壓力,且自媒體時代更注重用戶的感受,這就導致了目前人們快速瀏覽淺閱讀、片面碎片化獲取信息的情況。利用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也必定會面臨這種問題。由于大學生在微博、微信等各類媒體APP的瀏覽過程中養成了淺閱讀的習慣,那么在通過微媒體獲取學校提供的創業教育信息時,也會不自覺地進入淺閱讀狀態,從而造成接受創業教育的不完全性。針對這一情況,高校在利用微媒體進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同時,應當重視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高校創業教育指導教師在不斷提高理論知識傳授能力的同時,還應當豐富自身微媒體的相關經驗,提升實踐指導能力。在師資隊伍的建設及組成方面,高校應當組織教師到企業中進行考察,學習企業創建和經營管理模式的相關知識,吸收創業成功者的豐富經驗。在選拔任用創業教育指導教師時,高校應兼顧教師專業特點,所選創業教育教師必須要有廣闊的視野和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具備一定的創業意識及創業知識。
3.從創業教育自身的特點出發,培養微媒體環境下的創業理念。微媒體的發展讓每個人都擁有了發布信息和接受信息的權利,但是由于其門檻低、操作便捷,對信息沒有篩選,從而導致很多不實信息的發布和傳播,以及很多無效信息的存在。因此,高校在利用微媒體進行大學生創業教育時,應充分認識到微媒體只是網絡工具,要重視創業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高校的創業教育教師應對創業平臺的微媒體進行科學管理,在微媒體平臺發布安全可靠、時效性強的信息,并結合創業教育自身特點充分利用微媒體平臺發布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和創業基礎知識,重視大學生創業思維和創業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對信息的警覺性和對創業風險的認識。
4.從大學生創業主動意識增強的趨勢出發,充分發揮創業教育教師的指導性作用。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好處就是信息對稱,在傳統的創業教育中,學生由于“找到最有效”的信息有限,“貨比三家”的搜索成本過高,要想獲得不同的創業思想必須查閱相當多的資料和積累一定的生活經歷,因此接受創業教育教師的知識傳授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互聯網的崛起,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學生利用手機不僅能夠時時刻刻掌握創業市場的最新動態,隨時隨地查閱不同創業人的經歷,還能自己主動吸收全球各知名創業教育者的思想精華,這讓一些師資力量薄弱或教育體系尚未完善的高校創業教育變得更為被動。更重要的是,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提前查閱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巧,篩選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個性化和差異性變得尤為突出,這就增加了高校創業教育的難度。面對這些問題,創業教育教師要時時進行“自我充電”,在教育的過程中增加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創業需求和想法,同時轉變思想觀念,與學生建立起朋友一樣平等、民主的“教”“學”關系,促進教學相長。為進一步貼近學生的創業需求,高校還可以聘用一批思維靈活、業務能力強的年輕教師來管理本校的微媒體平臺,用學生喜歡的、詼諧幽默的表達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創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以智能手機和微媒體的繁榮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高校教育模式的變革。構建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創業教育的良性發展機制,對于高校轉變創業教育方式,提升創業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應重視微媒體的積極作用,利用微媒體傳播方便、信息對稱性高等優點,巧用微媒體平臺,將基于微媒體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方式與傳統創業教育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突破傳統思想,讓大學生在自媒體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創業道路,在創業大環境中成長、成人、成才、成功。
[參考文獻]
[1]吳燕,張彩霞.淺閱讀的時代表征及文化闡釋[J].南京大學學報,2008(5).
[2]趙帥.網絡時代:“最好”的時代 [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3]高麗,張建學.基于新媒體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5(2).
[4]張淑琴.“微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
[5]胡軍衛,王建強.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J].知識經濟,2014(7).
[6]周建.新媒體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影響探究[J].新聞戰線,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