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自主學習的環境下,學習大學英語聽力需要一定的學習策略。然而有些學生對學習策略認識不清晰,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運用較少,以致出現焦慮、情緒不穩定現象。本文通過研究學習策略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達到在網絡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中靈活應用各種學習策略,實現有效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網絡自主學習 英語聽力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33-03
網絡教學是指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它具有及時性、交互性、資源豐富性等優勢。2007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修訂后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自2003年底,教育部就啟動了“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計劃,全國180所高校參加了試點。目前國內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聽力課程都采用了網絡教學模式,據統計,截至2010年,我國共有近1000所高等學校的l000萬名大學生參加了基于計算機(含網絡)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
一 國內外研究情況
目前,國內已有學者關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的英語聽力學習,并對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做了大量研究。如蔣祖康對我國11所高校學生進行聽力理解與學習策略關系的調查研究。季佩英、賀夢依對我國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聽力策略和教師教授的策略進行了試驗研究。學者張正厚提出,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在以計劃評價、定向注意為主的元認知意識與聽力成績之間都具有顯著的中介效應,而且元認知策略的中介效應更大。
國外一些學者針對英語學習策略也提出了有價值的理論,如美國語言教育家Krashen認為情感策略包括克服焦慮、鼓勵自己和控制情緒。語言善學者懂得如何控制情緒和學習態度。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情感因素會阻礙或加速語言的習得。態度積極、焦慮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語言輸入,而態度消極、情感焦慮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習得。歐洲的教育家Maclntyre與Noels 認為,學習策略有助于學習過程的理解掌握,可以減少習得者學習中的困惑和焦慮,保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或者改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力。美國教育學家Vandergrift認為,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習者全面了解其學習過程,具備預見能力和監控錯誤能力,并最終完成反思、評估、糾錯和正確知識的建構。
國內外學者們都認為學習策略的應用是自主學習中的關鍵環節,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決定著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但是對于學習策略在具體應用中的研究還比較少,學習策略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策略認識不清晰,認知策略和社會策略運用較少,元認知策略應用較多。如何在網絡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中靈活應用各種學習策略,仍有待更加深入地進行研究。
二 語言學習策略的特點
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外語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貫穿于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全過程。學習策略由問題驅動,用于解決語言活動中出現的問題。O’Malley與Chamot 把學習策略劃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由確立目標、制定計劃、策略選擇、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組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諸如選擇、注意力、推論和精密推算等認知策略的成效。認知策略包括重復、轉換、翻譯、想象、分組和推理、做筆記、重組等。情緒策略包括情緒中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較少的焦慮,社會策略包括合作和澄清問題。
情感策略在應用中體現在兩方面:(1)學生清除雜念,以積極的情緒,良好的心態進行學習。(2)學生對聽力學習的動機較強,即使學習有一定挫敗感,也可以
————————————————————————
* 2015年度許昌學院教學項目“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聽力學習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02014133)
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社會策略在應用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學生之間對教學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2)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提問與回答。(3)學生之間開展學習活動,如: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競賽、英語話劇表演等。(4)學生在網絡上對學習資源進行分享和交流。學生通過網絡分享一些比較好的學習資源,如英語歌曲、英文演講、模擬題等。
三 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聽力學習策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許昌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開展了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英語聽力學習策略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國際教育學院2014級學生55人,2013級學生46人,共計101人。其中男生66人,女生35人。學生專業涵蓋市場營銷、酒店管理、藝術設計和音樂教育。筆者發放問卷101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00份,問卷有效率為98%。為了對2013級和2014級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調查,問卷一共20題,其中元認知策略問題共有10題,認知策略共有6題,情感與社會策略共有4題。對學生學習策略的了解狀況具體數據如表1。
表1 學習策略知識的了解狀況
項目數目比例
非常了解22%
了解2020%
很少了解5656%
不了解2222%
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在元認知策略的應用中,有20%的學生表示“自己主動制定學習計劃”,有30%的學生表示“自己能有效監督和管理學習行為”,有10%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少客觀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并對錯誤進行反思”。
在認知策略的應用中,有85%的學生表示“對認知策略了解很少,沒有使用過推理、預測、記筆記、細節聽力等方法”,有15%的學生認為“認知策略在學習中比較重要,在聽力學習中應靈活運用”。
在社會策略方面,有15%的學生表示“能主動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有85%的學生表示“應調整心態,以積極良好的情緒進行聽力學習”。學習策略應用比例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學習策略應用比例
項目頻數百分比
自我監督3030%
自己制定學習計劃2020%
自己評價學習結果1010%
對問題進行推理1515%
對問題進行預測1010%
與他人交流1515%
通過對數據的歸納分析,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英語聽力學習策略應用中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第一,學生對于學習策略缺乏了解,需要教師開展相關的培訓和指導。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和作業后,很少主動制定學習計劃、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其獨立性和主動性較差。
第二,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評價比較主觀,學習策略具有隨意性和盲目性。當學生在英語聽力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總是把失敗原因歸結為自己智商低或者學習基礎差等,沒有對自身的學習策略進行反思和分析,致使學習興趣和信心逐漸降低。
第三,教學過程中缺乏主體間的交流與互動,社會和情感策略缺失。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有些教師對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不重視,認為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討論與交流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是一個統一整體,四方面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通過組織多種教學活動,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社會和情感策略的應用能力,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 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的英語聽力學習策略
1.增強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培訓的實效性
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訓,按照“講授—練習—個別指導—總結”的程序,詳細介紹各種學習策略的特點和應用方法,然后通過具體的習題加深學生對各種學習策略的理解,突出培訓的實踐性和實用性。例如,教師可以總結學生聽力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利用認知策略中的推理、預測、細節聽力、大意聽力、記筆記等技巧,詳細講解認知策略的應用方法。其次,將集體培訓與個別指導相結合,靈活開展。集體培訓適合在課程剛開始和結束時開展。在課程剛開始時應對學習策略進行介紹和講解,在課程結束時對學習策略的使用進行總結。個別指導要求教師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加大培訓的力度,增強學生對學習策略的掌握。
2.根據學生差異,提高學習策略培訓的針對性
學生在身心發展中具有差異性,具體包括:性別、性格、習慣、專業、學習風格等等。有專家提出:女生比男生更善于使用認知和元認知策略,男生更善于使用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善于使用認知和元認知策略。在學習策略的培訓中,應根據學生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工作。首先,在培訓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如四人一組,包括不同特點的學生。他們每人學習一種英語聽力學習策略,然后回到組中對其他人進行講解。這種培訓方式使用小組學習的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達到培訓的目的,既能突出培訓的針對性,也能發揮學生個體的優勢。其次,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對男生加強元認知策略和認知策略的培訓和練習;對女生加強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培訓和練習;對理科生加強認知與元認知策略的培訓。
3.將英語視聽說相結合,增強英語學習策略的整合性
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學生與電腦接觸較多,學生間缺少交流與合作。教師應將英語聽、說、讀、寫相結合,利用多種感官系統,加強英語聽力的教學。通過開展讀課文、唱英語歌曲、聽寫、講演、對話表演等教學活動,有效地利用社會策略和情感策略,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將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小組學習有利于形成競爭、和諧的學習氣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活動,加強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生對于社會策略、情感策略的掌握。英語學習中,將聽說讀寫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記憶和理解,增強對各種學習策略的整體應用能力。
五 結束語
語言學習策略的掌握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英語聽力學習應加強對學習策略的培訓,通過講解、練習、個別指導、總結四個程序,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差異性地進行培訓。學習策略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知識、情感、意志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主體性,使學生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蔣祖康.學習策略與聽力的關系——中國英語本科學生素質調查分報告之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1):51~56
[2]張正厚、馮海云、付有龍等.聽力策略在元認知意識和英語聽力成績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外語界,2013(5):13~18
[3]王曉紅、宋飛.多媒體與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10(7):95~96
[4]許雅娟.性別和專業對中國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7
[5]宋彪.性格及第三因素干預對語言學習策略影響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林勁〕